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被不同官能团取代后的联苯分子的电输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由于氢键的影响,使得分子的电子结构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对电子在分子结内的跃迂几率影响较大,从而直接影响了分子器件的伏安特性

  • 标签: 氢键 官能团 电子输运 分子电子学
  • 简介: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高分子稀溶液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链长、溶液密度对高分子链构象参数和动态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高分子链的构象参数随溶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链长的增加逐渐增大,但增大的倍数逐渐减小;链长的增加和溶液密度的增大限制了高分子链的随机运动能力,但当链长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链长对随机运动能力的影响逐渐减弱;高分子链的松弛时间随着链长的增加和溶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 标签: 分子动力学 高分子链 构象参数 动态特性
  • 简介:采用扩展的Huckel方法与格林函数方法,分析了双Au电极作用下C60富勒烯分子的电子结构与电子输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60富勒烯分子与Au电极“接触”后,其分子轨道能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HOMO、LUMO间的能隙显著减小;C60与Au电极之间的结合既有共价键的成分,又有离子键的成分;C60富勒烯分子的电压-电导率曲线以及伏安曲线表现出了微妙的量子特性

  • 标签: 富勒烯分子 C60 电子传输特性 格林函数方法 电子输运特性 分子轨道能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例ABO血型重组等位基因的分子特性。方法ABO表型鉴定采用试管法。ABO基因和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检测采用PCR测序法。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测序技术鉴别先证者ABO等位基因。先证者及其母亲ABO基因全长序列测定采用二代测序方法。结果先证者红细胞与抗H不凝集,FUT1基因为c.551_552del AG纯合,判定先证者为类孟买型。先证者ABO基因双链测序结果为c.261G/del、467C>T、c.526C>G、c.657C>T、c.703G>A、c.796C>A、c.803G>C、c.930G>A杂合。单链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有一个ABO*A1.02等位基因,另一个为ABO*O.01.01和ABO*B.01重组形成的等位基因。二代测序数据显示可能重组的位置在核苷酸c.375-269到c.526之间,家系分析显示先证者重组等位基因遗传自母亲。结论ABO血型等位基因存在重组现象。发现了1例ABO*O.01.01和ABO*B.01重组形成的新等位基因。

  • 标签: ABO血型 基因重组 二代测序 ABO等位基因
  • 简介:为了研究甲烷在纳米尺度狭缝中的吸附特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压力以及狭缝表面的水滴对甲烷吸附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均能使吸附相的密度增大、吸附层的层数增加、吸附区扩大;升高压力将使吸附作用减弱,温度较低时,升高温度将使吸附作用增强,温度较高时,升高温度将使吸附强度减弱;狭缝表面存在水滴时,狭缝对甲烷的吸附作用被明显削弱。

  • 标签: 页岩气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吸附特性 体系压力
  • 简介:摘要: 对氩流体气液界面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别统计计算了系统平衡态的密度分布、温度分布及界面张力。温度越高,液相密度越小,气相密度越大,气液界面的厚度越大。模拟得到的界面张力,与实验数据吻合,其最大偏差为2.87%,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同时,获得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气液界面分形图像,均为三维空间中不断涨落的面,分形维数介于2和3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涨落的幅度增加,对三维空间的充满度增大,分形维数也越大。

  • 标签: 气液界面 分形 分子动力学 模拟 系统
  • 简介:摘要:设计合成五种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特性的有机分子,利用核磁谱图、质谱等方法确定了分子结构。对分子进行了光物理性质的表征,单光子发光性质的研究表明,这五种分子的单光子激发荧光均为酮式发射,并且都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相对其他四种分子,菲并咪唑基有机分子HPTI-Cl,具有较大的刚性平面结构,共轭程度增大,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生明显红移,在乙醇溶液(1*10-5M)中的量子产率约为51.7%。用飞秒激光器激发,这五种分子表现出双光子吸收发光,归属于酮式发光。

  • 标签: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 双光子吸收 菲并咪唑衍生物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3df,3pd)基组水平上,优化得到SiF4分子在不同外电场下(-0.04~0.04a.u.)的基态稳定构型、偶极矩、HOMO能级、LUMO能级、能隙、谐振频率和红外光谱强度.结果表明,分子结构与外电场有着强烈的依赖关系,随着正向电场的增大,分子总能量和能隙都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偶极矩随正向外电场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同时,外电场对SiF。分子的激发能、振子强度和红外光谱强度均有一定影响.

