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国内养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饵料的排放、残饵的分解、排泄物的产生以及化学药品、抗生素的使用使水体中营养物质、有机碎屑等严重超标,导致养殖水域的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衡、病害滋生。水体污染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危害养殖业本身。为了缓解这些问题,以芽孢杆菌、 EM菌、光合细菌等为代表的益生菌类制剂得到了较好地推广应用,但有益微藻类制剂却应用较少。在当前提倡健康生态养殖的形势下,利用微净化水产养殖环境的研究和发展势在必行。

  • 标签: 微藻 水产养殖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剧毒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本文浅谈实验室剧毒化学品使用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一些减少剧毒化学品管理风险的措施,为相关企业更好地强化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实验室 剧毒化学品 安全风险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解不等式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想通过卡尔达诺对一般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与高中不等式的知识进行融合,对具有实数解的一般一元三次不等式进行求解,并且应用实际的例子进行简要的举例说明。

  • 标签:
  • 简介:摘 要:针对现有单点磁梯度张量定位方法存在受测量噪声影响容易出现定位结果发散的不足,根据磁偶极子磁感应强度与磁场梯度张量的基本关系式,建立了张量定位的状态空间模型,并采用卡尔曼滤波器对状态向量进行估计,实现了目标定位。设计了数值算例对定位方法进行了检验,定位结果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可用于航空磁探测和水下小目标磁场探测。

  • 标签: 张量定位 状态空间模型 卡尔曼滤波
  • 简介:摘要 :伴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在当前的螺旋养殖生产加工流程中,借助 HACCP 体系的构建,能够对整个过程进行危害分析,从而确定关键控制点,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HACCP 体系在螺旋养殖生产加工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优化整个过程的管控力度,同样也能够实现养殖生产加工全过程控制标准的制定,为螺旋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因此,本文主要对 HACCP 在螺旋养殖、生产加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旨在通过对 HACCP 体系的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提出相应完善策略,为以后类似的事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HACCP 体系 螺旋藻 养殖生产加工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工程应用中水分离工艺技术现状 , 对现有技术做了归纳整理与深入分析 ,为未来水分离后废水处理的工艺改进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湖泊 打捞蓝藻 分离废水 处理技术
  • 简介:摘 要:本文阐述了雷达跟踪系统中滤波器模型的建立方法,介绍了卡尔曼滤波器的工作原理,通过仿真方法,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单目标航迹进行预测,即搜索目标并记录目标的位置数据,对观测到的位置数据进行处理,自动生成航迹,并预测下一时刻目标的位置。基于此方法的仿真实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可以应用于雷达目标跟踪定位。

  • 标签: 卡尔曼滤波 滤波模型 定位跟踪
  • 简介:摘要:针对传统的航姿参考系统AHRS(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中姿态角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的姿态测量系统,通过融合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以及三轴磁力计的数据,克服了单独三轴陀螺仪进行姿态解算存在累积误差,单独加速度计和三轴磁力计易受到外界干扰加速度及磁干扰的影响的缺点,充分发挥各传感器的优势。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在静态测试中,系统无累积误差,且不受磁干扰的影响,在动态测试中,UKF算法消除了只使用加速度计和磁强计在动态测量中的毛刺,有效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 标签: 无迹卡尔曼滤波(UKF) 航姿参考系统(AHRS) 姿态解算 微机电系统(MEMS)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孕产妇 α -L- 岩糖苷酶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 选取我院 2019 年 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为孕产妇组和非孕产妇组。入院时为每个患者测量 α -L- 岩糖苷酶含量, 24 周后再为每位患者测量一次,对比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后 α -L- 岩糖苷酶含量的变化。 结果 : 在 24 周后,孕产妇组的 α -L- 岩糖苷酶含量 变化 过多,而非孕产妇的 α -L- 岩糖苷酶含量 变化 较少。 结论 : 孕妇在做检查时,应先检查 α -L- 岩糖苷酶含量变化,再决定是否患有肝病。

