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产科,要顺利地完成分娩的全过程,需要医患之间默契的配合和良好的沟通,它可以有效地控制产程,防止产道损伤,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预防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应用首因效应,沟通护患感情;掌握体语特点,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注意环境对心理的影响;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

  • 标签: 围产期护理 孕产妇 聋哑 新生儿窒息 产道损伤 产后出血
  • 作者: 冯闻评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6385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63-02对于婴儿来说,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且母乳喂养还具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因为孕产妇存在乳腺炎、奶胀、乳头扁平或者凹陷、乳头皲裂等情况,而影响到母乳喂养,所以要做好围产期孕产妇的乳房护理,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乳房结构主要是支持结缔组织、腺体组织、脂肪(起到保护作用)等组成,内部结构就像是倒着生长的一颗小树。乳汁主要是经腺体组织进行分泌,沿着乳导管乳汁到达乳头,而乳头内输乳管在基底部扩张成锥形是乳窦,在乳头周围的是乳晕。对乳腺体来说,主要包括基质、实质等部分,乳房的形状因人而异,且乳汁分泌多少同乳房大小、形状没有关系。围产期乳房的生理变化当女性处于妊娠期时,乳腺泡快速发育、乳腺管增生,致使乳房显著增大,其乳头易勃起,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常出现沉重、肿胀以及刺痛等不适感。在胎儿娩出后两到三天内,因大量催乳素作用,产妇乳房会快速胀大、坚实,出现程度不同的胀痛难忍,这个过程大部分产妇都要经历。乳房保健孕产妇要配戴合适乳头罩,对乳房进行支托,并对乳房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围产期是女性比较特殊的一个心理转换时期,应给予孕产妇讲述母乳喂养优点,告知哺乳正确姿势,有效消除孕产妇的怕痛、担忧等顾虑。及时纠正孕产妇的错误认识,调整心态。正常乳房护理指导在妊娠满三十七周时,每天用清水湿毛巾对孕妇的乳房进行擦拭,每次35遍左右,每天1-2次,不要用酒精、肥皂等擦拭乳房。教会孕产妇详细掌握按摩乳房的方法:对侧手掌以及手指托住乳房,用同侧手从基地部向对侧慢慢按摩三次;对侧手掌拇指朝外,托起近侧斜下方的乳房,同侧手向对侧肩方向慢慢按摩三次;对侧手掌拇指朝外,把乳房水平托起,且同侧手的拇指也要朝外,向同侧肩方向慢慢按摩三次。在产后,产妇也要进行上述的按摩,在按摩后对乳房进行抖动以及拍打,治愈动作要轻柔,防止对乳腺管造成损伤。乳头凹陷或者扁平的护理指导如果在产前的检查中发现,产妇乳头发生凹陷或者扁平,就可能导致孕妇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导致哺乳困难。所以,此时要提高孕妇的信心,给予其指导和帮助。产前,帮其孕妇做好思想准备,并给予及时的护理,除了每天清水湿毛巾擦洗乳房之外,还可进行以下处理:乳头伸展练习法:两拇指在乳头两侧平行放置,从乳头向两侧慢慢拉开,对乳晕皮肤和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通过到我院分娩的聋哑孕产妇分娩经验,探讨基层医院对于聋哑孕产妇围产期的护理方法,提升基层医院对聋哑孕产妇围产期护理水平,提升分娩体验,保障母婴安全。结论 通过在四个产程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缓解聋哑孕产妇的负面紧张情绪,促进分娩顺利进行,为基层医院提高优质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基层 聋哑 孕产妇 围产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产妇心理状况及护理进展。 方法:本实验研究对象为80例围产期产妇,均为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时间段内收治,按入院顺序将该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前者使用常规护理,后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记录干预前后80例围产期产妇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及心理状态。 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呈更低显示(P

