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工会是职工群体性事件应对的重要主体之一,而应急协同能力又是决定其应急事件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应急能力的评估至关重要。研究分析了职工群体性事件的动态演化过程,找出其应急协同能力影响因素,并依据协同分析方法构建了工会应急协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首次提出了工会应急协同能力及表征,即基础应急协同能力、应急处置协同能力和事后恢复协同能力,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据此,在社会多主体治理框架下提出了提升工会应急协同能力的基本策略。

  • 标签: 工会组织 职工群体性事件 应急协同能力 评估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优势和机遇、挑战和问题,以福建9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其2002年到202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数据分析依据。本文主要运用熵权法,对中国福建省的地方经济开展协同度测定。熵权法是一个真实的赋权方式,在具体应用流程中,熵权法根据各指标的变化,首先利用信息熵计算各指标的熵权,然后利用熵权调整各指标的权重。进而确定比较真实的指数权重。测定协调度的模型建立,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步骤:模型的赋值、子系统有序深度模型的建立、复合体系协调度模型的建立。

  • 标签: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目前建筑装配式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实际提升了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和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实力。在具体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而目前的协同项目管理也属于重中之重,如何在协同管理过程当中稳定建设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也成为重要的项目管理内容。所以本文基于此,研究和分析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协同评价

  • 标签: 装配式建筑 项目管理 协同评价
  • 简介:摘要:财务策略与业务发展的紧密协同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关键。合理的财务规划能够降低成本、提升资本回报,而业务发展则通过市场扩张和创新增强盈利与市场竞争力。本文分析了资本结构、融资方式、投资决策、股利分配以及风险管理与销售策略的协同效应,并提出评价这些协同效应的指标和方法。结果显示,财务与业务策略的有效整合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地位和财务健康。文章最后给出了优化建议,强调了跨部门协作和对市场动态的敏感性。

  • 标签: 财务策略 业务发展 协同效应
  • 简介:金融产业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内部交互性,可划分为银行、证券和保险3个子系统,采用协同论和灰色关联理论,对这3个金融子系统内部和金融产业系统的运营状况进行协同评价。结果表明,2004~2013年三大金融子系统中,证券子系统的协同运营状态最好,银行子系统其次,保险子系统最差;而金融产业系统的运营状态处于较低水平,协同度在零上下波动,只有在2006~2007年和2009~2010年实现协调有序运营,其余年间均未实现有序运营。要想实现金融产业高效协同发展,需要金融产业所有子系统的运营状态都提高。

  • 标签: 金融产业系统 协同论 灰色关联模型
  • 简介:摘要伴随着中国建筑业的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进行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进程中,政府是主要监管机构,为提升建筑质量以及促进建筑业发展,政府监管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施工监理过程的复杂性,在实际监理中会忽略大部分工作细节,无形中给后续工作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政府需要加紧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保证工程质量,以及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 标签: 工程质量 政府监督 激励协同
  • 简介:铁路物资目录是铁路行业的一种数据标准。从数据标准与业务协同的角度出发,提出针对铁路物资目录的业务协同质量评价方法。将铁路物资目录的业务协同过程划分为目录维护、专家咨询、内部应用和外部应用四个环节,明确评价主体与对象,结合各环节的特点提出量化统计与模糊综合评价的思路,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标签: 铁路 物资目录 数据标准 业务协同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并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中新生儿、母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5年9月于本院母婴同室的产妇共104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可知干预组产后护理知识(9.6±0.5)分、婴儿护理知识(9.2±0.2)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得出对照组中感染率7.8%显著高于干预组,干预组满意率98.1%显著高于对照组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能明显改善产妇心理、生理等,大幅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效果评价 协同护理 模式 母婴同室
  • 简介:摘要:在智能制造背景下,复杂供应商网络协同评价面临着多属性、非线性、动态和不确定性等挑战。采用智能算法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采用智能算法对供应商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供应商网络协同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实现供应链的优化管理。本文旨在探讨智能制造背景下复杂供应商网络协同评价的特点和现状,介绍智能算法在供应商评价中的应用,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

  • 标签: 智能制造 协同效率 复杂网络
  • 简介:通信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特殊地位,对通信企业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学者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建立一个适合我国通信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评价方法。通信企业作为服务性企业,对于顾客体验尤为看重,快速响应顾客需求、更好地为顾客创造价值是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顾客是企业提高竞争力、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要素,从顾客角度对企业进行评价更具现实意义。

  • 标签: 评价方法 输出指标 运营绩效 服务性企业 企业自身特点 企业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行协同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纳入6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入院后随机分组,组别为协同组和基础组,样本量均维持在32例,前者行协同护理,后者行基础护理,样本在2020年8月-2021年8月入选,需观察依从性,评估自护能力。结果:护理依从性在协同组(96.88%)比基础组(78.13%)高,P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使用价值 效果评价 鼻咽癌
  • 简介:摘要: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展现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学校评价往往将重点放在学术成绩上,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需要一种多维度的评价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发展情况。家校协同育人评价方法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 标签: 多维度指标 家校协同育人 评价方法
  • 简介:创新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是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而保障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则是构建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校企利益最大化、企业重视程度、职业院校参与动力和社会环境等要素,以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可比性为原则,设计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 标签: 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简介:协同商务链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资源联盟体,对传统的供应链模式进行了很好的完善和发展,通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1.2-2022.2收治的慢阻肺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协同护理。对比自护能力、肺功能、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协同护理 慢阻肺 肺功能
  • 简介:摘要:课程源于文化,对于本地文化资源的探究符合国家的教育政策,也更符合本地幼儿的发展。而关于本土文化探究的课程,该如何进行评价呢?课程评价是课程探究的必要环节,一直以来,比较受欢迎的评价方式是多元主体参与下的评价。对于本土文化课程,我们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孩子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状态以及课程对他们的影响都应该成为评价的因素。因为任何课程的实施,都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础,以幼儿的能力发展为培养目标的。故而,课程评价的方式要综合性、多样化和科学性。

  • 标签: 本土文化   课程评价   桥的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协同护理模式用于增强CT造影剂外渗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筛选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行CT增强扫描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协同护理模式,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数据比较显示,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依从性显著提高,造影剂外渗以及肿胀发生率明显降低,最终获得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P

  • 标签: 增强CT 造影剂外渗 协同护理模式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护理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分析了协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课题内容,纳入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资料,参与患者均在2019年2月-2020年7月期间入院就医,根据患者运用的临床护理方案对其进行了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该组患者应用了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患者40例,该组患者应用了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结果:对患者心绞痛发病情况进行了评估,观察组患者发病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模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医学临床上广泛运用。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护理 协同护理模式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