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单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最近2年来常规剂量扫描的确诊肺结核病的病例80例,3个月后复查时做低剂量扫描,分析比较两种扫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肺纵隔显示良好,均能对病灶作出比较、诊断,辐射剂量低剂量扫描是常规剂量扫描的46%。结论单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受检者辐射剂量明显减少。

  • 标签: 胸部检查 低剂量 单排螺旋CT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军事演习期间伤病特点,探讨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疝气修补术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是由我院自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传统疝气修补术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 腹股沟疝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肺动脉分支被栓子堵塞后引起的相应肺组织供血障碍。常见的栓子是深静脉脱落的血栓,久病卧床、妊娠、大手术后和心功能不全可发生深静脉血栓。肺由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两组血管有丰富的吻合支,当肺动脉的某一分支栓塞后,肺组织因支气管动脉的侧支供血而不发生异常,栓子较小未能完全堵塞肺动脉分支时也不易发生供血障碍。较大的栓子堵塞肺动脉大分支或主干可引起急性右心衰竭或心肌梗死而致死亡。因此,及时对本病做出正确诊断是选择治疗时机,制定溶栓等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的关键。本文收集2009年6月-2014年6月我院经螺旋CT诊断的肺动脉栓塞病例38例,探讨基层医院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 标签: 肺栓塞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系膜脂膜炎(M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MP的CT表现与诊断,其中2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6例按照CT标准做出诊断。所有病例均进行全腹部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所有病变均位于肠系膜根部,包绕肠系膜血管。6例以肠系膜炎性渗出为主,表现为雾状影,密度均匀;2例表现为肠系膜内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的索条影,索条中间夹杂密度较淡的雾状影。6例有假包膜形成。4例血管周围出现脂肪环征。有占位效应,周围肠管可见受压移位。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肠系膜脂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诊断 脂膜炎 腹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检查对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1.12-2014.12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胰腺炎患者,均实施螺旋CT检查,回顾性探析影像诊断的特点。结果经螺旋CT检查显示,重症胰腺炎者15例,表现为周围液体聚集、胰腺弥漫性肿大;急性胰腺炎者56例,其中11例患者胰腺周围脂肪层不清晰,45例患者胰腺饱满、水肿;慢性胰腺炎者9例,表现为胰腺体积减小、密度不均匀。结论螺旋CT检查诊断胰腺炎存在一定的特点,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 标签: 胰腺炎 螺旋 CT 诊断
  • 简介:为进一步降低飞利浦Brilliance系列多层螺旋CT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诊断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飞利浦Brilliance系列64排CT、iCT和16排多层螺旋CT出现的扫描中断与EBW的异常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三类故障的处理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

  • 标签: 飞利浦 Brilliance系列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0例肝癌肿瘤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行全肝平扫加增强扫描并行CT三维重建。结果90例原发性肝癌共发现114个病灶。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扫描的肝动脉期82例强化,8例无明显强化。门脉期65呈低密度或稍低密度,病灶密度呈“速升速降”的变化特点。结论螺旋CT检查可充分反映肝癌的特征,为明确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多层螺旋CT(MSCT) 肝癌 诊断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23-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R、螺旋CTCT三维重建在诊断骨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36例普通(CR)平片检查后未发现骨折(临床怀疑骨折)、可疑骨折和明确骨折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在影像工作站上作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包括横断、矢状、冠状切面图像),就普通平片与多层螺旋CT影像以及三维重建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各图像显示骨折详细情况的能力。结果平片检查CR与螺旋CT及三维重建相比,螺旋CTCT重建更能明确、直观显示各种骨折及脱位情况,避免了误诊、漏诊。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显示普通(CR)平片难以诊断的隐匿型骨折,3D及MPR成像技术十分有利于观察骨折的形态变化及移位情况,两者相互补充,对骨关节骨折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骨关节多发骨折 CR 螺旋CT 三维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在急腹症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2011年10月—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8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接受治疗之前的螺旋CT影像检查结果和患者的手术、病理证实、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并深入研究螺旋CT检查在急腹症患者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螺旋CT的诊断中,阳性例数为258例,阴性22例,多层螺旋CT的阳性诊断率为92.14%;经由手术、病理证实和随访结果病理结果证实急腹症阳性病例为267例,阴性13例。结论螺旋CT在急腹症的病因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并且具有操作简便、扫描速度快、诊断准确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使用。

