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根据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解释,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有股金分红、利息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有技术股份分红、出售专利所得等,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等。一般劳

  • 标签: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股份分红 股权激励方式 劳动与社会保障 资本要素 经营管理
  • 简介: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对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及劳动收入这三个概念经常混淆。

  • 标签: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劳动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种分配方式
  • 简介: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及其基础上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了中国劳动收人份额下降的原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工资收人占比的持续下降受自身趋势的影响较大;单纯的低工资就业增加不能够改变工资收人占比的发展趋势;第三产业内部低工资收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过高,导致了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总效应对劳动收人份额是负向作用的;国有化对工资收人占比的效应是正的,且作用有加大的趋势。

  • 标签: 劳动收人份额 劳动密集型产业 国有化
  • 简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在不断增长,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较低并呈下降之势。提高劳动收入既是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产权理论的实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要提高劳动收入,必须转变劳动价值观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确保农业比较利益,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 标签: 劳动 劳动者 劳动收入
  • 简介: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收入主体以自己的合法劳动行为所取得的收入。它有受动型和自营型两种取得行为,分别形成工薪性收入和营业性收入劳动收入的取得行为只有在主体资格、行为方式、行为结果三个方面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成为受到法律保护的合法的劳动收入

  • 标签: 劳动收入 收入主体 合法劳动行为 劳动关系
  • 简介: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总量持续高增长,但是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简称劳动收入占比,下同)却呈现下降趋势。根据计算,劳动收入占比从1993年的50.6%上升到1996年的最高点53.4%后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到2007年已经下降到40%以下。这一现象令人意外。根据Gollin(2002)的研究结果,多数国家的劳动收入占比大致处在55%~65%的水平。

  • 标签: 劳动收入 全球化 宏观经济总量 2007年 劳动报酬 下降趋势
  • 简介: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劳动收入变动特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收入拐点是衡量人力资本回报的重要表征。文章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数据(CHNS),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分析和判断城乡收入差异对不同行业特征劳动收入及拐点出现时间的影响。在控制个人特征和制度因素后发现:劳动者的个人特征不同,收入回报变动也出现不同趋势;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制度差异对劳动者的收入拐点有较大影响作用,从而得出户籍制度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减损收入回报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建立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相关建议。

  • 标签: 城乡差异 教育水平 收入拐点 农民工 分位数回归
  • 简介:针对目前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偏低的现状,可从开放经济视角,研究提升劳动收入份额适度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角度主要通过要素配置、产业福利和技术进步机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投资角度主要通过行业配置、工资外溢和技术领先机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金融角度主要通过长期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影响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为提升劳动收入份额适度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 标签: 开放经济 劳动收入份额 产业福利
  • 简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不仅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而且是广大劳动群众平等参与社会分配权益的基本保障。当前,民众对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的担忧日益加重,政府警惕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经济社会稳定,收入分配改革成为不争的焦点,要求大力改革的呼声比以往更加强烈,劳动收入分配改革已刻不容缓。

  • 标签: 收入分配制度 劳动群众 性问题 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差距 社会公平
  • 简介:本文分析了1998-2003年我国工业行业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化的原因,重点探讨了外资的作用。结果表明,1998—2003年我国工业行业劳动者报酬份额平均降低了约5个百分点,其中外资进入对该降幅具有相当的解释力,而这种负向作用主要来源于其负向的“工资溢出”效应。导致我国工业行业劳动者报酬份额下降的主要因素还包括行业资本密集度及资本回报率的提高,而国有企业改制、地方政府间经济绩效竞争的弱化和贸易开放则会促进行业劳动者报酬份额的提高。

  • 标签: 外资 工业行业 劳动者报酬份额
  • 简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相对于历届党的报告,这无疑体现了本届大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可以预料,随着这一精神的贯彻,具体政策的实施,我国社会经济必将快速发展,因为这一创新精神的提出,实际上具有重新确认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意义。有些理论家认为,肯定"非劳动收入"很容易导入肯定"剩余价值",肯定"剥削",因此,对这一新精神不敢理直气壮地进行理论阐释。诚然,"非劳动收入"很容易让人联系到经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和"剥削"的传统观点,联系到资本主义的一系列罪恶。但是,时代毕竟发展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毕竟不是马克思当年所批判的"剩余价值",这一点并不难区别。

  • 标签: 非劳动收入 剩余价值量 十六大 与时俱进 创新精神 资本家
  • 简介:本文利用省际数据,从全国和三大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劳动收人份额随人均产出增长或者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演变规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这种观点在两个层面均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其原因是作为这种观点理论基础的刘易斯模型的隐含条件在我国并不成立。

  • 标签: 劳动收人份额 “U”形规律 资本密集型 剩余劳动力转
  • 简介:通过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原因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与劳动收入比重之间互为因果。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会使行政垄断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下降,行政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劳动收入比重下降,进而会使资本实际价格下降,增强行政垄断企业的市场力量,加剧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程度。因此,减弱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是稳定劳动收入比重的关键。

  • 标签: 劳动收入比重 资本价格 市场力量 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考察了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与劳动收入占比呈倒U型规律,我国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行区间。电信服务化、金融服务化和分销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正向作用明显,而运输服务化的提升效应并不显著。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不利影响,减弱制造业服务化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从劳动者的技能类型来看,制造业服务化和价值链分工对高技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较大。

  • 标签: 制造业服务化 劳动收入占比 全球价值链分工 人力资本 服务投入异质性
  • 简介: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高离不开服务劳动收入分配改进.不同行业有基于要素投入结构、技术水平、对外开放度、市场结构和垂直专业化等方面的异质性,从而影响其劳动收入分配效应.从行业异质性角度研究我国制造业服务化与劳动收入占比的关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服务化投入的不同行业特征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差别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具有行业异质性特征.分行业看,制造业的资本密集度越大、技术水平越高,投入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正向作用越强.同时,开放程度和市场结构等行业异质性因素通过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间接影响.制造业服务化过程中,要有效提高劳动收入占比,需注意不同制造业行业投入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不同促进作用.提升垂直专业化分工地位,并获取实质分工和贸易利益,是提高劳动收入占比的治本之策.

  • 标签: 制造业服务化 行业异质性 劳动收入占比 要素密集度
  • 简介:<正>记者: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这个提法在党的文献中应该是第一次。不少读者来信问,社会主义不是提倡“不劳动者不得食”吗?那么,为什么还要保护非劳动收入呢?究竟什么是非劳动收入?

  • 标签: 劳动收入 杨圣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党的文献 社会财富 生产要素
  • 简介:同质性劳动是指从质上来看完全相同的劳动,异质性劳动是指某一种具体劳动成果在质的维度上看差异巨大的劳动。按劳分配制度与同质性劳动的契合凸显了公有制的优越性,但是,异质性劳动的比较和换算困难,使按劳分配制度面临着“失灵”的尴尬。基于此,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标签: 同质性劳动 异质性劳动 按劳分配 衡量难题
  • 简介:摘要关注职工的心理需求、满足职工的“心理收入”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助推器”,对于电力企业这样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特殊行业,职工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比较大,关注职工的“心理收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企业发展 国有企业 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