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南京独龙阜东出土的南朝石塔构件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的南朝石塔构件,构件上雕刻的仿木结构高浮雕图案生动反映了南朝时期方形木塔的结构特点,对研究南北朝时期中国及约同一时期韩国、日本境内的木塔形态、结构和文化源流关系都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南朝石塔构件 人字形叉手 南朝建筑图像 木结构佛塔
  • 简介: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着一份深深地“桃花源情结”。那篇人人熟稔的《桃花源记》,让我们谁不向往?紫石塔,一个藏在深山中的“桃花源”。纯美的山林和爱着山林的纯美的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山中一个再小不过的村子,村前林里的老树,每棵都越过了千百年啊。紫石塔人,在生死轮回中与这山林相生相依,融为一体。他们敬山,爱树,象崇拜神祗,象爱护亲人,再苦再穷的岁月,也不肯砍下一棵树卖钱:“钱像水一样流去复来,而树呢?!”有人要拓宽山路,“还是让它‘隐在深山人未识’的好!”反对者们立刻说,“现在最可怕的就是人,观光的人一多,还有这么好的山林,还能哈出那样迷人的气息吗?”看似封闭的紫石塔人,对山林的热爱,对环境的呵护,比起大都市里的人们,是否更具有“现代意识”?

  • 标签: 现代意识 桃花源记 山林 紫石 反对者 安庆
  • 简介:距福州南约二十五里,位于东山与海之间,有福清县城:幽暗的城堡,青石砌的城墙,在多冢的山丘上,蜿蜒穿出草原稻田,学者咸知此为明神宗宪宗时赍志名臣叶向高的故里。

  • 标签: 福清 明神宗 故里
  • 简介:赞皇治平寺肇始于隋开皇三年(583),兴盛于唐宋,毁于20世纪30年代。现该寺尚存唐代大石塔一座、小石塔两座、经幢一座及碑刻、散落石构件等。2012年9月,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对治平寺进行了现场勘察。本文对大、小石塔及经幢的建筑形式、特点做了翔实记述,并结合相关碑刻资料,对治平寺的历史沿革、布局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河北 赞皇 治平寺 勘察
  • 简介:南朝随着寒人掌权的兴起,士族逐渐被排挤出政权的核心,仅自保家门而已.他们或寄情于山水,或沉溺于女色,总之从广阔的积极进取的社会人生退缩,其气质愈来愈纤弱.这种心态对整个南朝时期的辞赋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其烙上了明显不同于前代的的风格特征--"义取其纤",本文从题材的选择到情感的抒发来分析这种时代风格.

  • 标签: 南朝 文学风格 辞赋创作 士大夫
  • 简介:<正>法海寺位于密县老城西街路北,创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寺名为真宗所赐。咸平二年至四年(999—1001年),又在寺内建九级石塔一座(图一)。塔身镌刻莲花经七卷。元末之世,寺毁于兵火,惟塔独存。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和正德七年(1512

  • 标签: 石塔 十七年 莲花 宋真宗 画像 琉璃塔
  • 简介:通过梳理相关资料,我们知道目前保存下来的南朝造像题记约有60余条。这些题记大致可分为两种格式,时间上在梁中大通至大同年间(529—545)为最多,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四川地区和苏浙地区等两个区域,造像题材以释迦、弥勒、观音、无量寿佛为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南朝佛教的两个中心、大乘净土思想、世俗化倾向及造像的功用等基本问题。

  • 标签: 南朝 造像题记 佛教史
  • 简介:武安市沿平村石塔为方形密檐式塔,塔座、塔身及塔心室有精美的佛教题材雕饰和造像,其造型结构、雕刻内容和艺术风格均具有典型的唐代特征,当属唐代佛教鼎盛时期的作品.

