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学术界互联网用户的背景、用户利用互联网资源的现状、用户的信息查询行为、用户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评价和用户对未来互联网服务的期望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标签: 互联网信息利用 互联网用户 中国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 信息查询行为
  • 简介:国学季刊》述评张越一、《国学季刊》的编辑、出版《国学季刊》是由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于1923年1月编辑创刊的。编辑者为: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会。二十年代初的北京大学,学制分为预科、本科、研究所三级。研究所是为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而设立的。1922...

  • 标签: 《国学季刊》 整理国故 述评 国学门 老子化胡说 国学研究
  • 简介:还记得刚开始学德语的时候,听过这么一个关于语言学习的故事:如果把语言比作一片森林的话,学英语的人是笑着走进去而且笑着出来的;学韩语的人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的;学日语的人是哭着进去但是笑着出来的;学德语的人则是哭着进去而且哭着出来的.不知道讲故事的人是想告诫我们德语难学,还是想借此来炫耀自己功成名就呢?

  • 标签: 学德语 德国学
  • 简介:黄侃即是我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学家、又是辛亥革命先驱者之一。他对经学、哲学的研究极深,造诣很高,其学术成就远绍汉、唐,近承乾、嘉,而又有所创造。在文学、音韵、训诂各方面蔚成一家言,时与章太炎、刘师培齐名,被称为“国学大师”。

  • 标签: 成一家言 黄侃 刘师培 绍汉 中坚人物 章太炎
  • 简介:我国施行学位制。始于1935年。1981年1月1日新中国正式开始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旧中国具有学位的人寥若晨星,那时的硕士总共只有232个,而博士一个也没有。不过,博士、硕士和学士这些称号的使用却是源远流长的。

  • 标签: 学位制 中国 高等教育 教育史 博士 硕士
  • 简介:章太炎,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他是清末民初名闻遐迩的革命家、思想家与国学大师,人谓有王安石之风。然其童年聪慧过人,婚姻充满乐趣,处事笑话颇多……留下不少鲜为人知的趣事。

  • 标签: 章太炎 国学大师 人物传记 爱国主义
  • 简介:德国的外国学生申请大学服务处(ASSIST)日前成了许多欲赴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关心的重要组织机构,因为从今年的5月1日开始,该机构开始受理外国学生就读其成员院校的申请工作。了解申请德国留学程序的人知道,在外国学生申请大学服务处受理赴

  • 标签: ASSIST 外国学生申请大学服务处 德国 寇文刚 人物专访 出国留学
  • 简介:我一向认为"知识能用才是力量",对国学的看法也不例外.所谓国学,在我看来就是研究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典籍)的学问.这种学问有什么用?可以先从挖掘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思维经验来说,这种思维经验有两个层次:

  • 标签: 国学 实有 传统文化 传统典籍 知识能 学问
  • 简介:<正>80年代中国在经济方面比其他各国的成绩都大:中国的实际社会产值增长了一倍以上。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南朝鲜、台湾、香港或者新加坡的成就黯然失色。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而又西貌多样的国家。除了象广东这样高度发达的省份以及上海和天津这样的老工业中心以外,中国还有贫穷的农业地区一西藏、内蒙古、黑龙江。如果把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发展结果压缩成弓个数字,那就会得到某种平平的印象。然而引人注目的

  • 标签: 社会产值 内蒙古 农业地区 新加坡 80年代 西藏
  • 简介:去年,我有幸被派往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简称“西弗大”),做一个学期的交流生。“西弗大”是西弗吉尼亚洲的州立大学,1867年建校,专业覆盖广,16个学院开设了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专业,从文学类到艺术类、从理工类到军事类,全校共有169个学士、硕士和博士专业(授予点),在校学生人数有两万多。

  • 标签: 美国学生 自由 弗吉尼亚大学 州立大学 学生人数 专业
  • 简介:法国:到工厂学做葡萄酒法国中小学生的假期很多,学校和学生家长都十分重视学生假期中的生活和玩耍,旅游是学生假期生活的一个重要项目。出国度假这个概念在法国并不鲜见。法国人往往选择更适合自己度假的地方。

  • 标签: 外国学生 暑假 假期生活 法国 中小学 学生家长
  • 简介:斯普林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激进派教育史家,其代表作是《美国学校:1642-2000》。本文从斯普林的历史观、教育观和教育史观三个方面对该书进行了评论,并将其与美国教育史学中的传统派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当代美国教育史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 标签: 《美国学校》 斯普林 教育史 教育观念 “意识形态操纵”
  • 简介:美国中小学有三种类型的班会,简要介绍如下:解决社会问题会解决社会问题会是用来讨论学生在校社会行为的。它是以班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集体,试图解决学校、班级和个人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就是从每个儿童入校起,就参与集体解决问题,逐步理解虽然世界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充满敌意的,但并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能够运用自己的大脑和依靠集体解决向题的。通过班会,学生不止学会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增强了解决自己问题的信心。

  • 标签: 中的班会 学校中的 美国学校
  • 简介:国学是否商业化以及天价学费并不应成为指摘的对象,其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国学对企业、企业家到底有什么价值?

  • 标签: 国学 企业管理 企业家 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