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十七世纪初中国的形势和顾实汗入藏十七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处在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进行着激烈的搏斗。明王朝腐败至极,它的封建统治已接近尾声,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烈火在陕北一经点燃,便轰轰烈烈,锐不可当,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国,汇聚成两股强大的力量,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明朝残余势力,龟缩江南,苟延残喘。就在这个时候,十六世纪末兴起于我国东北的满洲大清政权,雄踞东北,虎视眈眈,乘农民起义军和明王朝两败俱伤之时,挥师南下,于1644年5月从农民起义军手中夺取北京,并移都于此,谋取对全国的统治。

  • 标签: 和硕特 农民起义军 述略 西藏 经略 蒙古
  • 简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民族。蒙古,《旧唐书》称蒙兀,《新唐书》称蒙瓦,《辽史》、《金史》称“盟古”、“萌古”,《元秘史》称“忙豁勒”,《蒙古源流》中称“蒙部勒”。它是我国古代北方许多部落长期发展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唐朝中期以后,原来居住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蒙古部落逐渐西移,到十二世纪初(辽亡以前,即公元1125年前)已移至克鲁伦河中域,以后又移到克鲁伦河、斡难河、土拉河上源、肯特山以东一带(即今乌兰巴托东北一带的草原)。在它的周围,西有斡亦

  • 标签: 蒙古部落 斡难河 《辽史》 《金史》 罗卜藏丹津 顾实汗
  • 简介:<正>东蒙古科尔沁部和四卫拉和硕部都是以成吉思汗之弟哈撒儿后裔为领主的两大部落集团。北元时期,这两大集团分布于蒙古地区的东西两端,不论在四卫拉史上或者在整个北元历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东蒙古,以哈撒儿后裔为首领的“阿巴(?)科尔沁”部虽然始终没属于蒙古左右翼六万户之内,但是它参加达延汗的统一战争,对于统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据《蒙古源流》,科尔沁部的苏儿洮海雅王和摩罗寨将军都曾建言要消除右翼割据势力。

  • 标签: 哈撒儿 科尔沁部 阿鲁台 四卫拉特 和硕特部 蒙古
  • 简介:和硕领袖固始汗应格鲁派之邀于1642年率军进藏,击败掌握当时西藏统治权的藏巴汗,从而掌握了西藏的统治权,自此西藏便由固始汗的后裔统治,直到1717年准噶尔军侵扰西藏,杀死当时和硕的领袖拉藏汗,至此统治西藏长达75年之久的和硕势力土崩瓦解,退出了西藏的历史舞台。本文依据现有的历史文献对和硕蒙古在藏势力衰亡的原因做一简要分析。

  • 标签: 和硕特 拉藏汗 格鲁派
  • 简介:本文利用最详细记录当时史实的满文《王抚远大将军奏档》、藏文《七世达赖喇嘛传》及蒙古文《清内阁蒙古堂档》等史料,通过分析康熙五十九年九月进驻拉萨后,清朝怎样推选拉藏汗继承人候补,并为此怎样与青海和硕交涉,最后康熙帝做出了怎样的善后处置等问题,以探讨当时的清朝西北边疆局势及对阿拉善和硕所采取的具体政策。

  • 标签: 和硕特 阿拉善 清军 达赖喇嘛 西北边疆 蒙古文
  • 简介:<正>和硕蒙古是漠西卫拉蒙古四部之一,原活动在天山以北乌鲁木齐和塔尔巴喀台一带,其首领图鲁拜琥,是成吉思汗十九代孙。万历二十四年(1606)他25岁,因调解喀尔喀与卫拉之间的战端,深受各部上下和东科尔法王的敬佩,赠号“国师汗”美名。此后,又讹转为“顾实汗”或“固始汗”。明末西藏政局不稳,教派斗争迭起。万历四十六年噶玛噶举派率霞巴家族在后藏建立第悉藏巴政权,与一度统治青海的喀尔喀部却图汗和康区白利土司结成联盟,共同迫害日渐兴盛的格鲁派,即黄教。黄教首领人物罗桑却吉坚赞和五世达赖的强左索南绕登等人决定,派使者赴卫拉请兵援助。卫拉召开“丘尔干”会议,议定组成联军前去,固始汗率和硕

