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周围肌肉功能改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 2016年 5月 -2017年 5月期间接收的 3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观察患者骨性关节关节周围的肌肉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综合治疗方式,上述的 30例患者的骨性关节关节周围的肌肉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结论:综合治疗方式具备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肌肉 功能
  • 简介:摘要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就通常情况而言,轻度的脊柱侧弯并无显著症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影响,而重度脊柱侧弯特别是特发性脊柱侧弯则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甚至还将导致患者出现瘫痪等现象,因此需要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将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作用。

  • 标签: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弯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运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分析其对膝关节周围肌肉功能及其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门诊、住院部收治的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予康复训练,2组均在4周治疗后,在等速向心肌力测试下,测定其在角速度分别为60°/s及180°/s时,患侧膝关节的峰力矩、做功量及股后肌群的向心峰值力矩与四头肌的向心峰值力矩的比值(H/Q),同时测定角速度分别为60°/s时,相关肌群的表面肌电情况,并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1)在4周的治疗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角速度为60°/s及180°/s测试时2组峰力矩、作功量及H/Q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角速度60°/S时,观察组的屈伸肌群的sEMG改善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伸肌及屈肌肌力均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改善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症状,改善膝关节的功能,其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膝关节周围肌肉肌力水平和改善其参与膝关节活动的生物力学。

  • 标签: 针刺 康复训练 运动性膝关节损伤 组织构建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田径运动中造成肌肉损伤与田径运动的技术动作有很大的关系。本文根据生理学和解剖学知识,对田径运动中造成肌肉损伤的原因从基础理论的角度上再认识,确保运动员和教练员能够有效地避免和治疗肌肉损伤,以便田径训练的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

  • 标签: 田径运动肌肉损伤原因认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痉挛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并发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2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不同护理策略,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开始护理干预后3个月内血液透析期间肌肉痉挛发作情况、营养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个月内每个月痉挛发作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第3个月痉挛发作率略低于第1个月痉挛发作率(P>0.05),观察组第3个月痉挛发作率明显低于第1个月痉挛发作率(P<0.05)。对照组护理3个月后ALB、PA血清水平及SGA评分较护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SF血清水平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3个月后ALB、PA、SF血清水平及SGA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ALB、PA、SF血清水平及SG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感受、心理状态、服务评价、家庭支持等护理满意度问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肌肉痉挛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肌肉痉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臀部肌肉注射的方法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臀部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恐惧度以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前的恐惧度评分为(42.722.28)分,对照组为(43.64±2.17)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恐惧度评分为(30.14±4.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14±6.25)分,观察组护理后患儿的家属满意度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臀部肌肉注射时,应用正确的注射方法并且进行综合护理能够减少患儿的恐惧度,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小儿 臀部肌肉注射 方法 护理措施
  • 简介:运动相关性肌肉痉挛(EAMC)是休闲运动和竞技运动中的常见病症,通常需要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就医。尽管EAMC发病率高,但对EAMC的病因仍然知之甚少,并且缺乏高水平的证据来指导这种病症的处理。先前关于EAMC如何产生的报告受到最新证据的挑战,这些证据表明了一种新的发生机制。本文旨在检验目前支持EAMC病因的各种观点的科学证据,着重分析有关这一复杂病症的最新观点。此外,还讨论了用于治疗和预防EAMC的各种策略,虽然其中大多数仍是观察报告,尚未通过研究实验证实。

  • 标签: 运动相关性肌肉痉挛 机制 风险因素 治疗 预防
  • 简介: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成果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延迟性肌肉酸痛并不是单-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机体自我保护和恢复的一种多因素综合机制.其表现为机械性肌纤维损伤,局部组织缺血、缺氧、ATP供应不足,一方面致使肌小结产生痉挛,引发炎症,使神经末梢产生疼痛;另一方面引起酶系失活,导致ATP依赖性离子泵功能下降,致使细胞内Ca^2+、Na^+、K^+离子异常,而线粒体内Ca^2+的堆积会抑制线粒体的呼吸,致使无氧耗能增加,使线粒体内自由基产生率显著上升,氧自由基攻击细胞器导致细胞坏死,最终产生延迟性肌肉酸痛.

  • 标签: 延迟性肌肉酸痛 发生机制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镜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9.2%,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5.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膝关节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塞来昔布 玻璃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骨截骨结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腓骨截骨结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更高,国际膝骨性关节炎(WOMAC)量表评分和膝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腓骨截骨结合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活血通络凝胶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7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活血通络凝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治疗效果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活血通络凝胶进行治疗之后,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4.9%,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2.1%,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活血通络凝胶进行治疗的方法,能够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缓解,实现患者关节功能的改善,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关节清理术 活性通络凝胶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研究 2015 年 4 月至 2017 年 5 月期间接收的 80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划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运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观察组运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分析不同手术治疗下的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优良率上,观察组 57.5% ,对照组 52.5% ,组间对比没有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上、术后 VAS 疼痛评分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功效,其中有限清理术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速度,降低术后疼痛度。

  • 标签: [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肘关节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游离体取出,前侧关节囊松解,鹰嘴窝、冠突窝及桡骨小头窝成形,鹰嘴、冠突骨赘切除。术前术后进行肘关节Mayo评分。结果24例患者肘关节的疼痛症状全部缓解,肘关节伸直由术前平均52°改善到20°,屈曲由89°增加到117°,活动范围由平均39°增加到97°(P<0.01)。根据Mayo评分,总优良率91.3%。结论关节镜手术是治疗肘关节关节炎的较好方法。

  • 标签: 肘关节 关节疾病 关节镜
  • 简介:摘 要 : 运动员或 参与 体育活动 者曾 有过大强度不习惯 的 身体活动 ,出现 肌肉酸痛的经历,被称 之为 延迟性肌肉酸痛,延迟性肌肉酸痛发生 的普遍性比 较高,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训练 成绩 和 老百姓的 生活 质量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全面了解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危害、产生机制、预防及治疗方法 。

  • 标签: 延迟性肌肉酸痛 发生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病人在肌肉注射时紧张及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28例肌肉注射的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肌肉注射与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心理护理及无痛肌肉注射,比较观察两组病人满意度与疼痛反映的情况。结论肌肉注射时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紧张与疼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门诊肌肉注射 心理干预 疼痛影响 疼痛阈值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部位肌肉密度对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50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骨折组,选取同期500例该院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股骨近端几何结构;髋关节部位前群、后群、内侧群肌肉密度,骨折组患者患侧和健侧髋关节部位前群、后群、内侧群肌肉密度。结果骨折组患者的患侧和健侧髋关节部位前群、后群、内侧群肌肉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的股骨头直径(HD)、股骨头中心至股骨轴的距离(NL)、股骨颈最窄处的宽度(N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患者髋关节部位股的骨近端(BMD)和股骨外侧皮质股厚度低于对照组,颈干角(NSA)较对照组钝,股骨颈宽度(FNW)宽于对照组,髋轴长(HAL)、股骨颈轴长(FNAL)长于对照组,髋关节部位前群肌肉和后群肌肉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研究对象的髋关节部位内侧群肌肉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肌肉密度与髋部骨折的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髋关节部位骨密度降低可能会加大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等髋部骨折的发生率。

  • 标签: 髋关节部位 肌肉密度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