  • 标签: 孕产妇 α -L- 岩藻糖苷酶 变化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皮肤供皮区创面愈合中选用酸盐敷料的价值。方法:选 2018.01~2020.02区间收治 40例瘢痕皮肤患者研究,均分为 2组(随机信封法),对照组 20例选用凡士林纱布治疗,观察组 20例选用酸盐敷料治疗,统计两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0.00%)高于对照组( 60.00%),数据对比 =4.8000, 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疼痛程度、瘢痕评分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结论:将酸盐敷料应用在瘢痕皮肤供皮区创面愈合中,可缩短愈合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及瘢痕评分,值得借鉴。

  • 标签: 藻酸盐敷料 瘢痕皮肤 供皮区 创面愈合 瘢痕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螺旋胶囊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3月 -2019年 9月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90例,采用随机数字抽样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例,观察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护理中服用螺旋胶囊,对照组服用灵芝孢子粉胶囊,对比两组患者在病后体弱、头晕头昏以及四肢倦怠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不同药物的疗效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评分、疗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螺旋胶囊,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不良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螺旋藻胶囊 中晚期恶性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卡尔却卡矿床为进入本世纪以来,在祁漫塔格地区具突破性进展的一个重要找矿发现,矿化面积范围很大,共有面积近 200km2,本文对青海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地质、矿体地质进行了分析探讨,为下一步矿床开采,提供参考。

  • 标签: 青海 卡尔却卡铜多金属 矿体地质 控矿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酸盐敷料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和莫匹罗星软膏混合物覆盖创面后,用水胶体敷料封闭肌腱、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达州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和伤口治疗中心门诊治疗的肌腱、骨外露面积>0. 5 cm2的50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实验组(酸盐+rhGM-CSF+莫匹罗星软膏+水胶体封闭)和对照组(凡士林油纱+rhGM-CSF+莫匹罗星软膏),每组各25例。连续观察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外露肌腱、骨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前3次换药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实验组肉芽组织完全覆盖外露肌腱、骨所需时间(20.556±10.214) d少于对照组(28.040±11.9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6,P=0.019);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30.778±12.762) d少于对照组[(40.600±17.23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8,P=0.023);前3次换药实验组VAS(1.893±0.9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67±1.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33,P<0.001)。结论酸盐敷料联合rhGM-CSF和莫匹罗星软膏混合物并用水胶体敷料封闭创面可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使其早期覆盖肌腱、骨骼,加快创面愈合,减轻患者换药疼痛,提高换药效率,降低皮瓣手术率,为无皮瓣手术条件及拒绝皮瓣手术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可在门诊及基层医院得到推广。

  • 标签: 藻酸盐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 伤口愈合 骨外露 肌腱外露
  • 简介:摘要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动态过程。疾病的发生常伴随着糖基化的改变,尤其是蛋白糖基化的异常。研究结果显示岩糖基转移酶8(FUT8)的改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FUT8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通过上调底物分子的核心岩糖基化修饰,参与细胞的恶性化过程与肿瘤的发展与转移。因此,利用FUT8的生物学特点,可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策略。

  • 标签: 岩藻糖基转移酶 肿瘤 机制研究
  • 简介:摘要:敦煌石窟以其绚烂多彩的壁画图案闻名于世,其中石窟壁画中的的藻井图形更是精美华丽、异彩分呈,是敦煌石窟壁画的重点。藻井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符号,图形式样十分独特;本文以本人创作作品《交木为井 ·饰以文》为例,探究了传统纹饰的现代化创作路径。

