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报告1例华氏巨球蛋白(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伴轻重链肾淀粉样变性(heavy- and light-amyloidosis,AHL)及肾间质淋巴瘤浸润的罕见病例。中年男性患者,贫血伴IgM-κ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骨髓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肾脏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肾功能不全,肾活检示肾小球、肾间质及细动脉可见均质无结构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阳性,淀粉样沉积IgM及κ轻链染色呈强阳性,IgG、IgA、λ轻链阴性,电镜见直径8~12 nm僵硬无分支排列紊乱的纤维丝,同时肾间质见灶性聚集的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经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COP)方案治疗有效。

  • 标签: 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 淀粉样变性 淋巴瘤浸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 血浆 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 2015 年 3 月至 2017 年 10 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 100 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 100 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 血浆 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分析 血浆 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检测的应用价值。结果: 对比两组的 血浆 D-二聚体、 免疫球蛋白水平,实验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显著( P < 0.05 )。支原体肺炎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 血浆 D-二聚体、 免疫球蛋白表达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并且中度、重度患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患者( P < 0.05 ),重度患者二者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轻度与中度患者( P < 0.05 )。 结论:支原体肺炎患者的 血浆 D-二聚体、免疫球蛋白水平表达均比健康人显著增高,并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深呈增高的趋势,可见二者用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病情程度判定有显著的价值。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血浆 D-二聚体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津市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的季节性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具备HbA1c数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血管危险因素、基线临床资料和常规血液化验结果,探讨各项指标的季节性变化。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确定HbA1c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 721例具备HbA1c数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1 779例(65.4%)合并糖尿病,942例(34.6%)不合并糖尿病。冬季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尿酸均显著高于夏季组(P均<0.05)。不合并糖尿病患者HbA1c具有季节性差异(P<0.05)。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HbA1c仅在HbA1c>7%时表现出季节性波动(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空腹血糖、尿酸、血肌酐和季节是HbA1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天津市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HbA1c存在季节性波动的特点,冬春季高、夏秋季低,这种差异与HbA1c水平相关。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糖化血红蛋白A 糖尿病 季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脂多糖(LPS)诱导的Toll样受体4(TLR4)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质网应激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内质网应激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选择ApoE-/-小鼠24只,高脂喂养10周后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TLR4的特异性抑制剂TAK(TAK组),各8只。干预10周后取眼球血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死小鼠留取颈动脉和主动脉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颈动脉斑块巨噬细胞(MOMA-2)、平滑肌肌动蛋白(α-actin)、TLR4、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κ基因结合核因子(NFκB)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PKR样真核起始因子2α激酶(PERK)、C/EBP同源蛋白(CHOP)、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水平。结果LPS组小鼠与对照组和TAK组小鼠比较,TC(25.0±2.3)mmol/L比(20.2±1.6)mmol/L、(20.8±2.6)mmol/L、TG(1.3±0.1)mmol/L比(1.3±0.1)mmol/L、(1.0±0.1)mmol/L、ox-LDL(17.4±1.3)mmol/L比(15.8±1.6)mmol/L、(12.1±1.1)mmol/L水平升高(P<0.05);斑块形态学及病理学比较,LPS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范围大,巨噬细胞含量增多(P<0.05),平滑肌细胞含量减少(P<0.05),斑块TLR4、IL-1β、IL-6、TNFα及NFκB的表达水平较其他两组增加(P<0.05);PERK、CHOP、GRP78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TAK组PERK、CHOP、GRP78的表达水平减少(P<0.05)。LPS组TLR4,质网应激通路蛋白PERK、CHOP、GRP78的表达水平增加。结论LPS诱导的TLR4可上调内质网应激通路蛋白的表达,且引起内质网应激下游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增加动脉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

  • 标签: 脂多糖类 Toll样受体4 动脉粥样硬化 内质网
  • 作者: 李英杰 张丽 董秋石 蔡勇 张扬子 王林 姚云峰 张晓燕 李忠武 李永恒 孙应实 王维虎 武爱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病理科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放疗科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医学影像科 10014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抗体联合全程新辅助治疗对高风险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24例接受PD-1联合全程新辅助放化疗的高风险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确诊的直肠腺癌,患者年龄范围18~80岁;(2)内镜下肿瘤下缘距离肛缘≤10 cm;(3)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况评分0~1;(4)初始MRI局部分期为T3c、T3d、T4a和T4b,或壁外血管侵犯(EMVI)阳性,或mrN2,或直肠系膜筋膜(MRF)阳性;(5)治疗前无明确远隔转移证据;(6)无盆腔放疗史、直肠癌手术史或化疗史;(7)不伴需抗生素治疗的全身性感染以及免疫系统疾病。排除标准:(1)预期新辅助治疗后肿瘤仍不可切除;(2)过去5年内罹患过其他可能影响患者结局的恶性肿瘤或过去6个月发生过动脉栓塞性疾病;(3)接受过其他类型的抗肿瘤或试验性治疗;(4)孕期或哺乳期女性;(5)合并有其他疾病或精神状态异常;(6)即往接受过抗PD-1抗体等免疫治疗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包括3个阶段,即PD-1抗体(信迪利单抗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1次)联合Cape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3周期;长疗程放疗(调强放疗GTV 50.6 Gy/CTV 41.8 Gy/22 f);放疗结束后CapeOx方案化疗2周期。第3阶段治疗结束后经过肿瘤疗效评估,行手术治疗或选择等待观察。分析其手术安全性、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近期肿瘤学结局。结果24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65(47~78)岁,肿瘤下缘距离肛缘中位距离4(3~7)cm。肿瘤最大径中位值5.1(2.1~7.5)cm。cT3和cT4期分别为20例和4例;cN1、cN2a和cN2b期分别为8例、5例和11例。MRF阳性10例,EMVI阳性10例。所有患者均为错配修复蛋白阳性表达(pMMR)。新辅助治疗期间,6例(25.0%)发生了Ⅰ~Ⅱ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3例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截至2021年4月30日,83.3%(20/24)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19例为R0切除,16例接受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术后并发发生率为25.0%(5/20),包括2例Clavien-Dindo Ⅱ级(吻合口出血和伪膜性肠炎各1例),3例Ⅰ级吻合口狭窄。病理学完全缓解(pCR)比例为30.0%(6/20),主要病理学反应率为20.0%(4/20)。Ras/Raf突变者无一例出现pCR或cCR(0/5),17例Ras/Raf野生型患者中6例pCR,3例cCR,显著高于Ras/Raf突变型(P<0.01)。Ras/Raf野生型且为分化型腺癌的16例患者,9例达到pCR或cCR。4例未接受手术的患者中,3例为cCR,采取等待观察策略;1例为SD,因无法保肛拒绝手术。末次中位随访时间为11(6~24)个月,仅1例印戒细胞癌患者出现复发。结论PD-1抗体联合全程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组织病理学退缩结果。联合组织学及基因检测有助于筛选可能获益人群。

  • 标签: 直肠肿瘤,局部进展期 错配修复蛋白正常/微卫星稳定 全程新辅助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抗体 病理学完全缓解 临床完全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清扫效果、并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3-2021.3月期间收治的11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及对照组59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胸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淋巴清扫数量、术后并发发生概率以及生活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的概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经治疗后发现,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手术不仅可以收获理想的治疗成效,还能够帮助患者术后更快的恢复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清扫 并发症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