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绒毛绒毛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定期分娩的320例胎临床产妇,根据绒毛分为单绒毛组(120例)和绒毛组(20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孕周、并发症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单绒毛组中低出生体重儿62例,占总数的51.7%;极低出生体重儿13例,占总数的10.8%;新生儿窒息11例,占总数的9.2%;畸形儿4例,占总数的3.3%;胎输血综合症14例,占总数的11.7%;围生儿死亡5例,占总数的4.2%;绒毛组中低出生体重儿54例,占总数的27%;极低出生体重儿7例,占总数的3.5%;新生儿窒息9例,占总数的4.5%;畸形儿3例,占总数的1.5%;胎输血综合症0例,占总数的0%;围生儿死亡1例,占总数的0.5%。由此可见绒毛组的产妇围生儿出现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的明显低于单绒毛组产妇,且绒毛组产妇没有出现胎输血综合症。结论单绒毛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明显比绒毛胎妊娠差,针对胎妊娠产妇应该尽快确定绒毛性质,早期做好监护和护理干预,提高围生儿质量,改善围生儿结局。

  • 标签: 单绒毛膜 双绒毛膜 双胎妊娠 围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绒毛胎妊娠的结局。方法抽取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胎资料完整的产妇618例,依据绒毛分为羊(DCDA)、单绒羊(MCDA)、单绒单羊(MCMA)和绒毛不详者。分析DCDA、MCDA者围生期情况。结果618例胎中,DCDA 449例,MCDA 137例,MCMA 1例,绒毛不详31例。618例胎孕妇中,早产473例(76.5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3例(29.61%)。MCDA孕妇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羊水过少的发生率较高(χ2=4.392、5.946、4.433、4.534,P=0.036、0.015、0.035、0.033);DCDA孕妇胎膜早破、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较高(χ2=5.013、5.741,P=0.025、0.018)。存活儿中入住NICU 588例,死亡23例,新生儿畸形13例。MCDA新生儿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发生率高于DCDA新生儿(χ2=11.517、8.894、18.013,P=0.001、0.003、0.001)。结论与DCDA比较,MCDA孕妇早产和妊娠期高血压、胎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更高。

  • 标签: 绒毛膜性 双胎妊娠 妊娠期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早孕期采用2次超声法判断绒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3例在我院产科检查及分娩的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孕5-10周(早孕早期)进行第1次超声检查,判断绒毛囊、羊膜囊数目:孕11~13周(早孕晚期)进行第2次超声检查,并参考第1次超声结果判断绒毛囊、羊膜囊数目。比较早孕早期单次超声法和早孕期2次超声法判断绒毛的准确率。结果:33例胎妊娠孕妇分娩后经胎盘病理检查.证实绒毛羊膜囊胎者为20例.单绒毛羊膜囊胎者为11例.单绒毛囊单羊膜囊胎者为2例。早孕早期单次超声法判断绒毛的准确率为78.78%(26/33).早孕期2次超声法判断绒毛准确率为93.93%(31/33)(P〈O.05)。结论:早孕期2次超声法可弥补早孕早期单次超声法判断绒毛的不足,且具有更高的判断准确率。

  • 标签: 双胎 绒毛膜囊 超声诊断
  • 简介:综述目的与胎妊娠相比,单绒胎妊娠有非常高的胎儿丢失率、围产期死亡率和发病率。这是因为胎间无法预料的血管交通吻合及单个胎盘的不均衡分配。最新发现尽管某些特定的血流动力学因素和激素可能参与胎输血综合征(TTTS)的病理生理过程,但通常认为TTTS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以血管构建为基础的。关于减少羊水、胎儿镜下激光凝固术和造口术的大规模随机试验仍无结果。随着胎儿镜激光治疗所需的硬件和仪器进一步完善,单绒胎在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生长不协调问题已得到解决。已提出几个TTTS的发病机制,但对于其发生过程仍知之甚少。而且脐动脉多普勒波形对胎妊娠并无和单胎妊娠同样的预测价值。对胎间的血管吻合进行预防激光阻塞可以预防单胎胎死宫内这类不良事件的发生。但这一预防措施至今对改善妊娠结局并无任何益处。最后本文讨论了关于单绒胎妊娠生长不协调和染色体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处理。通过针孔导入的激光和单极凝固术可以用来在妊娠早期进行选择减胎或改善血流动力学情况。妊娠晚期或血流动力学正常时,极凝固术似乎更有效。总结近几年来,对单绒胎妊娠合并症的理解已进一步深入。希望这些进步可以指导这类高危妊娠进行更好的检测,最终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单绒双胎妊娠 妊娠结局 双胎输血综合征 生长受限 不协调 胎儿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将护理干预运用于单绒毛羊膜囊胎选择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效果。方法此文开展分析资料为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本医院纳入治疗的20例单绒毛羊膜囊胎选择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均开展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及观察胎儿存活情况及选择胎儿生长受限不同类型胎儿的大、小胎儿出生质量。结果胎儿存活率为85.00%,Apgar评分在7分以下占11.76%,出生之后转入ICU占64.71%;sFGRI型、sFGRII型新生儿母亲分娩孕周、大胎儿出生质量相比,P>0.05,未显示数据间统计学意义,而sFGRI型小胎儿出生质量明显高于sFGRII型,P<0.05,显示出数据间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单绒毛羊膜囊胎选择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开展有效护理干预呈现较优效果。

