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高职医学生对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状况,同时对其行为进行调查,为指导学校对口腔教育提供参考文献。方法随机选取176名高职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行为调查问卷,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同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对照组则是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同时将其情况进行对比。

  • 标签: 高职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了解郴州市四里镇成人口腔健康现状与健康行为,探讨农村地区成人口腔医疗知识普及的方法,为农村有针对性开展成人口腔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当地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信息支持。方法运用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诊断标准对四里镇438名成人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结果四里镇成人患龋率为86.30%,龋均1.79,其中以下颌第一磨牙和下颌第二磨牙最为好发,占患龋牙数的31.41%。同时对四里镇390名成人进行口腔健康行为调查。结果仅10.77%的当地成人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仅30.00%每天刷牙三分钟及以上,仅1.54%采用水平颤动式刷牙法。结论四里镇成人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口腔保健知识普遍缺乏,需加强农村的口腔健康教育,加大农村地区口腔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力度,以提高农村成人口腔保健水平,改善口腔卫生状况,降低患龋率。

  • 标签: 农村 口腔卫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口腔专业学生与临床专业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为曲靖市口腔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和横断面调查方法,对三年制大专口腔医学技术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160人和临床医学6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220份有效问卷,口腔健康知识学生总体答对率为36.67%,女生优于男生(P=0.000);对“洗牙对牙齿有害”错误认识,临床班高于口腔班(P<0.05);对日常口腔保健行为,仅19.55%的学生会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牙痛后看牙医比例,口腔班高于临床班。结论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口腔日常保健行为均好于临床班,有必要在全校非口腔专业普及口腔健康知识。

  • 标签: 口腔卫生 健康行为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口腔健康现状的认知现状,探讨龋病发生区域差异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患者区域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及相关疾病和家长观点调查,并对两组患龋率进行比较,结果患龋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我国儿童口腔疾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其中龋病和牙周疾病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口腔疾病。2.家长对于乳牙保护意识的缺失。3.家长们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掌握儿童口腔护理的科学知识,更正长久以来的一些错误认知,能够更好地呵护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 区域 龋病 牙周病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遂宁市8~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健康知识、行为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市1200例8~12岁儿童调查其含糖食物食用情况、口腔保健态度、刷牙习惯以及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分析其日常饮食中含糖食物食用频率、口腔保健态度是否正确(十分赞同+赞同)、刷牙习惯是否良好以及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度。结果我市8~12岁儿童含糖食物食用频率较高,其中食用频率最高的为新鲜水果,84.83%的儿童食用频率≥2次/周;其次为甜牛奶和甜点心,分别为50.00%、46.83%的儿童食用频率≥2次/周。我市8~12岁儿童口腔保健态度良好,口腔保健知识正确认识率较高。我市8~12岁儿童刷牙习惯不佳,女孩保持良好刷牙习惯率、使用含氟牙膏率和使用牙线率均明显高于男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儿童保持良好刷牙习惯率、使用含氟牙膏率和使用牙线率均明显高于郊区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市8~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情况不佳,男孩和女孩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儿童对“细菌是导致牙龈发炎的重要原因”、“刷牙时牙龈出血是不正常的”、“吃糖是引起龋齿的主要原因”、“牙面上细菌也是引起龋齿的原因之一”的认知率明显高于郊区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市8~12岁儿童含糖食物食用频率较高,口腔健康知识普及效果差,儿童刷牙习惯不佳,口腔健康状况堪忧,需进一步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

  • 标签: 儿童 口腔健康状况 健康知识 刷牙习惯
  • 简介: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口腔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口腔健康教育也逐渐被关注.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对人们进行宣传、口腔健康咨询、信息传播,以达到建立增强青少年口腔保健医师的目的.而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的发展、一些常见和严重口腔疾病的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口腔健康 青少年口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妇女口腔健教模式对产妇口腔保健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产妇528例,以是否参与口腔保健课程或书面宣教分3组,比较3组产妇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及健康情况。结果参与课程组产妇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及健康情况优于其他两组,书面宣教组优于未宣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元化的健教模式对围产期妇女进行口腔健康教育,能提高产妇口腔保健知信行水平,促进产妇口腔健康

  • 标签: 健康教育模式 产妇 口腔保健 口腔卫生 口腔保健知信行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成为当前社会舆论的焦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情况,及随之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众所周知有部分医疗纠纷因医患沟通不畅所致。在口腔诊疗中的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屡见不鲜。本文从医务人员的角度浅析口腔诊疗中医患沟通的语言行为,从而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语言行为 沟通 口腔诊疗
  • 简介:摘要从大量研究显示,口腔溃疡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本文以XX医科大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对大学生患有口腔溃疡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口腔溃疡 大学生 生活习惯
  • 简介:目的:评估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从而为临床口腔修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和科学参考。方法:选取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中马街道尚善口腔门诊部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24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及口腔基础检查的方法对患者牙齿健康状况(龋损、充填和牙齿缺失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16-36岁组龋齿受损率较高,60-85岁组口腔修复率较高。患龋率与身体健康状况有关,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者患龋风险远低于健康状况为良或以下者。发病与年龄、牙齿部位、补牙、牙齿缺失和修复情况呈正相关。结论:大多数口腔修复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进行修复前进行科学的口腔健康检查和评估有利于掌握患者的基本状况,为制定科学的治疗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口腔修复 口腔健康 调查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患者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的具体情况。方法应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我院口腔内科门诊最近几年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调查,主要调查患者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口腔保健行为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大部分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与对口腔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均较好,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力度。结论患者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可直接影响其对牙科服务的利用,值得重视。

  • 标签: 门诊患者 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一样的心理会对儿童口腔内科治疗的造成的影响情况。方法探究自2012年8月到2014年12月之间,我科室接诊的三百例临床数据,按照年龄、居住环境、生长地、家长受教育程度等多个方面,全方位调研心理对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影响。结果使患病儿童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之一为病种,年龄较大的患病儿童以及生长在和谐的环境中的患病儿童会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结论造成儿童心理行为的原因十分广泛,这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造成大概11的口腔内科疾病的,为了能够有效地治疗,医生应对患病儿童的心理行为以及心理需求多加注意,使其能够在根本上顺利的治疗疾病。

  • 标签: 口腔内科 心理行为 影响因素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本市某社区居民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随机选取本市某社区居民500例作为调查和研究的对象,采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的居民健康卫生知识及健康行为调查表对其进行基线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居民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51.60%和53.60%,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86.00%和97.00%,健康教育干预后的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居民 健康知识知晓率 健康行为形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