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身高与癌症,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情,但的确有流行病学统计表明长得高的人似乎更容易得癌症,而近日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则更为细致的就这一问题开展了研究。这项包含了1297124名英国中年女性的大型前瞻队列研究,以身高相关的患癌症风险为主要研究目的,并加入了癌症种类、是否吸烟以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亚组分析,较为全面地分析了这一问题。

  • 标签: 前瞻性队列研究 癌症种类 荟萃分析 风险 高和 社会经济因素
  • 简介:你的数据库应用运行会越来越慢吗?你对SQLServer应用的性能和稳定性有信心吗?如果遇到性能问题,你是否会不知所措呢?本文介绍了一种SQLServer管理方法,它能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我们可以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降低错误发生的几率。使你的应用更加稳定和健壮。

  • 标签: 数据库 SQL SERVER 应用程序 数据管理 数据查询
  • 简介:编辑,当动词讲,是对资料或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然后编成书、刊、报等;当名词讲,是指在出版部门专门处理稿件的人。编辑工作就是对人类社会精神产品的原稿进行选择加工,并使之广为传播的工作。编辑必须具备前瞻的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储备的前瞻、市场预测的前瞻、选题策划的前瞻。总之,编辑的前瞻就是要求编辑带有创新想法去工作。

  • 标签: 编辑 前瞻性 知识储备 市场预测 选题策划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杂交技术与单纯腹腔镜技术在难复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单侧难复性腹股沟疝患者共60例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患者30例,采用杂交技术;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腹腔镜技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气腹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1例患者因腹腔镜下难以分离还纳,后转为开放手术,淘汰出组,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单侧难复性腹股沟疝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发热情况、异物感发生情况分别为(5.00±0.85)d、(10 901.8±830.22)元、5例(16.7%)、2例(6.7%),与对照组(5.00±0.82)d、(11 116.45±813.73)元、6例(20.7%)、2例(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单侧难复性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时间、气腹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肿发生情况分别为(57.00±5.81)min、(36.30±4.90)min、(21.00±3.80)ml、1例(3.3%),与对照组(72.90±3.66)min、(65±4.43)min、(56.7±8.69)ml、7例(24.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44、-6.698、-6.678、χ2=5.450,P均<0.05)。结论相对于腹腔镜技术,杂交技术治疗难复性腹股沟疝可减少手术时间、气腹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血清肿的发生,不会增加术后疝复发等并发症的风险和住院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疝修补术 杂交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通过比较126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前冠周3%双氧水冲洗、上碘酚后即刻拔牙与常规拔牙术后干槽症相关细菌检出率的差异,旨在寻找一种有效、简便、经济的预防干槽症的方法。方法按一定的标准选取12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二组,即A组冲洗+上药组(66例),B组对照组(60例)。分别采集术前术后盲袋(拔牙创)内的细菌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结果A、B二组患者产黑素类杆菌的术前术后检出率分别为33.3%、10.1%、30.0%、33.3%。二组患者术前术后链球菌培养均为100%。结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前冠周3%双氧水冲洗、上碘酚后即刻拔牙能有效地减少干槽症的发生。同时,该方法具有简便、有效、经济的特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冠周上药 干槽症 产黑素类杆菌