  • 标签: 单绒毛膜 双羊膜囊 双胎 胎儿 生长受限
  • 简介:目的探讨HDlive技术在单绒毛胎妊娠产前超声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筛查异常的42例单绒毛胎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经过胎儿超声检查并随访至分娩,结合胎儿超声筛查与妊娠结局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2例单绒毛胎妊娠中,单绒胎39例,单绒单羊胎3例。39例单绒胎中,胎儿异常共28例(71.8%,28/39),其中包括胎其一合并畸形12例(30.8%,12/39),胎其一宫内死胎6例(15.4%,6/39),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transfusionsyndrome,TTTS)4例(10.3%,4/39),选择胎儿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intrauterinegrowthrestriction,sIUGR)5例(12.8%,5/39),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twinreversedarterialperfusionsequence,TRAPS)1例(2.56%,1/39);胎儿附属物异常共11例(28.2%,11/39),其中包括球拍状胎盘7例(17.9%,7/39),帆状胎盘2例(5.13%,2/39),胎盘血管瘤2例(5.13%,2/39)。3例单绒单羊胎中,脐带异常2例,胎儿及其附属物合并异常1例。结论随着HDlive超声技术的应用,对于单绒毛胎妊娠的产前诊断及评估具有更加早期、精准、直观的优势,对胎儿的早期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床指导作用。

  • 标签: 超声 胎儿 单绒毛膜性 双胎 HD LIV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绒毛胎妊娠产妇及新生儿的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妊娠期糖尿病绒毛胎妊娠患者共80例为观察组,同期血糖正常的产妇共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的孕周及分娩方式、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的人数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人数对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性黄疸、低血糖、围产儿死亡、胎之一死胎、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GFM并不会增加绒毛胎妊娠的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双胎妊娠 产妇 围产结局
  • 简介:目的分析复杂绒毛胎妊娠的产前诊断结果及其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12年1月在本中心行羊膜腔穿刺的56例复杂绒毛胎妊娠病例,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①56例复杂绒毛胎妊娠病例,3例失访,入选病例53例。53例胎均为单绒毛羊膜囊(MCDA)胎,43.4%(23/53)病例分别行羊膜囊穿刺,余30例仅行单羊膜囊穿刺,平均羊膜腔穿刺孕周为(23.0±3.6)周。②根据超声诊断,将53例复杂绒毛胎分组,TTTS组24例(45.3%),sIUGR组15例(28.3%)及TRAP组14例(26.4%)。18例行选择减胎术,其中3例行射频消融减胎术,15例行脐带极电凝减胎术。③共有106例胎儿,获得72例(67.9%)胎儿羊水标本,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率为2.8%(2/72),核型分别为46XY[14]/46XX[36]和47,XY,+18。④追踪被保留的53例胎儿妊娠结局,1例胎儿流产,17例胎儿引产,25例胎儿早产和10例胎儿足月产,平均分娩孕周为(35.0±2.8)周。18例减胎术均成功完成,分娩12例活婴新生儿,平均分娩孕周为(35.6±3.2)周,平均出生体重为2.3kg,总存活率为66.7%。对比2组足月产的比率,减胎组高于未减胎组,但是无统计学意义(50%VS17.4%,P=0.059)。结论复杂绒毛胎妊娠,尤其是可能行宫内介入治疗的病例有必要行介入产前诊断;胎产前诊断应对2个胎儿分别取样查各自胎儿的染色体核型;胎行羊膜腔穿刺在严格把握指征和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前提下是可行且相对安全的;复杂绒毛胎宫内选择减胎可延长孕周,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妊娠 羊膜腔穿刺 染色体核型 选择性减胎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单绒毛胎选择胎儿生长受限的诊疗方法、妊娠结局及围生情况。方法从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单绒毛胎选择胎儿生长受限产妇中选取28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单绒毛胎正常胎儿产妇28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产妇大小胎儿出生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出生体重差同对照组比较,显著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小胎儿宫内死亡率、两胎宫内死亡率及新生儿死亡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Ⅰ型胎儿15例、Ⅱ型胎儿13例,未检出Ⅲ型胎儿。Ⅰ型同Ⅱ型胎儿出生体重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绒毛胎选择胎儿生长受限的妊娠结局以及围生情况较差,且不同类型胎儿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临床中应当加强监测,选择有效的产前干预方法,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改善预后。

