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新加坡养老及新加坡养老系统的分析,结合中国的现状,为中国的养老系统的建立、养老的设立及管理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以推进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新加坡 养老院 老龄化 经验学习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化的比重不断提升,养老问题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发展社会养老事业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养老设施的内涵及其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基于行为模式下的养老设施设计策略。

  • 标签: 行为模式 养老院设计 设施设计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人民广为关注的问题,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多,使得甘肃省会宁县对养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通过对会宁县河畔中心敬老的老人进行现场热环境数据测试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对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结果,调查过程居室平均温度 27.11℃,平均相对湿度 51%,夏季该敬老老人主要使用自然通风和电扇的方式调节居室温度,改变热舒适性。会宁县河畔中心敬老居住老人中 81%的老人对居室环境感到较满意或者满意,现场测试得到居室中性温度为 27.27℃,分析得 90%可接受的热舒适温度为 25.61~ 28.97℃,不同楼层同一位置和同一方向测得一层温度满足老年人可接受的热舒适性温度,不符合可接受的热舒适性温度要求的比例分别为 4.6%和 9.8%是二层和三层 。提出对养老建筑设计居室夏季热环境的建议。 

  • 标签: 老人,养老院,热舒适性,居室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逐渐加剧,对城市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要注重对城市养老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满足老人生活的心理和生理双重需求,从而强化老年人在养老的生活体验。在具体的建筑设计时,要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制定针对性的人性化设计目标,优化设计措施,营造更加符合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对城市养老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养老建筑的宜居性,强化老年人的居住体验,有效解决社会上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 标签: 城市养老院 建筑 人性化 设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明确养老老年人自主性支持、基本心理需求、动机和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验证中国情景下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养老老年人身体活动模型,为今后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3月7—13日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沈阳市市区6家养老的20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自主性支持量表、锻炼心理需求满足量表、锻炼行为调节量表-2、计步器收集养老老年人的基本资料、自主性支持、锻炼心理满足、动机及身体活动水平等资料。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学方法验证模型。结果模型中的14个路径系数均达显著,χ2值为44.81,自由度(df)为31,χ2/df为1.45,比较适配指数(CFI)=0.99,近似残差均方根(RMSEA)=0.05,标准化残差均方根(SRMR)=0.03,显示模型模拟较好。自主性支持通过基本心理需求和动机的完全中介作用来预测身体活动水平,自主性支持对基本心理需求的正向效应量为0.96,3种基本心理需求对动机预测力的排序依次为归属(0.93)、自主(0.88)、胜任(0.81)。基本心理需求对自主型动机的正向效应为0.82,对控制型动机的负向效应为-0.94,对无动机的负向效应为-0.65。自主型动机对身体活动的正向效应为0.64,控制型动机对身体活动的负向效应为-0.22,无动机对身体活动的负向效应为-0.19。结论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理解身体活动动机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模型,具有普适性,可应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老年人群中。

  • 标签: 老年人 自我决定理论 身体活动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养老"设立对老年人群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清湖社区的老年居民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居家养老模式,观察组实施"虚拟养老"养老模式,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精神状态、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虚拟养老"设立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群的居家自理能力,改善老年人群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虚拟养老院 日常生活能力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养老罹患慢性病老年人服药安全行为的真实体验与应对方式,为老年人服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年1—4月武汉市3家养老16例罹患慢性病的服药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同时现场进行录音,借助NVivo8.0统计软件,根据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养老罹患慢性病老年人服药安全的真实体验可归纳为5大主题:服药品种多,记忆混淆;服药频次不一,难以把握;服药剂量大,担心不良反应;服药时间长,难以坚持;服药效果差,难以信赖。结论养老罹患慢性病老年人服药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以防止服药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慢性病 老年人 养老院 服药安全 真实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浙江省养老中老年人群痴呆和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5—11月在浙江省12个地级市的4个社区养老进行横断面调查,最终纳入908例老年人;采用标准人口直接法(2018年浙江省第6次人口普查)计算年龄和性别标准化的调整患病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痴呆与MCI的相关因素。结果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aD)和MCI的粗患病率分别为42.4%(385/908)、22.0%(200/908)、1.9%(17/908)和21.6%(196/908),经年龄、性别调整后,痴呆、AD、VaD和MCI患病率分别为40.6%、20.8%、1.6%和19.4%,明显高于普通社区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较低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与痴呆和MCI的患病有关,其中痴呆的相关因素包括文盲、中等家庭收入;MCI包括年龄(80~84岁、85~89岁)、受教育水平。结论养老中老年人群痴呆和MCI患病率较高,应给予关注,同时可通过改变如生活习惯等可改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对老年痴呆和MCI患者进行综合防治。

