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身体状况和基本信息详细调查深入了解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方法选取社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走访调查进行研究工作,对社区老年人的家庭基本情况和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能力等具体情况以问卷走访调查方式进行。结果社区老年人的学历都比较低,而且身体情况都出现了不同的疾病症状,患有疾病的老年人比较多;而且他们与自己的子女都有联系,很多老年人还能帮忙照看孩子;老人购买的主要物品是生活用品和蔬菜水果。社区里大部分老年人都需要卫生服务,有很多老年人都关注健康问题但是只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年人定期去体检,一半以上的老年人都出现体重超标的情况,多数的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的慢性疾病。结论社区老年人都有健康问题,大部分老年人都有慢性疾病,有的甚至有2种或多种慢性疾病,比较常见的就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病症,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体重超标。

  • 标签: 社区老年人 健康状况 卫生服务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展开调查。方法选取2016年03月01日—2018年03月01日于某社区200户家庭个人档案作为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展开调查和分析。结果慢性病老年人占69.5%,慢性病患病率前五位排名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白内障、糖尿病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中吸烟、高盐饮食成为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体育锻炼可降低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病率。结论在预防保健的基础之上,需要大力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这成为解决老年人卫生问题的主要途径。

  • 标签: 老年人 卫生服务 社区 健康状态
  • 简介:摘要 : 护理人员从事的相关工作具有较强的负荷和难度,因此在亚健康的人群当中,护理人员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从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导致护理人员出现亚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论是生活工作的方式、还是人际的交往,又或者是工作的压力及对应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的出现。护理人员是社会运作的重要组成单位,因此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也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就将对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对应的缓解措施。

  • 标签: 护理人员 亚健康 影响因素分析 缓解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呼伦贝尔地区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出民众心理状况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呼伦贝尔地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民众60人作为观察组,同期再抽取无心理问题的普通人群200人作为对照组。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生理健康子量表、心理健康子量表、社会健康子量表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结果在生理健康子量表、心理健康子量表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评分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社会健康子量表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因素对于呼伦贝尔地区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影响。政府应积极实施社会相关支持及帮助,提高民众对于社会及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改善民众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呼伦贝尔地区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分析
  • 简介:在城市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状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村,进城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谋求更大的致富可能性。在这样的选择变化背后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量留守儿童的涌现,这个特殊的群体因为日常生活中缺乏父母的关心与呵护,使得其或多或少都有些许心理上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各方的重视与关注。本文将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对这些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以期提出最佳的完善措施。

  • 标签: 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 简介:“空巢青年”现象近来受到热议,关于“空巢青年”健康状况与生活状态的观点不一.文章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估计与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空巢青年”与普通青年的健康状况与生活状态的差异.研究发现,“空巢青年”与普通青年的躯体健康状况并无明显不同,但在精神健康与生活状态方面,“空巢青年”的抑郁程度更高,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更低;群组比较结果表明,男性、低学历和低收入的“空巢青年”与普通青年的精神健康和生活状态的差距更大;此外,文章还发现,除“空巢青年”在一定程度上比普通青年的孤独情绪略高外,个人预期与现状间的落差以及个人追求与父母期望间的矛盾也是“空巢青年”精神健康与生活状态低于普通青年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空巢青年” 健康状况 生活状态 倾向得分匹配
  • 简介:目的了解基层女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西横县县、乡(镇)、村女性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SCL-90总均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因子分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因子均低于常模(P〈0.05)。不同级别单位、职称、学历、岗位、年龄、工作年限人员各项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县级人员因子分高于乡、村级人员,初、中级职称人员各项因子分高于高级职称人员,护理岗位人员高于其他岗位人群,不同学历、年龄、工作年限人员因子分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县乡村三级女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但不同级别单位、职称、学历、岗位、年龄、工作年限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存在差异,其中以县级女性医务人员及40岁以下医务人员出现阳性症状危险性较高,卫计部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关注农村地区女性医务人员心理健康

  • 标签: 心理健康 女性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留守儿童是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管教,相当一部分儿童在生活中自由散漫,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在人际关系中缺乏安全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 标签: 心理健康状况生理健康状况研究对策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的具体影响,本文选取160例亚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奇偶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80例亚健康人群。对对照组亚健康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试验组亚健康人群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措施,在干预6个月之后观察两组亚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亚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情况,包括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以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差异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6.78±1.80),对照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3.76±1.2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人群心理领域评分为(15.36±1.48),对照组人群心理领域评分为(13.78±1.9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6.72±1.59),对照组人群生理领域评分为(14.77±1.2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亚健康人群,采取有效的中医治未病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他们的生命质量,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治未病 亚健康人群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67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以国内测验866例常模数据为对照组,采取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填写焦虑症自测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7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的心理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分别为62.5%和32.8%,均高于以国内常模为数据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治疗产生的副作用,治疗费用过高,治疗的程度及效果,治疗过程身体的疼痛程度等。结论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程度较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临床上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方式来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

  • 标签: 肺癌患者 心理健康状况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300例幼儿的抚养人,其中隔代教养、共同教养以及父母教养各100例,统计他们教养的儿童的情绪、性格、人际交往以及心理健康评分。结果父母教养的儿童各项评分均高于隔代教养、共同教养的儿童,并且隔代教养儿童的得分最低,3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健康程度明显不如父母教养。

