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具有独立学科性质俄罗斯符号学研究以20世纪10年代莫斯科语言学小组和彼得格勒诗歌语言研究会成立为标志,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一百年来,俄罗斯文化符号学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在世界符号学版图中三分有其一。本期刊发三篇文章,

  • 标签: 文化符号学 文学解读 发端 概念 传统 符号学研究
  • 简介:在1963年出版《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巴赫金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语言,提出了他著名复调理论,进一步阐释了他对话思想。他说,“复调小说整个渗透着对话性。”本期刊出三篇文章,分析审美活动中对话性。

  • 标签: 审美活动 对话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诗学问题 小说语言 复调理论
  • 简介:马尔措夫是2016年“俄语布克奖”获奖作品《城堡》主要主人公,他是一个热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对考古事业无限忠诚,最终为捍卫他心中神圣城堡而殒命。小说标题具有鲜明象征意义,“城堡”不仅仅指已经成为古迹和废墟形而下实际城堡,更重要是指人形而上精神、意志和信仰“城堡”。马尔措夫这一形象塑造体现出作家阿列什科夫斯基对俄罗斯民族命运和前途深切关注与忧虑。作家希望人们通过理解历史,反省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直面现实中困境,从而不断地趋近真理。

  • 标签: 现实 历史《城堡》马尔措夫的形象
  • 简介:被称为俄罗斯后现代小说开山之作《普希金之家》,1978年在苏联敌对阵营资本主义国家美国首次出版。其作者安·比托夫一生跌宕起伏,经历多次磨难。1979年作家因“非法”出版《大都会》丛刊而被禁止发表作品,1986年才被“解禁”。值得注意是,《普希金之家》初稿完成时间(1971年)与终稿审定年份(1999年)分别属于迥然相异两个时代。正因为这一修订工作具有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所说“外位性”,作家便赋予小说艺术世界以更加深刻内涵。本文通过对小说故事情节概括和梳理,指出小说具有唯智论倾向,作家所倡导是文化崇拜,而这一点与苏联官方宣传工具向人们灌输个人崇拜恰好形成鲜明对比。

  • 标签: 安·比托夫 《普希金之家》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 简介:契诃夫在创作晚期采用“留白”艺术手法设置了不少戛然而止却意味深长开放式结局,后者通过“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作用于读者,故而其开放式结局实现了作家文学使命。本文归纳了契诃夫晚期小说开放式结局,总结了开放式结局表现,从社会及个人两个方面分析了开放式结局成因,最后从文学以及社会评价角度解读开放式结局意义。

  • 标签: 契诃夫 晚期小说 开放式结局
  • 简介:七月流火南京,酷暑难耐,然则拜读了张中锋教授新著《列夫·托尔斯泰大地崇拜情结及其危机》之后,颇感清新许多,这是又一部颇有新意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研究著作。

  • 标签: 托尔斯泰 危机 崇拜 大地 七月流火 研究著作
  • 简介:从范式视阈来审视俄罗斯形式主义学理基础,与以往纯文艺学或纯语言学视角有所不同,其聚焦和凸显是思想层面的方法论意义。研究表明,该范式学理基础包括语言学基础和哲学基础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历史比较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后者所依据主要是西方普通美学思想。而由该两大基础所建构起来俄罗斯形式主义范式,不仅成为俄罗斯乃至世界符号学发端有力思想武器,也为尔后世界范围内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样式文艺学和语言学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

  • 标签: 俄罗斯形式主义 研究范式 语言学基础 哲学基础
  • 简介:乌利茨卡娅《美狄亚与她孩子们》这部小说主题反映女性生活和女性话题,关注普通女人生活遭遇与生活状态。本文尝试建构作为艺术文本小说《美狄亚与她孩子们》语言文化场,分析艺术文本中能揭示“女性心灵”文化观念,通过对“道德”、“家庭”、“爱情”、“责任”和“聚和性”等文化观念深入剖析,阐释作家建构文艺世界图景同时,揭示作品中强调俄罗斯民族历史女性道德语言世界图景和作品中蕴含民族文化内涵。