  • 标签: 痴呆 认知障碍 患病率
  • 简介:摘要浙江武康疗养由始建于1887年的杭州广济麻风医院演变而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江省麻风病防治中心。现居疗养的麻风病患(休养员)大多于20世纪60年代陆续进。由于氨苯砜单疗法的局限和生活条件艰苦,休养员需要长期接受隔离治疗,从事集体生产。改革开放后,疗养的医疗和生活水准得到显著改善,社会治疗取代隔离治疗,休养员逐渐融入社会;联合化疗的推广缩短了疗程,也大大降低了麻风畸残率;政府持续加大对麻风病人的财政补助,他们的生活来源基本得到保障;广泛普及的麻风防治知识也使麻风病人逐渐摆脱了被"污名化"的困境。在"后麻风时代",武康疗养由注重疾病治疗转向加强病人的心理建设,其职能从隔离防疫转向休憩养老,麻风病人的身份也从"病人"转变为"休养员"。这一系列的变迁反映了麻风防疫事业由防治向养老转变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与"去污名化"的价值引导。

  • 标签: 麻风病 麻风休养员 武康疗养院 口述历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从当前社会来看,人口老龄化已是一个十分凸出的问题,而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的养老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各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老人们的需求,生活的多元化对新型的养老建筑提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借浅析了海南养老建筑的一些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总结了海南养老建筑建设的几点细节设计。

  • 标签: 海南 养老建筑
  • 简介:摘要:“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以老年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为前提,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身心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目的,具有广泛性、群体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点。

  • 标签: 离退休职工文化养老服务
  • 简介:【摘 要】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高龄老人在人口中占据的比例增大,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出现,养老问题必须被重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帮助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很多地区展开了“养老顾问”相关工作,依托社区,改进了居家养老形式。本文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系统中的“养老顾问”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现方法进行研究。

  • 标签: 养老顾问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重要性 主要做法
  • 简介:【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社会的养老问题愈发突出,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人口对养老服务机构的需求日益明显,而针对我国当前这种“未富先老”的国情,有效缓解养老压力迫在眉睫。虽然养老服务在社会上得到普遍认同和关注,但是政府和学术界对健康养老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课题研究者从微观层面研究菏泽市养老服务需求的现状,在健康老龄化理念下,探索全新养老服务模式。首先,本课题通过对菏泽市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心理状况以及对目前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我国当前养老模式的不足;其次,结合当前健康养老视域下的菏泽市老人养老现状以及现行的相关政策,具体分析“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并且针对菏泽市“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菏泽市政府在此过程中的政府责任,即多部门管理、权责不清、法律法规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最后,结合菏泽市实际情况,根据本文所归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菏泽市老年人口养老模式“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模式的对策。

  • 标签: 健康养老 医养结合 养老服务 模式创新
  • 简介:摘要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就养老社区而言,不仅要从设计本身出发,更要将社区持续健康的运营、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因素纳入项目初始的思考之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型养老社区的设计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大型养老社区 设计 思考
  • 简介:摘要:在家庭养老中重视女儿养老的作用,不仅可以和儿子养老相互配合,减轻单一养老主体的压力,而且还能更好的给老人提供情感关怀和心灵慰藉,帮助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女儿养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存在着一些困境。

  • 标签: 农村 女儿养老 困境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速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各类养老机构应运而生,这些机构即有公办也有民办,同时社会组织也有参与其中。养老机构的井喷式涌现即满足了公众对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同时对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本文在探讨养老机构相关概念及未来发展走势的前提下,以实例为证分析养老机构防火及消防隐患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继而试图提出与养老机构消防安全需求相匹配的防范对策,为养老机构进一步提高防火能力和消防安全水平提供有效的借鉴思路。

  • 标签: 养老机构 消防隐患 消防安全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重,进一步地完善老人养老居住已经变成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方向。因此,新型养老社区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养老社区应该坚持以老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进行建设,根据广大老人的实际需求改善社区的配套设施,从老人生活角度分析当前养老社区的不足,从而设计出更多可以符合老年人心理以及生理需求的社区空间。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我国新型养老社区建筑规划设计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

  • 标签: 新型养老社区 建筑规划 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