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全自动生化分析与快速血糖的血糖检测结果。方法 本次总计纳入糖尿病患者100例,收集年限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入组对象均接受全自动生化分析与快速血糖测定血糖水平,对比血糖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测定患者末梢血或是静脉血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和快速血糖测定结果相比较高(P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快速血糖仪 血糖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在体液白细胞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体液白细胞检测患者142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显微镜镜检,观察组为全自动血液分析检测,各71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血性组与非血性组的体液白细胞数。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为(1-50)×106/L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白细胞计数为(50-1000)×106/L、(>1000)×106/L对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性组与非血性组的白细胞计数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液分析虽无法完全取得显微镜镜检,但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体液白细胞检测患者的诊断结果,发挥显著的操作简单、快速与准确性等优势,可有效提高临床体液白细胞的检测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体液 白细胞 检测 应用
  • 简介:摘要:伴随检验科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粪便隐血检验自动化仪器检测法的逐步普及,通过对我院全进口日产OC-SENSORio全自动粪便隐血分析检测的方法、原理、优缺点比较、性能解析,以及2020年4月到8月本院体检人群粪便隐血检测结果和随访记录分析,讨论全自动粪便隐血分析在正常人群体检中的优势。

  • 标签: 粪便隐血 全自动分析 OC-SENSRORio 正常人群 体检筛查 适用性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形态异常血细胞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0年8月期间400例住院患者,对其进行采血后分析测定结果。结果:将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对形态异常血细胞的敏感度100.00%(124/124),特异度为71.01%(196/276),准确率为80.00%(320/400),阳性预测值60.78%(124/204),阴性预测值100.00%(196/196)。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测血细胞的性能良好,其能够敏感地检测形态异常的血细胞,具有较强的重复性,但不能完全代替镜检。

  • 标签: 形态异常血细胞检测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比对分析便携式血糖全自动生化分析血糖检测结果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本院门诊复诊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研究,研究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6月,经采集受检者相同时间内晨间空腹静脉血、指尖血及餐后2h静脉血及指尖血后,分别实施全自动生化分析、便携式血糖检验。比较两类检验仪器所得检验结果差异性。结果:便携式血糖检验检验所得PBG、餐后2hPG较全自动生化分析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携式血糖检验单次检验时长及检验费用均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便携式血糖可在短时间内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得出可参考检验结果,但受检验血样质量差异影响,全自动生化分析血糖检测值可参考性更为确切。

  • 标签: 便携式血糖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糖检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糖检测的有效方式,统计快速血糖检测血糖和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血糖的具体结果。方法:对某阶段加入治疗的80例患者实施血糖检测,分析患者静脉血清标本检测结果和末梢劝学检测结果,分别选取两种血糖检测仪器进行医学检验,充分研究不相同血糖检测的数据信息有效性。结果:快速血糖检测血糖的平均数值(10.38±4.89)mmol/L、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血糖的平均数值(11.60±4.93)mmol/L,p

  • 标签: 快速血糖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糖检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检测血清HCG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异位怀胎患者33例、妊娠期孕妇33例和葡萄胎疾病患者20例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三组患者均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HCG水平。结果 妊娠35天和妊娠10周后的妊娠期孕妇、异位怀胎患者和葡萄胎疾病患者的血清HCG指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P<0.05);妊娠8-10周的葡萄胎疾病患者、妊娠期孕妇和异位怀胎患者的血清HCG指标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P<0.05)。 结论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检测血清HCG在妊娠期孕妇、异位怀胎患者和葡萄胎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分辨疾病类型,便于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措施。

  • 标签: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血清HCG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血清HCG(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检测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及研究。方法 于本院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n=25)、正常妊娠(n=30)及葡萄胎疾病(n=18)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三组均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检测血清HCG,对比三组检测结果差异,判断检测方式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 妊娠后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可准确判断不同妊娠情况患者血液中的HCG含量,作为临床参考依据。结论 血清HCG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数据准确,可作为判断妊娠、异位妊娠及葡萄胎疾病的依据,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重视。