  • 标签: 单绒毛膜双胎 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 临床分析
  • 简介:<正>单绒毛胎作为单卵胎的一种形式,由于其特有的胎盘特点:即胎共用一个胎盘,其表面存在广泛的血管吻合,可能发生"复杂胎"问题,即胎输血综合征[1,2]、选择宫内生长受限[3,4]、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5]等,导致单绒毛胎的胎儿及新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绒毛胎。对器官组织进行血管灌注来研究相应脉管的结构和功能这一手段由来已久,可以算作是一项古老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单绒毛复杂胎治疗的重点即

  • 标签: 血管灌注 绒毛膜囊 新生儿病死率 羊膜囊 血管吻合 红细胞增多
  • 简介:患者,女,30岁,主因"胎妊娠29周+6,发现胎生长不一致,血压升高1天"于2015-04-24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4/28d,量中,无痛经,末次月经2014-09-27,自然受孕。基础血压120/80mmHg。孕早期B超提示单绒毛胎。妊娠19周+4B超提示两胎儿未见明显畸形,胎发育均与孕周相符。OGTT正常。患者入院当日2次测量血压均为140/90mmHg,偶有头晕,无头痛、眼花,尿蛋白(+)。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G3P1,5年前剖宫产1次。入院后B超:宫内孕活胎,大胎儿头位,相当于30周-(+4),估计体质量1533g,RI=0.52,S/D=2.1,膀胱大小2.28cm×1.58cm,羊水最大深度5.1cm,胎儿二尖瓣反流(中度),三尖瓣反流(中度);小胎儿臀位,相当于26周-(+1),估计体质量784g,RI=0.68,S/D=3.11,膀胱大小1.43cm×1.93cm,羊水指数4.3cm,脐绕颈1周。入院诊断:G3P1宫内孕29周+6,胎妊娠,头臀位;单绒毛胎选择胎儿生长受限,I型;轻度子痫前期;瘢痕子宫。

  • 标签: 单绒毛膜性双胎 并发子痫 双胎妊娠 单绒毛膜双胎 轻度子痫前期 内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绒毛胎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趋势和适宜体重增长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且无严重母儿合并症的755例绒毛胎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将所有孕妇按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3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40例)、正常体重组(BMI为18.5~24 kg/m2,509例)和超重肥胖组(BMI≥24 kg/m2,206例)。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对3组孕妇的孕期BMI、辅助生殖及孕期增重速度等资料进行比较。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联合限制立方样条,建立孕期体重随孕周增长的回归模型,估计孕4~39周孕妇增重的百分位数。结果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孕期总增重的中位数分别为17.0 kg(15.0~20.5 kg)、17.0 kg(14.0~21.0 kg)、15.0 kg(12.0~20.0 kg),随着孕前BMI的增加,总孕期增重减少(χ2=11.974,P=0.002)。回归模型对各孕周的体重增长观测值拟合较好,结果显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孕妇在孕13周前增重缓慢,孕13周后体重接近匀速增长;孕37周时体重增长[M(P25~P75)]分别为17.6 kg(15.2~20.3 kg)、17.3 kg(14.7~20.2 kg)、15.7 kg(12.9~18.8 kg)。结论不同孕前BMI的胎妊娠孕妇早孕期体重增长速度均缓慢,中孕期开始呈匀速增长,超重肥胖孕妇孕期增重低于正常孕妇。

