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晋东南地区蚧虫进行了初步调查,经调查共记录蚧虫5科23属35种.描述了主要种类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 标签: 晋东南地区 蚧虫 区系
  • 简介:本文通过为期两年的调查,对昌吉市6个乡镇24家养殖户自养的羊进行了寄生虫蠕虫的调查。检获虫体鉴定共有寄生虫9种,其中线虫4种、绦虫4种、吸虫1种,分别隶属于5个纲6科9属。其优势虫种为毛首线虫(75%、6-48条)、双腔吸虫(75%、12-500条)和血矛线虫(63%、2-24条),并针对羊蠕虫的感染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

  • 标签: 羊蠕虫 区系调查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植被治理措施中适地适树适草的概念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植被近自然恢复理念被认为是解决当地水土流失防治,经济发展需求大,人地矛盾紧张等问题的解决方案.植物个体与群落作为组成各地植被的实体,研究其与土壤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开展植被近自然恢复的基础,这对理解植物的起源和发展、群落演替的过程和实质及功能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学者们对黄土高原退耕后植被恢复状况、群落多样性及生态环境效应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此过程,陈昌笃、邹厚远和焦菊英等学者均对该区演替趋势看法一致,符合落叶阔叶林区植被演替的一般规律.但相对于演替过程研究存在差异,主要集中于过去50年内植被演替变化,尚缺少演替亚顶极阶段和亚顶极到顶极过渡阶段;同时,土壤团聚体作为拥有通气保水、碳固存、水力传导和抵抗水侵蚀等多方面能力的土壤质量关键因子,它与植被演替的关系,需结合地上部分的植被特征和群落稳定性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植物区系 调查 植物多样性 组成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甘肃省蟑螂种群组成与,为蟑螂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目测法或药激法。结果通过对甘肃省5年多的调查,共发现蟑螂2科2属5种;地理分布除甘南、临夏、金昌外,其余11个市及部分县()均发现有蟑螂分布;种群构成兰州市西固区、天水市秦州、陇南市两水镇以日本大蠊为主,其余地区均以德国小蠊为主。结论甘肃省蟑螂呈逐年上升与扩展蔓延趋势。

  • 标签: 蟑螂 种群组成 区系调查
  • 简介:对华安贡鸭山植物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贡鸭山植物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120科273属428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22科33属45种,裸子植物5科7属7种,被子植物93科233属376种;植物成分复杂,联系广泛,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属、种分别占其总数的53.48%和56.78%,但也含有不少温带成分,随着海拔的升高,热带亚热带成分有所下降,而温带成分则趋于上升,其植被为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类型.

  • 标签: 华安县 贡鸭山 植物区系 生态环境 物种类型 维管束植物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样方和线路调研的方法,对广西西岭山自然保护进行了种子植物组成、类型、分布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分布有维管植物1083种(含种下单位,下同),隶属于184科628属,世界广布的属有51属,占总属数的8.96%。分布有蕨类植物34科59属107种,分别占全区56科155属832种的60.71%,38.06%和12.86%。可见在保护相对较小的面积内蕨类植物是比较丰富。保护特性中与桂北、桂南其他地区较为相似,与广东、云南地区差异显著。

  • 标签: 保护区 区系 自然资源,西岭山
  • 简介:1998年9月至1999年1月对重庆市北碚区养殖鲤、鲫寄生粘孢子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在被检查的32尾鲤和75尾鲫中,获得的寄生粘孢子虫经整理鉴定,共有10种,其中见于文献的有9种,1种为新种.同时分析了该区的特点.

  • 标签: 粘孢子纲 双壳目 区系 北碚
  • 简介:对陕西关中地区关中奶山羊寄生虫进行调查,解剖40只,粪便检查30只,结果发现本地区寄生虫17种,其中吸虫2种,绦虫4种,线虫9种,羊狂蝇1种及疥螨.优势虫种为肝片吸虫、矛形双腔吸虫、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并对该地区寄生虫病防治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 标签: 陕西 关中地区 奶山羊 寄生虫 区系 调查
  • 简介:通过野外调查、民间走访,查阅文献资料,初步探知昆明地区伞形科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特点、类型、化学成分、海拔、生境、药用部位、性味和药用价值等;昆明地区有伞形科野生药用植物19属,30种(含变种),且多数种类开发利用不够.提出了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一植物资源的建议,期望能确保伞形科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标签: 昆明地区 伞形科 药用植物资源 区系类型 开发利用 保护
  • 简介:尖峰岭林区的昆虫所采到的标本共有20目约4000余种,其中鳞翅目种类最多,其次为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同翅目等。以蛾类为例,灯诱所得虫种数是夜蛾科、尺蛾科和螟蛾科最多,每虫种平均诱到的虫数是燕蛾科和拟灯蛾科最多。在这当中佩夜蛾和条纹绢野螟是数量最多的虫种。从鳞翅目13个科来看,热带山地雨林中分布的种类最多,以下的次序是热带半落叶季雨林、山顶苔藓矮林、热带常绿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中植物种类和灯蛾种类均最多,而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中两者的种类均最少。再从两个森林类型之间植物与灯蛾的共有种来说,亦以热带山地雨林为最多。由此可见,该类型是植物和蛾类昆虫种类组成上的中心,并有向上和向下递减的趋势。一些实例证明,天然林中的害虫,当转入人工纯林后,常发展成灾。热带林区昆虫的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少,世代多,无休眠,有滞育。