  • 标签: 藻井 交互影像 交互艺术 现代化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转录组学数据筛选影响脑胶质瘤恶性进展及替莫唑胺耐药的关键基因,分析其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GSE23806数据库(63株细胞株)、癌症体细胞突变目录(COSMIC)数据库(34株细胞株)及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计划数据库(325例患者)中的转录组学数据,分别筛选出在胶质瘤干细胞中高表达的差异基因、在替莫唑胺耐药细胞中高表达的差异基因以及与胶质母细胞瘤恶性预后相关的基因,进而筛选出共同差异基因。通过CGGA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计划数据库(636例患者)验证该基因在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级别、不同四分型亚型的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差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该基因表达量不同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总生存期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研究该基因对脑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通过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结果通过分析共同差异基因,筛选出岩糖基转移酶Ⅶ(FUT7)作为目标基因。FUT7在胶质瘤干细胞中呈现高表达(P=0.025),且在替莫唑胺耐药的细胞中高表达(P=0.033)。在CGGA数据库(325例)和TCGA数据库(636例)中,FUT7在WHO Ⅱ、Ⅲ及Ⅳ级组间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中Ⅳ级中表达量最高,Ⅱ级中表达量最低;两数据库中,FUT7在四分型组间表达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均在间质型中表达量最高。CGGA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中具有生存数据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分别为138例和168例)中,FUT7高表达者比低表达者生存期短(P=0.002和P=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UT7的表达量、放疗及化疗均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UT7表达量、放疗及化疗均为影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FUT7表达量正相关的基因富集在免疫反应、炎性反应、凋亡、趋药性、白细胞迁移及细胞增殖等功能上。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FUT7正相关的基因富集在JAK-STA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及NF-κB信号通路上。结论FUT7可能是影响脑胶质瘤恶性进展及替莫唑胺耐药的基因,其机制可能与免疫反应、炎性反应、凋亡、趋药性、白细胞迁移及细胞增殖功能,JAK-STAT3和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岩藻糖基转移酶类 基因表达 抗药性, 肿瘤 肿瘤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related lipid carrier protein,NGAL)、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α-L-岩糖苷酶(alpha-L-fucosidase,AFU)单独和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PHC组,将同期就诊的53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良性A组,37例肝囊肿患者作为良性B组,及6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分别用采用速率法、免疫比浊法、电化学发光法等对4组受试者血清AFU、LAP、NGAL、AFP等指标进行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e,ROC)分析不同组合指标检测的PHC诊断效能。结果PHC组、良性A组、良性B组、健康组比较,血清AFP、AFU、LAP水平及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6.832、38.209、23.415,χ2值分别为69.324、72.568、24.695;P均<0.05),且PHC组患者与良性A组、良性B组、健康组分别比较,血清AFP、AFU、LAP水平及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HC患者Ⅰ/Ⅱ期组AFP、AFU、LAP与Ⅲ/Ⅳ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FP+AFU+LAP联合检测的灵敏度(89.27%与72.17%、73.52%、76.31%、81.35%、80.69%、86.87%)、特异性(95.76%与81.58%、82.79%、84.16%、86.95%、94.23%、93.29%)和约登指数(0.85与0.54、0.56、0.60、0.68、0.75、0.80)均优于其1项指标(LAP、AFU、AFP)单独检测和两项指标联合检测(LAP+AFU、LAP+AFP、AFU+AFP)。ROC曲线分析发现,AFP+AFU+LAP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0.94)均大于LAP+AFU(0.78)、LAP+AFP(0.85)和AFU+AFP(0.89)。结论AFP+AFU+LAP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PHC的诊断效能,减少漏诊。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脂质运载蛋白 甲胎蛋白 亮氨酸氨基肽酶 α-L-岩藻糖苷酶 诊断
  • 简介:摘要:为协调现代工程建设与区域原本生态格局间的矛盾关系,生态廊道的概念被提出,即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对影响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以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建设活动对原本生态格局的影响。本文以安亭镇环境综合整治铁路沿线(蕰浜至嘉松北路段)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为案例,分析廊道式工程建设中的生态恢复与安全格局,总结可被类似工程直接参考的生态修复及生态格局优化措施,提高生态廊道建设能力。

  • 标签: 廊道式工程 生态廊道 生态修复 安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