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室外用约16m3水槽以止水方式进行了褶纹冠蚌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贝类水对水透明度影响明显,实验4日后透明度由21cm增加到47cm;对浮游生物量影响很大,每日生物量呈直线下降趋势;褶纹冠蚌的水率为1.848~2.357Lg-1h-1.立体摆放组与平面摆放组之间的差别不明显,其差异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褶纹冠蚌 滤水率 果实 生物量 贝类 浮游生物
  • 简介:以有机废气处理生物膜滴塔为背景,分别设计了盘式和槽式两种液体分布器,通过实验研究了液体喷淋密度、喷淋区域等对液体分布器分布性能的影响,并对两种分布器的液体分配特性进行了比较,盘式液体分布器的液体分配性能总体上优于槽式液体分布器,随后针对盘式液体研究了安装水平度、进液方式对液体分布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生物膜滴滤塔 液体分布器 分布不均匀度 有机废气处理
  • 简介:摘要科学实验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为提高学生科学思维、操作技能、创新能力提供了保障。本文就如何在常规课堂中挖掘实验教学优势进行了探讨。通过尝试不同的实验教学设计,且教学取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让学生参与实验优化的过程,注重实验生成,分析了同一实验课不同教学设计对比的教学效果及原因,逐步呈现了打造一堂高效实验课的历程。

  • 标签: 初中科学 实验设计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教材观
  • 简介:倪缉熙在来稿《稿件失实与编辑责任》一文中说,看了本文标题,有人就会不以为然:“稿件都是记者或通讯员写的,编辑只是修改润色而已,会有什么责任呢?”其实正是编辑在修改润色的过程,使某些本来不失实的稿件失实了。出现上述情况,大约有两种原因,一是编辑烂开“补药”画蛇添足;二是编辑错给“泻药”致稿伤残。举例说明:例一,1980年7月,笔者写了一篇《农垦二团

  • 标签: 缉熙 文中 饲料供应 花场 修饰成分
  • 作者: 韩亚爽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8
  • 机构:身份证号:13018**********409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摘  要:自来水厂水处理以去除原水中有害物质使其满足饮用标准为原则。本文基于圭亚那UDS供水项目,针对南美洲圭亚那国家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水质差,含铁量高的特点,本项目自来水厂的主要处理工艺为最大限度的降低地下水中的铁离子浓度,使其满足饮用水标准。项目采用曝气加锰砂滤料催化过滤组合的方式除铁,通过对水厂除铁工艺流程论述,重点分析跌水曝气和锰砂滤料催化两种方法对原水除铁的效果及相互影响,得出优化解决方案。
  • 简介:通过格蕴涵代数的序子,得到了格蕴涵代数的一类由该序子所确定的子.首先,研究了该类子的性质;其次,并得到了格蕴涵代数的序子做成子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研究该类子的结构.

  • 标签: 格蕴涵代数 滤子 序(格)滤子
  • 简介:纵观报界,批评曝光报道是稿件失实的高发区。然而,陕西省《渭南日报》的舆论监督栏目“东秦百姓”却出现了例外。从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出353期,计有423篇批评曝光稿件、512幅图片见诸报端,无一失实。个中原因,得益于严把“三关”.

  • 标签: 中国 新闻报道 批评报道 新闻作品
  • 简介:北京电视台7月8日在《透明度》栏目中所播的“纸馅包子”被认定为虚假报道,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由是,新闻行业在“新闻报道失实”的词语中,又流行一个“新闻造假”。什么是新闻报道失实,什么又是新闻造假呢?它们究竟有何区别?

  • 标签: 新闻行业 报道失实 北京电视台 虚假报道 透明度 国内外
  • 简介:针对日前网曝的“达县县委书记李春有9名情妇”,四川省达州市纪委2012年11月30日作出回应称,经过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证实帖文所反映的问题严重失实(12月1日人民网)。

  • 标签: 调查取证工作 县委书记 达州市 四川省 人民网 纪委
  • 简介:新闻失实可分为显性失实和隐性失实两种。新闻的隐性失实是指相关记者、编辑非主观故意的、由于采访不深入、理论水平不高或者新闻观念偏颇等原因造成的新闻失实。由于其具有非主观性、隐蔽性等特点,发生的几率较之显性失实要多得多,因而危害也更大。细察新闻隐性失实的表现,以便引起足够重视,对于减少和杜绝隐性新闻失实不无裨益。

  • 标签: 新闻失实 主观故意 新闻观念 隐蔽性 显性 记者
  • 简介:客观地看。容易引发失实纠纷的批评报道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报道的基本事实失实,第二种是报道中所作的结论或发表的评论违背了基本事实或与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不相符合,第三种是报道的内容或采访所采用的方法、手段违反了法律规定,侵犯了报道对象的法定权利。而究其主观原因,批评报道引发失实纠纷则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不够、法律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不强、工作方法不到位等因素造成的。

  • 标签: 批评报道 纠纷 职业道德修养 基本事实 法律规定 法定权利
  • 简介:<正>“卖春防止法”渎职报道事件是日本新闻报道涉及名誉的著名事件。1957年,日本全国性病预防自治会为阻止“卖春防止法”的实施,有组织地向政界行贿。东京地方法院捕了有行贿嫌疑的自治会干部,同时,对受贿一方大约十名国会议员进行搜查。《读卖新闻》于10月18日在社会版头条以醒目标题报道称

  • 标签: 自治会 读卖新闻 新闻报道 卖春 事件 国会议员
  • 简介:新闻的真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和过程.事实的变动是新闻赖以存在的依据.而事实的变动在为我们提供可供报道的新闻素材的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对事变的认识与把握的难度.动态真实的理念是对传统新闻观的纠偏.防范动态性新闻失实的策略是注重交代消息的来源以及获取信息的时间,变静态、结论式的平面报道为动态、过程式的立体报道,新闻的时效性必须服从动态真实性,报道策划要有预见性与应变性,注意截稿时间与新闻细节的交代,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

  • 标签: 新闻报道 新闻真实 新闻失实 动态失实 动态真实 立体报道
  • 简介: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学赖以生存的基础。本文在对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形式、成因的归纳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探寻出防止新闻失实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新闻失实 成因 防范对策
  • 简介:长期以来,新闻单位为杜绝新闻失实作了很大努力,但失买新闻却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可列出许多条。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把握不住事物的因果关系,或者有意混淆事物的因果关系,也是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把先后相继关系当作因果关系,造成新闻失实。平常人们说的“前因后果”,即原因在先,结果在后。但是,并非所有的先后相继的现象都是因果关系。比如白天和黑夜,虽然是相继出现的,但并无因果关系。在新闻报道中,把先后相继出现的关系都视

  • 标签: 新闻失实 因果关系 新闻报道 新闻工作者 泰山老母 《新闻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