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尼卡地平是第一个可以静脉注射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1981年在日本首次上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电压依赖型钙通道介导的细胞外钙内流,阻断心脏平滑肌S型钙通道而产生确切的降压作用,对血管的选择性较高,对心脏的影响轻,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适用于防治麻醉手术期间的高血压反应,可用于施行控制性低血压等。本文综述近几年来尼卡地平在麻醉手术期间调控血压的应用情况。

  • 标签: 血压调控 尼卡地平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 麻醉期间 麻醉手术期间 血管平滑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非洛地平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氨氯地平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组更高,但数据对比P>0.05。患者治疗前的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血压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更低,但数据对比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治疗的效果相当,均能让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氨氯地平 非洛地平 轻中度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洛地平用于高血压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4年5年至2016年6月我院70例门诊高血压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和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血压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患的治疗中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可有效的改善病患血压状况,疗效显著,并且可明显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非洛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 硝苯地平控释片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照患者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9)与试验组(n=49),对照组施以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施以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肿量、脑水肿量、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脑血肿量、脑水肿量与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脑血肿量、脑水肿量与NIHSS评分显著降低,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尼莫地平用于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尼莫地平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即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1例患者和使用尼莫地平治疗的研究组31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脑血肿、脑水肿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差异均不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以上各项疗效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3.23%)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使用尼莫地平可以促进疗效,并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尼莫地平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洛地平对社区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某社区的50例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尼群地平片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非洛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数据,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并且根据该变化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明确。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前,血压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压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相对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行非洛地平用药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快速的改善患者血压,从而降低其他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非洛地平 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尼莫地平与未应用尼莫地平术后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2月—2017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162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77例患者术前常规使用静脉微泵注射尼莫地平,对照组85例患者术前未使用静脉微泵注射尼莫地平,对比术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来观察全脑血管造影术是否需要使用静脉微泵注射尼莫地平来控制血压。结果术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试验组的平均收缩压为(123.5±24.8)mmHg,对照组为(141.3±23.9)mmHg;手术后试验组的平均舒张压为(73.5±12.2)mmHg,对照组为(89.8±16.2)mmHg。试验组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术使用静脉微泵注射尼莫地平可以控制血压,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尼莫地平 全脑血管造影 血压
  • 简介: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手术中须实施控制性降压。近年来我科应用尼卡地平降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29岁(5岁以下10例);体重9~51kg。ASAⅠ~Ⅱ级。术前收缩压16.5±1.0kPa(124±7.5mmHg);舒张压9.33±1.23kPa(70±9.2mmHg)。胸片提示双肺血多3例;心胸比值

  • 标签: 中降压 动脉导管 地平用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洛地平缓释片用于社区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月本社区1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尼群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效果,统计2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数据。结果治疗过后,对照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经过治疗后对比发现,针对社区高血压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具有可观的效果,可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使用。

  • 标签: 非洛地平缓释片 社区高血压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洛地平缓释片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对照分析法,将社区医疗机构2019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就诊并接受药物治疗的82例高血压患者以双盲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使用尼群地平片,观察组41例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患者血压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经过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后,效果较为明显,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大,其中SBP(146.24±2.28)mmHg、DBP(96.52±1.32)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效果较为明显,药物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对患者血压指标改善起到关键作用。提示患者关注非洛地平缓释片临床应用效果,将其作为长期降压药物。

  • 标签: 非洛地平缓释片 社区 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治疗偏头痛应用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两种药物产生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运用尼莫地平开展治疗;观察组运用阿司匹林开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评分没有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 结论 应用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具有明显的效果,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有利于提高偏头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尼莫地平 偏头痛 疗效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莫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实际意义。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抽取88例作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抽签原则分组,对照组(n=44)应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n=44)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以及血肿体积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内血肿体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脑内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莫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肯定,可借鉴。