  • 标签: 妊娠,双胎 孕期体重增长 体重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单绒毛羊膜囊胎的孕期管理及分娩方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良乡医院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资料完善的胎妊娠孕妇205例,分为单绒毛羊膜囊组(单绒毛组)、绒毛羊膜囊组(绒毛组),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早产、分娩方式和围产结局。单绒毛组又分为普通孕检组、加强孕检组,比较不同孕检方式的围产儿情况。结果单绒毛组与绒毛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组剖宫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死胎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绒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组有4例在孕期发生胎输血综合征,发生率12.5%;有6例发生选择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18.6%。结论对于单绒毛羊膜囊胎妊娠,应加强孕期管理,改善围产儿预后。

  • 标签: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 孕期管理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绒毛羊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回顾患有绒毛羊膜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她的感染途径等,研究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结论根据不同的发病时期进行相对应的治疗措施。

  • 标签: 绒毛膜羊膜炎 治疗
  • 简介:<正>随着胎儿医学的发展,胎的治疗,尤其是单绒毛胎的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一个焦点,羊水减量术(AR)、胎儿镜胎盘血管激光电凝术(FLC)和减胎术治疗TTTS已经在很多医院开展。本文是2011年发表在《EarlyHumanDevelopment》杂志上的一篇综述,通过回顾1980年至2011年4月期间收录在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了羊水减量术(AR)、胎儿镜胎盘血管激光电凝术(FLC)和减胎术治疗单绒毛

  • 标签: 神经发育 远期预后 单绒毛膜双胎 选择性减胎术 电凝术 胎儿镜
  • 作者: 陈曦 王宏 李笑天 石凡华 王文荣 丁桂春 费晓萍 王霞红 张美华 余淑芳 彭杨 吴红波 成晓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30
  • 出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上海 200011(现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上海 200011),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上海 200011,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71000,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222000,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25001,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 215300,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产科 201821,嘉兴市海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 314300,慈溪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315300,株洲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412000,宁波市第四医院产科 315700,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226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绒毛羊膜囊(dichorionic diamniotic, DCDA)胎出生体重不均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11家医院分娩的1 757例DCDA病例。以胎新生儿出生体重差≥20%为出生体重不均衡诊断标准,据此将1 757例分为出生体重均衡组(1 520例)和出生体重不均衡组(237例)。分析孕妇的一般情况及出生体重不均衡的危险因素。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生体重不均衡组与出生体重均衡组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4.5% (58/237)与12.8% (194/1 520)]、胎儿结构异常[4.2% (10/237)与1.0% (15/1 520)]、胎儿窘迫[6.3% (15/237)与1.4% (21/1 520)]、脐带异常[3.8% (9/237)与1.2% (18/1 520)]、脐带附着异常[3.8% (9/237)与1.4% (21/1 520)]等发生率较高(χ2值分别为22.882、15.160、22.602、7.607及34.904,P值均<0.05),但胎膜早破的发生率较低[11.0%(26/237)与16.5%(250/1 520),χ2=4.645,P=0.034]。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CDA胎出生体重不均衡的危险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258,95%CI:1.620~3.148,P<0.001)、胎儿结构异常(OR=4.268,95%CI:1.892~9.631,P<0.001)、脐带异常(OR=2.889,95%CI:1.245~6.705,P=0.014)、脐带附着异常(OR=2.318,95%CI:1.012~5.311,P=0.047)。结论DCDA胎发生出生体重不均衡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结构异常、脐带异常、脐带附着异常等危险因素有关。

  • 标签: 双生,二卵 出生体重 危险因素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单绒毛胎胎儿大脑中动脉的变化规律。方法将正常单绒毛胎与胎输血综合征的MCA阻力参数差的绝对值进行t检验,分析两者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到39例单绒毛胎胎儿的MCA参数,其中7例胎输血综合征,与正常的单绒毛胎的MCA阻力参数差的绝对值经t检验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输血综合征者较正常单绒毛胎的MCA阻力指数差的绝对值差异增大,估计有助于评估胎输血综合征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 标签: 双胎,大脑中动脉,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