  • 简介:摘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作为轨道交通的管理者需要以前瞻的视角,站在“百年工程”的高度,以未来发展为导向,进一步提升规划设计理念,发挥好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后发优势”,推动轨道交通持续健康发展,为城市发展和有序运行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 标签: 轨道交通 建设 规划设计 前瞻性
  • 简介:摘要前瞻队列是研究疾病自然病程及治疗预后的重要研究方法。慢性胰腺炎(CP)是一种致病机制不明、临床症状易反复、具有癌变风险的疾病。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已建立6个规模较大的CP前瞻队列,从流行病学、病因学、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未来,在疼痛管理及治疗方式选择等方面还需要设计更加严谨、实施更加规范的随机对照研究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前瞻性队列 自然病程 危险因素 微创治疗
  • 简介:背景:目前尚不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限制活动能否减少早期脱位的发生率=我们的假设是脱位更容易发生在没有这些限制的患者中:方法:我们进行了随机前瞻研究,对采用前外侧人路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限制其活动,评估限制活动对脱位发生率的作用。在630例患者中,265例(303个髋)同意随机分人两组(“限制”组或“非限制”组)中的一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后6周内限制髋关节的活动,即屈曲<90°,内、外旋<45°、避免内收。限制组的患者接受指导,在术后的6周内还需遵守额外的髋关节限制措施,即从手术室搬运至病床时放置外展枕、在病床上持续使用外展枕、在住院期间、康复病房和家里使用高马桶和高椅子、避免侧睡、开车和乘车:所有的患者术后最短随访6个月。结果:本组有1例限制组患者发生脱位(发生率为0.33%),发生于患者从手术室搬运至病床的过程中,患者使用外展枕。我们发现非限制组的患者较快恢复侧睡(p<0.001),常乘车(p<0.026),常开车(p<0.001),更快恢复工作(p<0.001),对恢复速度的满意程度更高(p<0.001):限制组的患者每人约额外支出655美元。结论:采用前外侧人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似乎有较低的脱位发生率:在我们医院里,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减少一些活动限制并不增加脱位的发生率,但它可降低费用,且患者在术后早期能更快恢复日常活动,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可信水平:治疗研究,Ⅰ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前瞻性研究 早期脱位 患者 随机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索特布他林与硝苯地平用于产时胎儿宫内复苏(intrauterine fetal resuscitation,IUFR)的安全及有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前瞻将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分娩中出现不可靠胎心监护图形(non-reassuring fetal heart rate tracing,NRFHT)的11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特布他林组(硫酸特布他林0.25 mg皮下注射,n=55)和硝苯地平组(硝苯地平10 mg口服,n=55)。收集2组孕妇使用药物前及用药后5、15、30 min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IUFR的成功率、药物起效时间、产后出血率等指标,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特布他林组和硝苯地平组孕妇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硝苯地平组孕妇用药前后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而特布他林组孕妇心率在用药后5、15、30 min均快于用药前[(97.0±20.2)、(99.2±13.8)、(91.8±12.6)与(81.7±11.3)次/min,P值均<0.001],但心率增快效应在30 min开始下降,与用药后15 min相比,心率下降了6.4次/min(95%CI:1.5~11.2,P<0.05)。所有孕产妇均未发生需要医疗干预的不良反应。特布他林组有78.2%(43/55)复苏成功,与硝苯地平组的70.9%(39/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P=0.381);特布他林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快于硝苯地平组[2 min(1~6 min)与6 min(1~10 min),U=2 348.50,P<0.001]。2组孕产妇因NRFHT行剖宫产及阴道助产、1 h内再次使用宫缩抑制剂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低Apgar评分(≤7分)、低脐动脉pH值(pH<7.2)、新生儿窒息率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特布他林用于产时IUFR暂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其起效速度快,可作为处理产时紧急IUFR的选择方案。