  • 标签: 尼莫地平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9月间入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血压下降情况评判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7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显效5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4.00%。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8%。结论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良好。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老年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疾病者在临床治疗期间以联合用药为主后对患者病情影响。方法:以随机法纳入高血压疾病者90例研究对象,时间2021.02月至2022.02月,经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例数同等),分析两组治疗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压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疾病者在临床治疗期间以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共同治疗后,可显著强化最终临床效果,提升疾病者生活质量水平,稳定个人血压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氨氯地平 依那普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4月 ~2019年 8月我院收治的 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25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无较大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高血压采取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 要】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用于治疗社区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社区医院于 2018年 1月 -12月收治的 76例高血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组,每组 38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情况较对照组偏优(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 94.74%)较对照组,显著偏高( 76.32%,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63%)显著低于对照组( 15.79%, P<0.05)。结论: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关键词】 非洛地平缓释片 ;社区 ;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动脉血压增高为其典型临床表现 ;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此病患病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 [1]。由于该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且并发症多,因而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针对所收治高血压患者,采取新型西药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效果突出,现对此作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 2018年 1月 -12月这一阶段内,选取社区高血压病患者 76例,均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于 2010年所修订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 [2]:舒张压≥ 90mmHg或(和)收缩压≥ 140mmHg;排除急性感染、急性心脑血管病变者,另排除恶性肿瘤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为 2组,每组均为 38例,对照组中,男 20例,女 18例,年龄区间 44~ 76岁,平均( 65.4±7.6)岁,病程区间 1~ 4年,平均( 4.2±1.2)年 ;观察组中,男 21例,女 17例,年龄区间 44~ 74岁,平均( 65.2±7.0)岁,病程区间 1~ 4年,平均( 4.4±1.1)年 ;两组病程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肠溶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71021)治疗, 100mg/次, 1次 /d。观察组则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0773)治疗,口服, 5mg/次, 1次 /d;治疗 2周后,如果患者血压 >140/90mmHg,则额外增加 2次。两组持续用药 8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压、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標准 [3]。依据《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判定标准,制定本研究疗效标准:若患者舒张压下降≥ 10mmHg,且恢复正常,或下降幅度≥ 20mmHg,但未达正常,即显效 ;若舒张压降 <10mmHg,但已正常,或下降幅度达 10~ 19mmHg,但未正常,再或收缩压下降幅度≥ 30mmHg,即有效 ;若没有达到标准,即无效。(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 =总有效率。( 2)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头痛。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0.0对文中计量、计数资料进行处理数据,分别由( x±s)、百分率表示, t、 X2检验 ;若组间经比较,有明显差异,则由 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情况对比    观察组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 94.74%,对照组 76.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恶心 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63%( 1/38) ;观察组中,恶心 2例,头痛 1例,头晕 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5.79%( 6/38)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偏低( X2=3.45, P<0.05)。     3 讨论    在整个社区范围内,高血压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病症,有着比较高的患病率。据最新流行病学资料得知, 2017年,我国 >60岁的人群当中,患高血压的比例高达 49.5%。伴随年龄的增长,此病发病率随之升高。当前,由于我国在步入老年化社会的脚步正在加剧,因此,怎样降压,乃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有研究指出,非洛地平缓释片是一种比较新型的钙离子拮抗类药物,其对血管平滑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够对血管微循环进行有效改善,调整血压,扩张外周血管及冠状动脉,这从根本上有助于机体内内钙调素的抑制,增加冠状窦的血流量,降低冠状动脉血管所受到的各种外部阻力,最终达到将血压的目的。有报道经系统化研究指出,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本次研究针对收治的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并与常用药肠溶阿司匹林进行对比,最终结果得知,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偏低。此结果与上述报道结论相一致。由此提示,社区高血压患者通过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也比较低,因而在当前临床中有着比较突出的综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田苗 . 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 5): 99-100.     [2] 曾波, 赵献明, 许春平 . 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联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 9): 26-27.     [3] 张秀芬 . 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 TGF-β、尿白蛋白的影响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 1): 99-102.     [4] 严崇 .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研究 [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 30( 4): 578-579.     [5] 邓传国 . 联用美托洛尔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研究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 1): 23-2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就社区高血压患者行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所取得的疗效进行分析,深入探究非洛地平缓释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08月19日-2017年08月21日于本社区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盲选20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按照患者的治疗时间先后平均分组,100例进行尼群地平片治疗的患者纳入常规组,100例行非洛地平缓释片的患者纳入治疗组,对比常规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将治疗组和常规组的数据展开对比,组间数据存有差异(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接受非洛地平缓释片,可有效提升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利于社区对高血压的控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非洛地平缓释片 效果 社区高血压 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