  • 标签: 尖峰岭 昆虫区系 山地雨林 季雨林 灯蛾科 森林类型
  • 简介:2015年7-8月对信阳市商城县鱼类资源开展调查,根据商城县水系分布特点,共设置13个采样点。以黄柏山森林公园、金刚台景区溪流为重点,对商城县主要水库、河流进行鱼类资源调查,并结合当地农贸市场收集鱼类样本。本次调查共收集鱼标本42种,隶属于5目10科36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6.19%,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各占总种数的9.52%,颌针鱼目和合鳃鱼目各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38%。调查结果显示:商城县鱼类物种较丰富,群落较复杂,鱼类在摄食、繁殖及栖息习性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根据鱼类复合体学说,商城县鱼类资源主要以江河平原复合体和晚第三纪早期鱼类复合体种类为主。

  • 标签: 鱼类资源 生态类型 物种多样性 区系复合体
  • 简介:对中国云南西部高山地区的大型地衣进行了调查。采集地衣标本400余份,鉴定为46属86种,其中40种在朝鲜半岛有报道。所有采集的标本现保藏于顺天大学韩国地衣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

  • 标签: 生物资源 地衣 云南西部 中国
  • 简介:民居建筑是数量最多的古建,最贴近先民的日常生活."山气茂盛,直走近水,近水聚气,凝结为穴",这是古人择基选址的理论,讲究"觅龙、观砂、察水、点穴",想在自然环境寻求理想的营建场地,一般把座北朝南、背山面水的地基,视为理想的居住环境,并诞生了种种隆重的营造礼仪习俗.在那些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下,江西各地区的民居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且相互渗透,形成原因隐含着社会因素和脉络规律.

  • 标签: 区系划分 民居群体 江西民居
  • 简介:上世纪80年代末,京城东南部的方庄成为第一代富人,个体户和暴发户的乐园。当时政府出巨资开发方庄,建设北京地产史上最早的商品房住宅小区,有钱和有权者迅速进驻,每平米售价高达七八千元。但由于许多商品房设计单一,外观单调,户型不合理,另外地处古城之外的南部,与富人崇尚的“风水”不合,十年后,方庄魅力渐减,房价也开始缓步回落。

  • 标签: 富人区 北京 商品房住宅小区 80年代 “风水” 第一代
  • 简介:占渭河上游鱼类总数的78.3%,占该区鱼类种数的56.5%,渭河上游有经济鱼类13种

  • 标签: 上游鱼类 区系 渭河上游
  • 简介:目的为了综合控制白牡丹害虫危害.对商洛白牡丹苗期害虫及发生动态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白牡丹种植园对害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在商洛危害白牡丹幼苗的主要害虫共有18种,主要害虫种群为网目拟地甲、叶甲等,结论商洛白牡丹害虫构成复杂且种群有较大波动.

  • 标签: 白牡丹 幼苗期 害虫 区系 动态
  • 简介:为阐明内蒙古白粉菌组成特点、探讨其起源和演化,对其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中含有10种以上的属为白粉菌属(Erysiphe)、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和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3属共104种,占总种数的84.55%。根据地理分布资料,内蒙古白粉菌可划分为世界广布种(13.82%)、北温带成分(26.83%)、旧世界温带成分(17.07%)、温带亚洲成分(5.69%)、地中海—西亚及中亚成分(2.44%)、东亚—北美成分(4.88%)、东亚成分(18.70%)、中国特有种(8.12%)和北美成分(2.44%)等9个分布型;内蒙古白粉菌表现出明显的温带特征,并且东亚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在亲缘关系上与甘肃、吉林和新疆较为接近,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较为疏远。

  • 标签: 白粉菌科 地理分布 相似性系数
  • 简介:前吐蕃时期是指7世纪吐蕃王朝未建立之前的雅隆赞普王朝时期,始于吐蕃第一代聂赤赞普。这一时期的多康藏部族人群,从历史记载看,多为氐羌系统族群。这些部落和人群分散居住,分布在几乎整个多康藏的各个角落,互不统属,各领其地。这些被称为"外族"的部族与藏族先民有或多或少的族源关系,或多为藏部族,跟藏族先民有种种亲缘关系。

  • 标签: 前吐蕃时期 多康藏区 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