  • 标签: SiF4 激发态 外电场 激发能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functionaltheory,DFT)在B3LYP/6-311++G(d,声)水平上研究了外电场(-15.43~15.43V/nm)对氟利昂F13(三氟氯甲烷,CRCl)分子物理和光谱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C~Cl键连线z方向上,外电场从-15.43V/nm逐渐增加到15.43V/nm时,分子体系能量先增大后降低,偶极矩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能隙ElG先增加后减小,C-Cl键键长逐渐增大,C-F键键长逐渐减小.外电场对CRCl分子红外振动光谱的频率和强度也有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外电场作用(O到15.43V/nm)逐渐增强下,CRCl分子的势能曲线束缚形态逐渐被解开,解离的势垒逐渐减小.在强度为15.43V/nm的电场作用下,CF3Cl分子将会发生C-C1键断裂而降解,该结果为对氟利昂进行外电场降解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氟利昂 外电场 降解 光谱 DFT
  • 简介: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铜-氩纳米流体和基础流体在不同剪切速度下的纳米尺度的Couette流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纳米尺度通道内,纳米流体流动过程中颗粒存在旋转运动和平移运动,从而加强湍流效果,强化传热并影响整个流动区域内的流动速度分布,造成纳米流体速度呈非线性分布。壁面和纳米颗粒表面都会形成一层排布更为规则的液体原子吸附层,吸附层内液体分子在流体流动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壁面和纳米颗粒进行运动,且吸附层具有"类固"特性,可以增强纳米流体的传热能力。

  • 标签: 纳米通道 纳米流体 流动特性 分子动力学
  • 简介:摘要:本文使用高分子材料和316不锈钢组成摩擦副,在不锈钢表面加工出凹坑型表面织构,经磨损试验表明,对于低弹性模量的UHMWPE,表面织构具有增大磨损的作用,随着高分子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表面织构对减少磨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PET、POM、PA66、PEEK四种材料的表面织构具有减少磨损的作用。

  • 标签: 高分子材料 机械密封 磨损 表面织构
  • 简介:纳米孔隙内气体流动的理论预测对气体微流控器件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文章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在平行壁纳米孔隙内的剪切流动特性和边界滑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入二氧化碳比例的不断增加,混合气体滑移速度不断增大,并且当二氧化碳的比例低于20%时,混合气体流动速度沿孔隙宽度方向呈线性分布;而当比例达到40%后,其速度轮廓将呈现非线性趋势.当二氧化碳所占比例为20%时,随着孔隙宽度的增加,混合气体的整体边界滑移随之减小.探究了混合气体密度和气-固耦合强度对混合气体流动及边界滑移的影响机理.发现随着混合气体密度的减小,气流边界滑移增大;随着气-固界面耦合强度的增强,边界气体分子易被吸附而出现黏滑运动,气体分子在边界处的积聚现象增强,剪切应变率增大,边界滑移减小.