  • 标签: 隔代教养 儿童 心理健康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状况,为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对山东省6地市的3240名城乡初、高中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总体上,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偏上,男生的性认知和性适应得分高于女生(27.91±7.21vs26.42±6.10,P〈0.001),女生的性价值观得分高于男生(32.68±4.95vs31.94±5.44,P〈0.001)。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性认知得分为(26.34±6.66)、(28.68±6.51)分,性价值观得分为(32.06±5.22)、(32.88±5.06)分,性适应得分为(68.01±9.52)、(72.43±8.51)分,且3个维度得分高中生均显著高于初中生(P〈0.001)。农村和城市的中学生的性认知得分为(26.34±6.06)、(27.93±7.21)分,性价值观得分为(32.09±5.12)、(32.60±5.24)分,性适应得分为(68.44±8.86)、(70.75±9.86)分,且3个维度得分城市中学生均显著高于农村中学生(P〈0.05)。结论山东省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水平中等偏上,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和城乡差异。

  • 标签: 青春期 性心理健康 性认知 性价值观 性适应
  • 简介:中国制造2025不仅需要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具备专业技能,更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关注和了解近几年中国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得十分必要,而元分析则为对已经发表的相关量化研究文献再次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提供一条有效的路径.使用元分析软件CMA3.0对2011年至2015年发表的、以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的28篇文献,共计20713名高职生进行元分析,并进一步在纵向上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了比较;横向上,在高职生群体内部进行了性别、来源以及年级的差异比较.在此基础上,从全人、全阶段、全生涯教育等视角,通过鼓励高职生心理自助、帮助高职生完成不同阶段心理成长,以及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教育相结合等举措,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提供援助.

  • 标签: 高职生 心理健康 SCL-90 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藏山南农区女性围绝经期的健康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西藏山南农区围绝经期女性150例,采用专业人员编制的女性围绝经期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总结分析调查结果,统计西藏山南农区女性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生率,同时对比不同年龄女性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病率。结果所有调查对象中,112例女性至少存在1种或以上的相关症状,女性围绝经期相关症状发生率为74.67%。常见症状有头痛(33.33%)、失眠(28.00%)、月经紊乱(23.33%)、心悸(23.33%)、肥胖(21.33%)、潮热(16.67%)、抑郁(16.67%)、多汗(16.00)、易怒(15.33%)等。不同年龄段中,46-50岁女性症状发生率为81.11%,高于51-55岁女性的65.00%(P<0.05)。结论西藏山南农区女性围绝经期出现相关症状的机率较高,其中46-50岁的围绝经期女性,比51-55岁的围绝经期女性更容易出现相关临床症状。

  • 标签: 西藏山南农区 女性 围绝经期 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就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关注。这个年龄段与其他的年龄阶段相比,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会受到非常多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形成心理问题的高发的人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健康的成长,还有可能会对长大成人后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严重的话还可能对社会造成不利的一些影响。本文就是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会影响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一个详细的研究。

  • 标签: 中学生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比较中国香港地区痴呆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刷牙习惯、静息状态下唾液流率以及口腔健康状况是否存在不同。材料和方法:经过样本量计算.需要纳入82位60岁以上的中国老年痴呆患者.能够配合牙周探诊操作并且加入日常管理中心。年龄、性别匹配全身健康的非痴呆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用调查问卷收集刷牙情况。此外.测量静息状态下的唾液流率.用龋失补指数DMFT指数和社区牙周指数(CPI)分别记录患龋情况和牙周状况。结果:招募了59名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痴呆组.以及相同数目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他们的平均年龄为80岁(SD=7)。相对于对照组,老年痴呆患者较少每天刷牙两次(31%VS5%:P〈0.0001)。再者.唾液流率也较对照组低(0.30ml/m.nVS0.41m1/min:P=0.043)。龋患病率平均DMFT值(±SD)与对照组相似(223±8.2vs21.5±82.P=0.59)。牙周袋(CPI〉3)的患病率在两组中没有差异(78%vs74%.P=0.64)。结论:相较于对照组,较少的老年痴呆患者会每天刷牙两次。尽管他们静息状态下唾液分泌量减少.他们的龋发病率和重度牙周病的患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 标签: 老年痴呆患者 中国香港地区 口腔健康状况 社区牙周指数 健康对照组 刷牙习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社区某幼儿园在园儿童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及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幼儿园所有在园儿童进行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体重、身高测量,视力检测,牙齿、常规内外科检查、血红蛋白测定。结果463名受检儿童,身体完全正常的共264名,占57.02%。2岁以上儿童疾病检出率由高至低分别是龋齿(11.23%)、贫血(6.05%)、肥胖(4.97%)、超重(4.54%)、营养不良(1.08%)。另外,179名5岁以上儿童视力不良过半,检出率达到60.89%。结论该幼儿园儿童健康状况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5岁以上儿童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及早筛查,尽早矫正和治疗。同时龋齿和营养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也不能放松,应联合家长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 标签: 儿童 健康状况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离休干部住院期间心理健康状况,以便于提供科学的心理指导,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达到加速身体健康恢复的目的。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50例离休住院病人采用交谈法和观察法分析其心理,发现患者的潜在的心理问题,为更准确地提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结果离休干部SCL-90表中的强迫症状、躯体化症状和忧郁因子等阳性项目数均较高。结论住院离休干部中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 标签: 离休干部 心理健康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妇女患者64例,按照工作状况将64例患者分为下岗组和在职组,由经验丰富的人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64例更年期妇女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岗组患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在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下岗退休加重了其身心负担,家庭环境、工作压力、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心理健康状况有多种问题出现,应该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及社会支持。

  • 标签: 更年期 妇女 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