  • 标签: 围产期 产妇 心理状况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是孕产妇分娩后出现的心理障碍,包括睡眠障碍、心神不宁、悲观消极、自杀倾向等,严重危害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家庭、婚姻的稳定,是产科临床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现本文对心理干预可预防产后抑郁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期待能为临床认识、研究、预防产后抑郁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围产期 产妇 心理状况 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患缺铁性贫血的76例孕产妇实施从孕期到分娩期、产褥期的有针对性的分阶段护理下预,观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产后42d门诊复查分析,除1例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低于100g/L外,其他产妇的血红蛋白均在110g/L以上。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提高母体的抵抗力,有利于母婴的健康,有效改善了孕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孕产妇 围产期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205-01
  • 简介:摘要了解围产期产妇的心理活动,并针对其心理特点,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做好围产期保健,顺利完成分娩过程和产后恢复,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围产期 护理 心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对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围产期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建档在册的112例预备行自然分娩的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A、B两组各56例,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于围产期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结果。结果B组产妇分娩总产程明显低于A组,差异P<0.05;B组产妇分娩后抑郁及焦虑情况明显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B组新生儿Apgar评分(9.2±0.3)高于A组评分(8.6±0.4),对比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围产期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缩短产妇产程时间,改善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同时提高分娩新生儿质量评分,对确保母婴健康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然分娩 产妇 产程时间 新生儿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初产妇与经产妇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98名初产妇、66名经产妇进行SAS及SDS调查比较。结果164名产妇均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及抑郁,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初产妇与经产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初产妇、经产妇不同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

  • 标签: 初产妇 经产妇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生育分娩较复杂,此期间女性有诸多心理改变,除兴奋、期待,也包含对分娩的担忧、恐惧。围产期安全事件较多,若未强化心理关怀,常会造成各类心理问题,有分娩风险,也不利于新生儿发育。研究对此较重视,经护理研究后,调整围产期心理护理措施,并在研究内列举,可纠正情绪,使分娩顺利实施。

  • 标签: 心理状况 进展研究 围产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孕产妇围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接受常规围产期护理的A组及接受综合围产期护理的B组,每组产妇80例。分析两组对产妇生产情况的影响。结果B组产妇总产程及产后出血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同时B组产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P<0.05)。此外,B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改善产妇分娩情况,并可减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围产期 综合护理 产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产妇围产期保健门诊应用健康教育对其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自本院2013年收治孕产妇6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孕产妇300例。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的围产期保健服务,观察组孕产妇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对比2组孕产妇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孕产妇顺产、依从性以及满意程度等对比均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产妇围产期接受健康教育保健,消除孕产妇因为对分娩的未知而产生恐惧,更好的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 标签: 健康教育 孕产妇 围产期保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缺铁性贫血孕产妇围产期临床护理的体会分析。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围产期护理的缺铁性贫血孕产妇160例,时间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围产期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根据所得结果,对照组所选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铁性贫血孕产妇实施围产期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孕产妇 围产期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围产期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缺铁性贫血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接收的患缺铁性贫血的76例孕产妇,实施从孕期到分娩期、产褥期的有针对性的分阶段护理干预,观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产后42d门诊复查分析,除1例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低于100g/L外,其他产妇的血红蛋白均在110g/L以上。结论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提高母体的抵抗力,有利于母婴的健康,有效改善了孕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孕产妇 围产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路径在初产妇围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产科生产的初产妇4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名)。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在出院前比较两组产妇对康复知识掌握程度、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掌握康复知识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优于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初产妇 围产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状况,为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和完善围产期的保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市妇幼保健院的出生证明、乡镇及市内各医院的住院病例和围产期保健手册为依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2012年和2013年,剖宫产率分别为58.80%、58.37%,高危妊娠率为26.75%、23.95%,围产儿死亡率为8.69‰、8.80‰,围产期保健率为97.99%、97.05%。结论提高孕产妇围产期保健质量对降低孕产妇危险、新生儿死亡等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孕产妇 围产期 健康状况
  • 简介:目的了解孕产妇围产期的服务需求。方法在2008年6—8月便利抽取全国7个省,2个直辖市中29家医院2436名孕妇,在产后3—5d即将出院时填写一般资料及自行设计的孕产妇围产期服务需求量表。结果孕产妇围产期服务需求反映在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环境和设备需求及服务需求4个纬度,多数需求条目得分大于3分,处于需要至极需要之间。结论产科护理人员应从孕产妇生理、心理、环境和设备及服务需求4个方面了解孕产妇围产期的需求状况.以便根据孕妇的意愿制订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使围产期保健工作更加深入地开展。

  • 标签: 孕妇 卫生服务需求 围生期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产妇围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0例孕妇,按门诊单双号平均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B组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A组患者比之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比之护理前则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后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提高病人及其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产妇 围产期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