  • 标签: 螺旋CT 急腹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操作的常见错误,为减少以后工作中的错误。方法统计我院放射科在2012年1月~2015年5月期间螺旋CT操作错误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常见螺旋CT操作错误主要有输入错误、扫描对象错误、扫描参数选择错误、扫描部位错误、摆位错误、扫描前准备不足及排版错误。结论螺旋CT常见的操作错误较多,在以后的工作中,工作人员要认真仔细,尽量避免出现以上操作错误。

  • 标签: 螺旋CT 常见 操作错误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肝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经病理或其他检查证实的20例肝脏疾病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20例肝脏病变中肝硬化7例,脂肪肝8例,肝脓肿5例。结论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成像质量佳,能清楚显示肝密度改变及肝脏病变的特征,是临床诊断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CT 肝脏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肝癌的螺旋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小肝癌15例,分析病变三期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15例均为单发,肝右叶10例,肝左叶5例;平扫12例呈片状或圆形低密度影,3例重度脂肪肝患者呈高密度或稍高密度影;11例增强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造影剂迅速廓清,呈“快进快出”表现,2例增强三期扫描均明显强化,1例增强三期扫描均无明显强化,1例动脉期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仍强化。结论大部分小肝癌螺旋CT扫描有特征性表现,可以确诊,少部分表现不典型,需与其他疾病鉴别。

  • 标签: 小肝癌 螺旋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T与常规CT诊断颅底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颅脑外伤后疑为颅底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予以62例患者常规CT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其中,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为观察组,常规CT扫描诊断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扫描诊断结果。结果经过扫描后,观察组患者中显示骨折人数(55例)明显高于参照组(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中显示出现颅前窝骨折30例,颅中窝骨折20例,颅后窝骨折5例,参照组患者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分别为15、8、2例。结论在诊断颅底骨折上,多层螺旋CT扫描比常规CT扫描的影像学诊断更为明显,多层螺旋CT扫描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具有大力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颅底骨折 多层螺旋CT 常规CT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结合高分比率CT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27例采用螺旋CT和高分比率CT对尘肺进行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螺旋CT快速无表面遗漏地进行全肺部扫描,全面显示尘肺结节、大阴影、肺门和纵隔结构淋巴结肿大、肺气肿并发症。高分比率CT较全面的对肺部组织细微病变进行观察,减少遗漏病变,详细地反映肺叶和肺段病变细节,清晰显示尘肺结节、肺小叶间隔增厚、大阴影及肺气肿。结论在SCT扫描基础上结合HRCT扫描,可更好的对尘肺进行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高分比率CT 尘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CT征象,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用SiemensEmotionl6螺旋CT机检查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扫描及三雄重建。结果32例均显示真假两腔及撕裂的内膜(100%);26例可见内膜破口(81.3%),32例均可见到鸟嘴征(100%);87.5%(28/32)的假腔直径大于真腔;12例主动脉外壁钙,21例可见血栓形成;6例合并胸腔积液;9例有分支受累及;2倒合并心包积液。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内膜片,破口和腔内血栓的显示方面,MPR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83.9%及100%;VR的显示分别为100%、100%、32.2%及0%;MIP的显示率分别为67.7%、12.9%、6.4%及54.8%;CPR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74.2%及100%。综合各种后处理技术后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内膜片,破口和腔内血栓的显示率为100%、100%、87.1及100%。结论MSCTA扫描速度快,能显示主动脉的整体形态,准确判断真假腔,测量病变累及范围,了解主动脉分支受累情况,发现主动脉周围的病变,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主动脉 夹层 多排螺旋CT 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壶腹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壶腹癌的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点,并结合曲面重组图象分析扩张的肝胆管及胰管的形态改变,结果20例均发现肿瘤,并均有不同程度的胆道低位梗阻,动态增强扫描呈轻一中度强化要,20例均能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7例有“双征管”。结论壶腹部肿块是诊断壶腹癌的CT直接征象,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与曲面重组技术对壶腹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并对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壶腹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