  • 标签: COUETTE流 混合气体 纳米孔隙 边界滑移 分子动力学
  • 简介:我国很多地方猪种表现出国外猪种所没有的优良特性,本文报道了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部分中国地方猪种的与肉质相关的肌内脂、肌纤维等相关的性状及与抗病相关的MHCⅡ型基因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地方猪种的优良特性提供了一定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 标签: 地方猪种 肉质 MHCⅡ型 分子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Bweak亚型个体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5日于浙江省血液中心献血的1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血清学方法鉴定受试者的ABO表型,用体外酶活性试验测定其血清中B糖基转移酶(GTB)的活性。用PCR扩增ABO基因第5 ~ 7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并确定其基因型,采用T-A克隆技术分离单倍体并进行测序验证。用ProtParam和PSIPRED软件分析蛋白的一级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用PolyPhen-2、SIFT、PROVEAN三种软件分析错义变异对蛋白的作用效应。结果受试者血清学检测为Bweak亚型,血清中存在抗B抗体。体外酶活性试验显示其GTB活性显著降低。单倍体克隆测序分析发现B等位基因上存在c.398T>C错义变异,为一个新的B等位基因,可导致GTB第133位的苯丙氨酸替换为丝氨酸(p.Phe133Ser)。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上述替换对蛋白的一级和二级结构影响不明显,但变异蛋白的热力学能量增加6.07 kcal/mol,严重降低了热稳定性,生物信息学预测该变异对蛋白功能有害。结论新等位基因ABO*B.01-398C是引起Bweak亚型抗原弱表达的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有助于评估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 标签: Bweak变异型 B糖基转移酶 氨基酸置换 生物信息学
  • 简介:研究自然发酵及其优势菌(酵母菌)对小米淀粉分子结构及糊化特性的影响,为剖析不同菌属在小米自然发酵中的改性机理及发酵对小米淀粉性质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采用0.2g/100mL的NaOH提取发酵后的小米淀粉,研究自然发酵及优势菌发酵后对小米淀粉颗粒特性、结晶度、官能团、分子量、糊化及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酵母菌发酵后,淀粉颗粒表面有明显的侵蚀迹象,而自然发酵淀粉颗粒表面侵蚀迹象较轻;酵母菌发酵后小米淀粉的结晶度较自然发酵减少0.33%;发酵并未改变小米淀粉官能团区的峰位,但特征峰强度减弱,酵母菌发酵后小米淀粉指纹区图谱消失;未发酵小米淀粉重均分子量为1.5×10^4~5.9×10^5g/mol^-1,自然发酵分子量在2.1×10^4~5.4×10^5g/mol^-1间,酵母菌发酵后支链淀粉长链及直链淀粉比例减少而中间及短支链淀粉的比例相对增加;酵母菌发酵96h糊化温度较自然发酵下降1.07℃,热焓值较上升0.78J·g^-1;回生值较自然发酵下降471mPa·s。自然发酵的优势菌(酵母菌)使小米淀粉的分子结构、糊化及老化特性发生明显变化,并在小米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 标签: 自然发酵 酵母菌发酵 淀粉 分子结构 糊化 老化
  • 简介: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金属Mo原子掺杂BC3(Mo-BC3)体系的电子结构和表面反应活性。相比单个Mo原子在完整结构BC3上的吸附,掺杂的Mo原子在单空位缺陷结构上的吸附能更大,失去较多电荷的掺杂原子具有更高的正电性。单个CO和NO2分子在Mo-BC3衬底上表现出不同的吸附结构和稳定性,NO2的吸附能更大,更容易被检测出来。该研究为设计新型气体传感器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气体分子 吸附特性 电子结构
  • 简介:应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ω-B97XD/6-311+G(d,p)方法,对甲湛分子团簇[CH2O]n(n=1~4)的空间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这些团簇的基态结构,并对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甲醛分子构成稳定的多分子团簇时,团簇中的每个分子仍然为平面结构,分子间将形成氢键,并且团簇中的各个分子共面.与单分子甲醛相比,多分子团簇的红外光谱,会出现许多与分子间氢键振动有关的新的吸收峰.当甲醛分子形成团簇时,13C核和17O核的核磁共振谱线会发生劈裂现象,这与电荷分布的对称性的破缺有关;而1H的核磁共振谱中将会出现新的条纹,这是由分子间的氢键的形成引起的.本文的研究可为甲醛团簇的识别、检测及性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分子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谱
  • 简介:丝氨酸乙酰转移酶(SAT,EC2.3.1.30)是硫同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酶,是半胱氨酸合成的关键酶,催化丝氨酸转化为氧乙酰丝氨酸的反应,后者再生成半胱氨酸。本研究从红藻门杉藻科角叉菜(Chondruscrispus)cDNA文库中克隆了角叉菜丝氨酸乙酰转移酶基因(cysE)全长序列(GenBank序列号KT963952)。序列分析表明,其ORF区长1143bp,编码由38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40.60kDa,理论等电点为6.2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角叉菜SAT与其他物种的SAT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本研究为探讨SAT在角叉菜硫代谢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角叉菜 丝氨酸乙酰转移酶 分子克隆 硫同化
  • 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高分子薄膜在光伏工程中的光学特性与电能转换。通过系统的实验和分析,我们深入探讨了高分子薄膜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潜力。首先,我们研究了高分子薄膜的吸收光谱特性,发现其在可见光和红外光谱范围内具有出色的光学吸收性能。其次,我们通过表征电子能级结构和光电转化效率,揭示了高分子薄膜对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机制。最后,我们讨论了高分子薄膜在提高光伏器件性能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潜在应用。本研究为高分子薄膜在光伏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有望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高分子薄膜 光伏工程 光学特性 电能转换 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