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儿童处于口腔牙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乳牙依次替换完成,易患龋和易发生外伤,此期的口腔保健之间关系到恒牙列的健康。儿童时期也是口腔卫生习惯和观念的培养期,这个阶段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让他们受用终身。本文从儿童口腔卫生习惯的角度,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口腔发育成长的特点,科学地未儿童提供口腔健康指导,帮助他们预防口腔问题。

  • 标签: 儿童 口腔卫生 习惯 养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对正畸治疗青少年口腔卫生习惯的影响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在进行正畸治疗的青少年患者260例,对其进行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口腔卫生习惯的改变进行统计和随访调差,并详细记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进行治疗前相对比,刷牙次数增加≥3次的青少年为70%;刷牙时间延长的患者到40%;降低偏好坚硬食物的患者下降到20%;并且上述情况同治疗前对比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正畸治疗可有效的纠正青少年的口腔卫生不良习惯,有效的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牙习惯

  • 标签: 正畸治疗青少年口腔卫生习惯影响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癌发生的相关性行研究。方法将我院口腔科收治的98例口腔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并选取98位健康者作为対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和数据进行统一记录分析,从所有因素中将独立因素筛选出来,并对这些数据的相对危险度及95%可信区间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组和对照组的人群的刷牙指数、牙周龈上洁治、佩戴义齿舒适度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刷牙指数、牙周龈上洁治是独立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785和0.236。结论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癌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口腔卫生习惯口腔癌发生具有较大影响。

  • 标签: 口腔卫生习惯 口腔癌发生 相关性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学校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以及口腔卫生习惯。方法:研究时间为 2018年 7月到 2020年 1月,选取 284名在校高中生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获取纳入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学校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以及口腔卫生习惯。结果: 2组学生进食零食、软饮情况数据经检验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 2组学生牙周软垢检出率数据经统计学检验提示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实施口腔健康情况与口腔卫生习惯调查分析能够为针对性实施健康宣教、开展口腔疾病防治措施等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学校学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以及口腔健康。

  • 标签: 学校 学生 口腔健康 口腔卫生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卫生习惯与儿童乳牙龋发病的相关性进行探究,分析导致牙龋发病因素。方法将98例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儿童的生活习惯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导致儿童乳牙龋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刷牙率低,经常吃零食糖果是导致乳牙龋发病的关键性因素,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控制零食的摄入量可以有效防止乳牙龋发病。结论规范儿童的饮食和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降低乳牙龋发病率。

  • 标签: 口腔卫生 儿童乳牙龋发病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牙期儿童龋齿与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的关系。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21.1-2022.6)替牙期儿童龋齿患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共50例,分析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口腔卫生习惯下儿童恒牙龋失补牙面数、乳牙龋失补牙面数情况。结果:含糖饮料、糖果、巧克力、刷牙2次/d、刷牙3次/d等的儿童恒牙龋失补牙面数、乳牙龋失补牙面数明显更低于冷饮、水果、刷牙1次/d,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牙期儿童龋齿的发生与饮食、口腔卫生习惯有着密切关联,尤其是刷牙次数与糖果等饮食有关,应严格控制儿童食物摄入情况,并增加刷牙次数,尽可能降低龋齿发生。

  • 标签: 替牙期 儿童 龋齿 口腔卫生习惯 饮食 关系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儿童口腔卫生习惯等因素与乳牙龋的相互关系 。 方法: 选取 201 8 年 1 月到 201 9 年 4 月来我院检查的 130 名儿童,依据有无龋将其分为对照组( n=60 )与试验组( n=70 ),对照组 为无龋儿童 ,试验组 为有龋儿童 ,运用单因素分析与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儿童口腔卫生习惯与乳牙龋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开始刷牙年龄、每日刷牙次数、饭后漱口习惯、睡前吃零食、喜欢吃糖、母乳喂养、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导致儿童 乳牙龋 发生的重要因素;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知,儿童开始刷牙年龄、经常吃糖、睡前吃零食、每日刷牙次数与乳牙龋的产生具有密切关联( P<0.05 )。 结论: 有效的降低儿童 乳牙龋的 发生率,使儿童养成良好的 口腔卫生习惯 ,需要针对上述因素对家长与儿童进行良好的健康宣导。

  • 标签: 儿童 口腔卫生习惯 乳牙龋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社区内戴用可摘局部义齿的老年人口腔卫生习惯情况,为社区老年人口腔保健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2010年9月至2014年2月份,跟踪调查上海市真如镇社区1000例戴用可摘局部义齿的老人,全部填写调查问卷(其中800例符合入选条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调查对象的口腔卫生习惯情况。结果符合入选的800例老人中,55~70岁年龄段中,能够做到每日清洁可摘局部义齿达3次,夜间睡觉前摘除义齿的老年男性占男性总体的23.11%,女性老年人中能够达到该标准的占女性总体的34.14%;7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中,男性中的19.21%和女性中的27.87%能够达到以上标准。结论上海市真如镇社区老年人的口腔卫生情况并不良好,应当对社区内戴用可摘局部义齿的老年人进行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宣讲教育,提高该群体的口腔卫生情况。

  • 标签: 社区 老年人 口腔卫生 卫生习惯
  • 简介: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似是而非的“卫生习惯”,这些卫生习惯看似卫生,其实并非如此。牙刷头倒放在杯内刷牙后,将牙刷头朝下放在洗漱杯内,牙刷间的一些食物残渣便成为细菌的营养源,得以使其大量繁殖。再刷牙时,牙刷中的细菌及其分解产物就有可能侵入体内。进而影响健康。

  • 标签: 卫生习惯 食物残渣 分解产物 刷牙后 牙刷 营养源
  • 简介:“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这句话想必不少同学都听说过了。牙痛时,许多人才后悔平时没有好好保护牙齿,没有养

  • 标签: 口腔卫生做好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上对老年义齿戴用者展开护理,选择施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院此次研究选取120例进行诊治的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这一期间的老年义齿戴用者,将其研究对象划分,建立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经由随机法选取)。此次研究中的试验组受试者,健康教育为具体的干预措施,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受试者具体的干预措施。结束护理干预之后,比对试验患者之间的护理满意度、口腔卫生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护理服务开展后,所得研究数值护理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干预对象评估结果,比对对照组更高(p<0.05);所得研究数值口腔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方面,试验组干预对象评估结果,比对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投入临床老年义齿戴用者护理中,所得干预的评估结果更好。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且对口腔卫生的情况更加了解。其优越性更佳,更加值得被推广至临床应用当中。

  • 标签: 健康教育 老年义齿戴用者 口腔卫生习惯 基牙卫生状况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朱奉茜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10008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护理改善口腔卫生的效果。方法:样本纳入及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7月,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68例口腔患者,利用Excel进行随机分组,所得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由34例患者组成。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口腔护理,于护理结束后根据相关指标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分别为97.59%、82.35%,前者更高;观察组与对照组牙菌斑平均指数分别为(0.21±0.24)、(1.54±0.39),前者更低;观察组口腔清洁度评分与PH值均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口腔护理的应用在改善口腔卫生方面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护理 口腔卫生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