  • 标签: 语言文化场 文化观念 女性心灵
  • 简介:娜杰日达吉尔诺索娃是乌克兰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因为她不懈努力,丰富多彩中国现代小说才得以进入今日乌克兰人民视野。我们访谈主要围绕吉尔诺索娃对中文作品选择、翻译困难性与复杂性等几个方面进行。

  • 标签: 中国文学 主渠道 信息 中国现代小说 乌克兰 翻译家
  • 简介:果戈理在《可怕复仇》、《维》、《狂人日记》等七篇作品中高度统一地构建了一个模式化世界:主人公无父无母孤身一人,由于某种激情而被恶魔力量引诱开始堕落,堕入一个隔绝而激荡时空内不能自拔,最终精神错乱而死。梦化超自然历险、梦境与呓语是这一时空外在形式,而双重意识消长斗争是其内在运行机制。这一时空似乎就是一个外化心理时空,或者说,是个体心理在现实世界投影。因而.称之为“个体世界”。

  • 标签: 果戈理 个体世界 《可怕的复仇》 《维》 《狂人日记》
  • 简介:普希金笔下达吉雅娜因忠于婚姻被誉为俄罗斯文学女性典范,但她忠贞是以“你一我一他”三角关系为前提。悬而未决“出轨”难题在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另外两位践行出轨女性身上得以展开,即《大雷雨》中的卡捷琳娜和《安娜·卡列宁娜》中安娜。此所谓19世纪俄罗斯文学“女性出轨”母题。本文分析了该母题文化语境、主体诉求和典型模式一语句。对该母题阐释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把握俄罗斯文学规律性和民族性特征,更可为解读类似文学形象和情节提供一个新视角。

  • 标签: 俄罗斯文学 女性出轨 母题 达吉雅娜
  • 简介:“十月革命”前后,无产阶级文化派一度把持苏联文坛,但因部分主张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原则,且与苏维埃政权在文化领导权上发生争执,最终走向衰落。然而茅盾却误将无产阶级文化派视作苏联文艺政策执行者而盲目崇奉。这对此后中国左翼文艺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在看似机械刻板照搬、仿写中,早期译介者对无产阶级文化派也进行了程度不同改写,曲隐表达了个人体认和本土语境要求。茅盾仿照波格丹诺夫《无产阶级艺术批评》而完成《论无产阶级艺术》,就在一系列细微“误读”中显示出某种本土转化努力,尽管其中仍有不少误区。

  • 标签: 无产阶级文化派 波格丹诺夫 《论无产阶级艺术》 《无产阶级的艺术批评》
  • 简介:加西亚·马尔克斯经典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爱情》具有独特六弦吉他般艺术结构。作者通过使用多相性创作语言以及构造多指向性空间关系等艺术手法拨动琴弦,弹奏出一组组优美的和弦,构成一曲关于爱情和死亡的哥伦比亚民间歌舞曲班布科。本文基于塔尔图符号学派代表人物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从文本信息生成功能、创造性功能以及空间模拟功能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深入文本分析,阐释小说文本意义再生和空间模拟机制。

  • 标签: 加西亚·马尔克斯 《霍乱时期的爱情》洛特曼 文化符号学
  • 简介:随着国际化文化交流进一步展开,文化翻译作用得以显现,译者主体性得到一定认同,主体间“对话性”成为翻译审美的重要属性。本文通过对话理论及审美判断分析了文化翻译中主体间多重“间性”特征,特别提出文化间性对文化传播影响和意义。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因审美偏差而导致文化误读与主体性审美局限关系,旨在促进不同文化间平等交流。