  • 标签: 武安市 唐代 石塔 佛教雕刻 佛教题材 造型结构
  • 简介:径山普庆寺石塔,坐落在与杭州余杭区相邻的临安市横畈镇湖山普庆寺村。

  • 标签: 石塔 杭州 临安市 余杭区
  • 简介:用典是南朝骈文的主要特征之一,它受到诸多文论家的肯定。南朝骈文中的用典之多可谓蔚为大观;用典可起到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增强形式美等艺术效果;用典分为事典和言典两类;用典之习与南朝重形式美的审美标准及重才学的社会风尚有关。

  • 标签: 骈文 用典 事类 形式美
  • 简介:南朝文学到陈代趋于衰落,除不少有才华的文人已去北方外,作家的生活实践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侯景之乱使得一些具有丰富文化素养的家族,受到致命打击。陈代文学的衰落,实际上是整个文化衰落的一部分。

  • 标签: 南朝文学 侯景之乱 衰落 陈代文学 宫体诗 萧纲
  • 简介:<正>丹阳,地处苏锡常和宁镇扬之间,是太湖地区与宁镇地区的交接部.历史上曾先后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和青铜时代湖熟文化影响范围的边缘.数千年来,多种历史文化的交融、孕育丹阳文物遗存相当丰富,素有“江南文物之邦”美称,不愧为我国东南滨海地区的文化古城.在现今众多的文物遗存中,最负盛名的就推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丹阳南朝陵墓石刻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东南滨海地区一颗明珠.一、齐梁陵墓丹阳是南朝齐梁(479—556)两代帝王的故里,齐太祖高皇帝肖道成是梁武帝肖衍的族伯,“其先本居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晋元康元年,惠帝分东海郡为兰陵,故复为兰陵郡人.中朝丧乱,皇高祖淮阴令整字公齐,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

  • 标签: 陵墓石刻 石兽 丹阳 帝王陵墓 齐梁 体围
  • 简介:2002年12月15日,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抵达泰国曼谷,开始接受为期76天的供奉,以庆祝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75岁寿辰。北京灵光寺佛牙是释迦牟尼遗留下来的两颗灵牙中的一颗,另一颗在斯里兰卡。追根溯源,这颗珍贵的佛牙最初是由金陵高僧法献从西域迎请而来,南朝时被供奉在京师建康(今南京)钟山的上定林寺。这颗佛牙的由来、流传很有些传奇色彩,有些谜至今也无法解开。

  • 标签: 南朝市 佛牙 昙摩密多 法献 灵光寺
  • 简介:山西盂县博物馆收藏的北朝石塔李裕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994年10月笔者在盂县进行文物调查时,在县博物馆所在大王庙内见到北朝石塔一座。塔形制古朴独特,为北朝造像石塔中所罕见,故介绍如下:石塔原由三部分组成,即莲座、塔身和塔顶。现塔顶部分已失(图...

  • 标签: 博物馆 北凉石塔 山西 天梯山石窟 石窟寺 摩崖造像
  • 简介:<正>最近,林县文化馆在距县城东南15公里的横水乡九家庄村东发现一座金代石塔。此塔座北朝南,通高4.10米,塔尽为一厚33、直径116厘米的圆形青石,其上为双层须弥座构成的基座,高10.7厘米,上枭雕单层仰莲,下枭雕双层覆莲,束腰力一鼓形石,高52厘米,直径为65厘米。塔身高107厘米,

  • 标签: 金代 石塔 新发现 文化馆 须弥座 直径
  • 简介:南北朝(四二○—五八九)是中国历史上自两晋后一个分裂的时期。北方晋亡后形成了“五胡十六国”,并由拓跋珪灭十六国,雄据北方,建立北魏。北魏百年后也分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史称北朝。南朝即是宋、齐、梁、陈四朝,这四个王朝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建都的。

  • 标签: 南朝 北魏 五胡十六 北方 四二
  • 简介:较之前代咏雨诗,南朝咪雨诗更专意咏雨,描绘更细致。写法上以描写为主。议论和陈述更少,叙事化倾向减弱到最低程度,关注更细微的意象。这些特点的出现,反映了南朝文学对“形似”的追求,这是文学发展的进步。

  • 标签: 南朝 咏雨诗 描写 叙事化倾向 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