  • 标签: 固始汗 卫拉特蒙古 和硕特蒙古 白利土司 顾实汗 康区
  • 简介:本文,首先利用最详细地记录当时史实的满文《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蒙古文《清内阁蒙古堂档》、藏文《七世达赖喇嘛传》等第一手史料,在分析康熙朝后半期西北边疆局势及清朝与青海和硕、达赖喇嘛地方政权、准噶尔关系的基础上,探讨这一时期清朝的阿拉善和硕政策。接着再利用最详细记录清军进藏过程的满文《王抚远大将军奏档》,阐明清朝围绕进藏一事怎样争取和利用青海和硕,并为了进一步能在西藏驻扎清军又怎样利用阿拉善和硕的问题。

  • 标签: 和硕特 阿拉善 康熙朝 清军 入藏 达赖喇嘛
  • 简介:【摘要】:甘肃省肃北和硕蒙古人在数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曾辗转呼伦贝尔草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河西走廊等区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保留了古老的摔跤形式风格的同时,不断吸收、融合其他蒙古部族和兄弟民族的摔跤精华,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部落文化历史特征的搏克文化,为蒙古族乃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增添了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文章在对蒙古族搏克文化发展史阶段论比较下,对甘肃省肃北蒙古人和硕搏克形式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其形成起源及其文化特征分析,对其价值、保护传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理论参考。

  • 标签: 肃北蒙古人  和硕特搏克  形成起源及其文化特征研究                                            
  • 简介:西北民族民俗剪影──青海海西和硕蒙古人居住民俗青海蒙古人的民居形式目前有三类:传统的“蒙古包”,当地蒙语也称为“mdngr”即“木房”;另一类是“帐房”(maixan);还有定居点上土木结构的平房,当地蒙语又称为“ibargr”即“泥屋”。近几年又...

  • 标签: 和硕特蒙古 民族民俗 蒙古包 青海蒙古 人居 牦牛毛
  • 简介:白露过去第二天,太原,上午十点。北方的这个城市温差大,尤其在秋意渐浓时,李根英坐在沙发上,弯腰翻检着一堆泛黄的照片。这是一楼,阳光从楼间隙穿过来,淡淡地照着阳台上种植的几盆蔬菜,红彤彤的朝天椒挺立在有些发黄的叶子中间,笔直。

  • 标签: 旗卷 旗扬 白露
  • 简介:清朝在入关(1644)前统一女真各部为满洲,将其编成满洲八。把内附的蒙古族也编成为八蒙古。同样,将居住辽东的汉族的一部分也照此编为八汉军。编入这些八的人,称旗人,构成清朝军事力量的基础,同时形成为清朝的统治阶层。

  • 标签: 满洲八旗 蒙古族 清朝 八旗蒙古 八旗汉军 军事力量
  • 简介:“噗嗤”丐儿盯着指尖飘渺的青烟,一时愣住了。自从踏向夹金山之后,火柴就如同蔫了似的,怎么也擦不起来。他抬头望向四周,夜空有如一面旗子透着暗红,风雪中仿佛在抖动;星星点点的在扎堆的红军战士们,眼见着一个个冻的双颊通红、微微颤抖,低低的叹了一口气。

  • 标签: 红军战士
  • 简介:天然草地具有生产和维护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内蒙古草地资源减少趋势十分严重,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分析乌拉天然草地面积、产草量和载畜量现状,针对该地区草地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较为可行的草地合理利用措施,可以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乌拉特中旗 草地资源 措施建议
  • 简介:小九总是喜欢轻声细语地在慕小宛耳边说:“小宛,你知道么?”“小宛。好不好?”小九出生在9月,有着长长的睫毛和女生一样。小九喜欢吃街头有香菜的贡丸。慕小宛喜欢吃甜不辣。小九还是个很含蓄和女孩子说话会脸红的男孩子。从小女生的角度来说慕小宛是非常喜欢小九的。

  • 标签: 森林公园 重点高中 冰激凌 游乐场 语气 后冲
  • 简介:民国期间,位于绥远省东部的正黄旗、正红旗、镶红旗和镶蓝统称绥东四。绥东四于1948年秋末冬初相继解放后,在集宁曾设绥东四办事处。1950年1月,撤销办事处,改设中心制。

  • 标签: 绥东 蒙旗办事处 中心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