  • 标签: 血清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迈瑞BC-6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临床复检规则进行评估,提高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空腹抗凝静脉血标本817份,应用迈瑞BC68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进行检测,同时制备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后人工镜检,按照科室复检规则和涂片镜检规则判定阴阳性,通过比对分析国际复检规则与本科室自定复检规则的检测结果,分别计算真、假阳性率以及真、假阴性率,评估该复检规则的可行性。结果: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及血涂片镜检阳性标准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迈瑞BC-6800血液分析检测的817份抗凝全血标本中,复检标本297份,复检率为36.36%(297/817),真阳性率为17.75%(145/817),假阳性率为18.61%(152/817),真阴性率61.32%(501/817),假阴性率2.32%(19/817)。采用本实验室所设置的复检规则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符合该复检规则的标本189份,复检率为23.13%(189/817),其中真阳性率为14.81%(121/817),假阳性率为8.32%(68/817);不符合复检规则的有628份,其中真阴性率74.05%(605/817),假阴性率为2.82%(23/817)。结论:科室通过设定适合自身的复检规则,不仅能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异常样本,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复检规则 显微镜检查
  • 简介:摘要:生化分析是临床实验室不可缺少的生化项目检测仪器,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的广泛使用,以其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提高了临床生化项目的检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临床的需求。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小故障,对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为此,学会处理仪器的小故障,是每个检验人需要掌握的技能。本文是对东芝TBA200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一例故障发现及解析,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 标签: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故障 解析 参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的应用价值及检测误差因素。方法以血常规检验10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4月~2020年3月,均实施血涂片镜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诊断,分析诊断准确率,详细统计所有差错标本,分析误差原因。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诊断阳性率与血涂片镜检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例诊断失误标本中,检验结果有影响因素包括标本留取方式和时间、患者生理因素、检验仪器、检验人员等。结论:血常规检验可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诊断,阳性检出率高,可促进疾病治疗。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诊断中,检验质量影响因素较多,包括采供血过程确认、环境管理、血液质量等,需加强采血者健康教育,做好采血环境管理,并重视采血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规范进行采血,促进标本检验质量合格率提高。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原因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诊断 血涂片镜检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全自动细胞分析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月~12月期间纳入140例血常规检验标本进行分析,所有受检者取两份血液标本,一份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验(简称仪器检验),另一份予以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简称涂片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将两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检出率高于单一应用仪器检验的检出率(P<0.05),联合检测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红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单一仪器检验的检测结果(P<0.05)。结论:仪器检验在血常规检验中检出异常细胞阳性率高于涂片检验,可联合应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两者优势结合优势显著。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01月本院纳入的7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比较检验结果发现,两组各项数据之间较为接近,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常规检验中,两种方式的检验结果较为接近,因此可以考虑将其联合应用,进而提高检验效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96例疑似梅毒感染患者,对其均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本组经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梅毒感染阳性78例、阴性18例。以检测结果为判定标准,与TP-ELISA检测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相比较,CLIA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等均较高(P<0.05)。结论:对疑似梅毒感染患者实施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过程中,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数据保存方便及准确率高等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感染 螺旋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取68例血常规检验样品,随机分成对照、观察组,前后分别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检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查。结果:检验发现,两组的淋巴细胞、中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差异大的指标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能够有效对红、白细胞与血小板进行检验,取得的数据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不同检验方式的价值,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验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择62例施行血常规检验的标本为分析对象,将其分别归入两个组别内,对照组中的标本实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的单一检验,观察组的标本选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联合检验,比较两类检验结果中的阴性率及阳性率。结果:对照组标本中,经检验的阳性率为70.97%,阴性率为29.03%;观察组标本中的阳性率与阴性率分别为93.55%、6.45%,两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采用显微镜检测法和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检测尿常规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近期收治的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中选取126例进行研究,分别用三种检测方法(显微镜检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尿干化学分析)比较其检出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情况。结果 显微镜检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与尿干化学分析检测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 采用显微镜检测法和尿沉渣全自动分析进行尿常规检验,检测结果更加精准,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尿常规检查 显微镜检测法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的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名患者,研究组患者使用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联合进行血常规检验,对照组患者使用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进行血常规检验,重点归纳患者在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分别为30.00%、6.00%,研究组患者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使用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联合检验的效果更好,阳性率更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全自动微生物分析进行药敏分析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时间段为2018.08月至2020.08月,研究对象为我院住院患者(n=170)送检的各种类型标本,分析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并记录全自动微生物分析进行药敏分析结果。结果:170例患者中,一共分离出170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其中痰液标本有109株(占比64.12%)、创面分泌物标本有38株(占比22.35%)、血液标本有10株(占比5.88%)、尿液标本有7株(占比4.12%)、脓液标本有4株(占比2.35%)、无菌液体标本有2株(占比1.18%)。占比最高的为痰液标本,其次为创面分泌物标本与血液标本。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93.53%最高,其次为氨苄西林/舒巴坦88.82%、妥布霉素83.53%、庆大霉素77.06%、左氧氟沙星50.00%、阿米卡星15.29%、复方磺胺甲恶唑11.18%。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且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因此,临床医务工作者可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进行药敏试验,有利于控制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分布特征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药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