  • 标签: 特布他林 硝苯地平 胎儿窘迫 接生,产科 氧吸入疗法 复苏术 子宫收缩松解药 随机分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螺内酯联合基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BNP)以及炎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类型:冠心病心衰,选例时间:2020年5月~2021年7月,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6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螺内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血浆BNP、炎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对照、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93.48%,前者更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螺内酯 心功能 脑钠肽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疝囊结扎在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梅河口市中心医院240例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0例,手术中不结扎疝囊;对照组120例,术中高位结扎疝囊。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复工时间、住院花费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37例患者完成手术和术后随访,随访率98.75%。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复工时间、住院花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方面复发率、慢性疼痛、血清肿、血肿和排尿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异物感发生率分别为2.52%和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腹股沟疝手术中结扎疝囊并不会减少复发率,但有可能增加异物感的发生率。

  • 标签: 腹股沟,疝 复发 慢性疼痛 异物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在深Ⅱ度烧伤创面磨削痂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5年11月—2019年8月,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深Ⅱ度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磨削痂术后进行相应治疗的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84例,男67例、女17例)和单纯凡士林油纱组(84例,男65例、女19例),其年龄分别为(31±16)、(35±17)岁。每3~5天换药1次,对于创面超过21 d未愈合者或未超过21 d但创面位于关节部位后期可能影响功能活动者,取自体躯干或大腿刃厚或中厚皮片行植皮术。术后持续动态观察创面大体情况直至创面愈合;术后前4次换药时评估敷料粘连程度并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估疼痛程度,计算术后3、6、15 d换药时的创面愈合率,计算入院时及术后3、6、15 d换药时创面分泌物/清洗液细菌培养阳性比例,记录换药次数,计算手术植皮率,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时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瘢痕增生情况。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Bonferroni校正。结果术后观察期间,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患者内层敷料较容易去除、疼痛轻微,创面湿润且分泌物较少,创面愈合较快;单纯凡士林油纱组患者内层敷料去除时粘连较明显、疼痛感较强、有渗血,创面分泌物多于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创面愈合较慢。与单纯凡士林油纱组比较,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患者术后前4次换药时敷料粘连程度与疼痛NRS评分均明显降低(χ2=52.625,Z=-10.854,P<0.01);术后3、6、15 d换药时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升高(t=10.347、41.150、167.627,P<0.01);创面分泌物/清洗液细菌培养阳性比例在入院时及术后3 d换药时无明显变化(P>0.05),于术后6、15 d换药时明显降低(χ2=15.616、15.226,P<0.01);换药次数明显减少(t=-11.986,P<0.01);手术植皮率明显降低(χ2=35.850,P<0.01)。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7.6±2.8)d,明显短于单纯凡士林油纱组的(27.1±3.0)d(t=-21.288,P<0.01)。随访6个月,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患者瘢痕增生的VSS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凡士林油纱组(Z=-11.287,P<0.01)。结论与单纯使用凡士林油纱比较,深Ⅱ度烧伤创面磨削痂术后应用涂覆水凝胶敷料的凡士林油纱覆盖保湿作用明显,可明显减轻换药时敷料粘连程度和患者疼痛,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感染率和手术植皮率,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有效减轻瘢痕增生。

  • 标签: 烧伤 水凝胶 伤口愈合 敷料 磨削痂术
  • 简介: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评价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输尿管置管的必要。共有115个病例入选,结石均位于输尿管中下段,术后常规置管58例,不置管57例,常规置管2周。对术后患者症状、结石取尽率、早晚期术后并发症和费用等指标进行评价,其中患者症状按照USSQ量表进行评价。所有病例均随访12周。

  • 标签: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镜 前瞻性随机研究 不置管 碎石后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皮浆修复中厚皮供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火焰烧伤或热液烫伤患者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5±6)岁。患者均采用大腿中厚皮修复,中厚皮切取后形成面积为(121±33)cm2创面。将每例患者中厚皮供区创面分成面积相等的2个创面,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自体皮浆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8个创面。自体皮浆组创面采用由自体中厚皮移植后剩余的碎皮片制成的皮浆治疗,常规治疗组创面常规覆盖凡士林纱布,并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术后3、7、14、21 d,观察2组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记录2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3、7、14、21 d,观察2组创面皮下积液、感染等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观察2组创面破溃等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2组创面瘢痕形成情况。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χ2检验、成组t检验。结果2组创面术后3、7 d均未见愈合。自体皮浆组术后14、21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9.8±2.5)%、(95.6±4.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25.8±2.9)%、(82.6±8.9)%,t=4.3、5.6,P<0.01。自体皮浆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1.8±1.6)d,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的(25.6±2.0)d,t=6.24,P<0.01。 术后3、7、14、21 d,2组创面均未发生皮下积液或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自体皮浆组创面愈合后2例发生破溃,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的12例(χ2=11.688,P<0.01),破溃创面经常规换药后愈合。术后6个月,自体皮浆组创面VSS评分为(9.1±1.1)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11.3±1.2)分,t=-5.75,P<0.01。结论将自体中厚皮移植后剩余的碎皮片制成皮浆回植中厚皮供区创面,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降低瘢痕增生程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伤口愈合 瘢痕 中厚皮供区 自体皮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移动健康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1月~10月院内9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对照、观察两组,分别以常规护理、移动健康干预,对比效果。结果 干预前,组间腕关节功能无差异性,干预后2周、1个月,均以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较高(P<0.05)。干预前,组间关节活动度无差异性,干预后不同时段均有改善,但以观察组患者效果较佳(P<0.05)。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辅以移动健康干预,具有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作用。

  • 标签: [] 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 移动健康干预 腕关节功能
  • 简介:竹建构对建筑发展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也是建筑学研究最有潜力的方向之一。从当前国内外研究出发,指出竹建构体系研究的必要,进而从建构的视角出发,提出材料的选择优化、结构形式研究、关键节点构造方法、空间形式的创新和表达等支撑体系建设的4个研究方向,并就每个方向的内容作了细化分析,以期为竹建构体系研究提供一个前瞻视野。

  • 标签: 建构体系 结构 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