  • 标签: 巴赫金 对话理论 文化翻译 间性 主体性 主观性
  • 简介:《远离埃尔斯米尔之地》是加拿大作家艾丽莎·范·赫克一部地理小说,这是她自创一种小说体裁。该文本不仅是地图绘制和小说写作结合,而且是“一部女性地理小说”。此外,小说还将《安娜·卡列尼娜》纳入叙事,并对之进行重新解读。本文利用巴赫金对话理论,分析了《远离埃尔斯米尔之地》中互文性和对话性,探讨其中体现出来颠覆性特征:对男性话语主宰文本写作颠覆。对加拿大北方传统叙事颠覆。同时,本文指出了小说中建构性策略,即女性与自然结合,从而为女性探索新疆界和空间,建立不带偏见女性表征提出了可行之路。

  • 标签: 《远离埃尔斯米尔之地》 《安娜·卡列尼娜》 互文性 对话 女性空间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批评之镜透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经典在俄罗斯生成之路。陀思妥耶夫斯基无疑是一位伟大作家,但其经典生成之路十分曲折,而批评界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但远非友好角色。由于创作超前性、创新性和深刻性,更由于总是为穷人说话,作家生前很少得到批评界理解和赞美,得到更多是批判与不解。作家去世之后,评论界态度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尽管仍是褒贬不一,但已经开始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等大家相提并论。苏联官方评论对作家先抑后扬,最终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正式确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典作家地位。如今,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最好作家之一。

  • 标签: 批评 经典生成 超前性 创新性 深刻性
  • 简介: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学术界在文化转型中迎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新研究热潮,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取了很大进步。一系列作家作品、传记、国外优秀研究成果被译成中文并出版,中国学者也纷纷从文学、美学、宗教、哲学、历史等角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丰富性。国际学术会议召开和“中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中心”成立为中国陀氏研究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本文在梳理新世纪十五年问中国陀思妥耶夫斯基译介与研究成果、学术活动和组织情况基础上,总结其主要特点,并在与国际陀学界比较中对接下来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陀恩妥耶夫斯基 中国译介与研究 新世纪 文化转型
  • 简介:评论界普遍认为巴赫金和纳博科夫文艺美学思想存在一定差异性。巴赫金对复调小说推崇备至,而纳博科夫则认定作者绝对权威。然而,巴赫金对于审美活动“他者”与“我”,即作者和主人公对话模式分析是动态而多元。如果说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侧重于作者和主人公平等对话关系,那么在《审美活动中作者和主人公》中则强调了作者对主人公和作品整体性超视建构,彰显了审美主体间非平等、“非复调”关系。而在纳博科夫声明作者始终在场同时,自然也指明了作者与主人公强弱对立。可以说。就探讨审美活动主体关系性这一问题,巴赫金与纳博科夫思想是共性中存在差异,差异中又存在共性。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巴赫金审美主体非平等对话视角来分析纳博科夫小说《防守》中作者与主人公博弈关系,以期拓展对巴赫金理论和纳博科夫创作阐释空间。

  • 标签: 巴赫金 纳博科夫 《防守》 审美事件 主体对话性
  • 简介:评论家普遍认为,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界,布罗茨基传播最广、更受推崇不是他俄语诗歌,而是他英语散文。作为布罗茨基唯一单独成书散文作品——《水印:魂系威尼斯》,可堪称“20世纪所有有关威尼斯记述中最为优美而又经典一部书”,尤其拓展了布罗茨基俄罗斯域外散文写作地理和时空。诗人用印象主义散文讲述着他与威尼斯城17年长恋,开启作家给自己心爱之城书写情书旅行随笔模式。本文以解读布罗茨基情书钥匙打开《水印:魂系威尼斯》经典创作空间,呈现这封“匿名情书”所系布罗茨基与威尼斯城情之所起、痴迷、忠贞到所终一世爱恋,聆听和理解布罗茨基缘何倾情这座有着“时间之城”、“目光之城”、“水上之城”以及“命运之城”称谓威尼斯城。

  • 标签: 《水印:魂系威尼斯》约瑟夫·布罗茨基 威尼斯城 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