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免疫检验在孕产妇产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9年09月--2020年09月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1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然后将之划分成为两组,各55例,其中常规组55例常规产检,研究组55例常规产检的同时实施免疫检验,同时对所有孕产妇实行预防性干预,对比统计各组高危妊娠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高危妊娠发生率更低,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孕产妇 产检 高危妊娠
  • 简介:摘要临床免疫检验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由前沿的免疫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检验技术等内容构成,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内容联系密切。本研究在临床免疫检验课堂中引入了案例教学,选用具有典型性、启发性、趣味性的临床案例,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角度提出几个难度适宜的问题,通过课前讨论、课堂解惑的方式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推动学生自主性学习。在实际应用中证明这是提高医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学改革的成功探索。

  • 标签: 案例教学 临床免疫学检验 医学检验专业 实践探索
  • 作者: 李玉慧 杜勇 李璐 刘明岭 蒲椿 李天红 白慧 张学武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044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保定 071000 ,保定市第一医院肾内科,保定 07100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广州 510405 ,昆明市经开人民医院中医科,昆明 650217 ,南充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南充 637000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疼痛科,安阳 455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肌炎(DM)患者心脏受累的临床及免疫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至2018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271例成人皮肌炎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皮肤、肌肉损害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包括炎性标志物、自身抗体等),并将心脏有无受累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皮肌炎患者心脏受累的发生率为15.9%(43/271)。心脏受累的患者表现为心肌肌钙蛋白(cTnI)升高,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为T波异常(27.9%,12/43)、窦性心动过速(16.3%,7/43)、ST-T改变(14%,6/43)及右束支传导阻滞(7%,3/43);超声心动图异常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23.3%,10/43)、心包积液(23.3%,10/43)。心脏受累组患者易出现皮肤破溃及合并间质性肺炎(ILD),该组患者发生急进性间质性肺炎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心脏受累组(30.2%,13/43)。心脏受累的皮肌炎患者更易出现贫血、肌酸激酶升高及补体C3、血白蛋白低下,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抗Ro-52抗体、抗Jo-1抗体在心脏受累组多见,与无心脏受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心脏损害是皮肌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心脏受损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cTnI升高,该组患者易合并急进性ILD及抗Ro-52、Jo-1抗体阳性,病情活动度高。

  • 标签: 皮肌炎 心脏 间质性肺炎 抗Jo-1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甲肝与乙肝感染性疾病实施免疫检验的临床价值,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检出率提供支持。 方法 :选择于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0 月间收治的 118 例家乙肝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检验免疫检验,评价不同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情况,结果显示免疫检验方法的甲肝、乙肝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常规方法,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免疫检验方法在甲乙肝感染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诊断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疾病检出率,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甲乙肝 感染性疾病 免疫学检验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 甲肝乙肝感染性疾病行免疫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收治的患有甲肝乙肝患者 1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80 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检验; 观察组采用免疫检验。 观察两组检测甲肝乙肝人数和比例。 对比两组检测误诊或漏诊数据。 结果: 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意义。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具有统计意义。 结论 : 在感染性疾病甲肝、乙肝的临床检验中,使用免疫检验是最佳的检验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甲肝 乙肝 感染性疾病 免疫学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对于结核病的临床作用。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 84例设为结核组,选取同期肺结核患者 84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胶体金法、蛋白芯片法的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差异性。结果:对比胶体金法阳性的反应率、蛋白芯片检测蛋白 38kD、蛋白 16kD、结核菌阿拉伯甘露糖脂( LAM)的阳性反应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统计存在意义( P<0.05)。结论:与蛋白芯片法相比,胶体金法辅助诊断结核病的优势更高,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结核病 临床作用 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 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 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免疫检验联合检测的方法。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统计自身各项免疫指标和阳性检出率。结果:诊断 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自身免疫指标与健康体检者的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 阳性检出率也显著更高,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结论:采用免疫检测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在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提供准确的参考。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 联合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免疫检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45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健康者45名为此次研究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免疫检验联合检测,比较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经检验及检测观察组IgM、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且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指标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可了解其血清指标含量,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在疾病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 血清指标 诊断价值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中职免疫是中等职业教育医学系、护理学、农村学等多种医学类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并且就目前形势研究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免疫也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实验器材比较的少、内容比较的陈旧、实验教学课时比较的少、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也比较的单一。故此,在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中一直在反思如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免疫的教学质量,比如说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化平台、优化课堂时间、优化实验教学、融合多种教学模式,并且在教育教学中积极的完善教育机制等措施。在笔者一线教学中也一直在研究这门学科,该如何提高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喜爱度等等做了一些探讨。

  • 标签: 实验教学 实验内容 医学免疫 教育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尿系列蛋白的免疫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8 月收治的 88例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肾炎、肾病、肾小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 4组,每组各 22例;同时选择 25例正常检测者作为对照组。所选检测者均进行尿系列蛋白免疫检测,对 Alb、 β2-MG、 IgG、 IgA、 SIgA值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免疫检测结果显示,除肾小管疾病组外,各组尿蛋白系列值均较正常组有非常显著增高 (P<0.05);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者尿 β2-MG有显著增高;各组间尿 Alb/β2-MG值有显著性差异;肾病组尿 Alb/IgG值与同步尿蛋白盘状电泳呈正相关。结论 尿蛋白系列测定对了解肾脏受损的部位和程度及了解肾小球基底膜选择性程度有很大帮助,在某种程度上可 替代尿蛋白盘状电泳。

  • 标签: 尿系列蛋白 免疫学检测 尿免疫球蛋白 A 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 尿 β2-微球蛋白 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尿 系列蛋白的免疫检测及临床意义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88例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类型分为慢性肾炎、肾病、肾小管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 4组,每组各 22例;选取同期参与检测的 25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尿 AIb、 β2-MG、 IgG、 IgA、 SIgA值。结果 除三组外,各组尿蛋白系列值均较正常组有非常显著增高 (P<0.01);一组患者尿 β2-MC有显著增高;各组间尿 AIb/β2-MG值有显著性差异;所选患者组 AIb/IgG值与同步尿蛋白盘状电泳呈正相关。结论 尿蛋白系列测定对了解肾脏受损的部位和程度及了解肾小球基底膜选择性程度有很大帮助,在某种程度上可替代尿蛋白盘状电泳。

  • 标签: 尿白蛋白 鸟免疫球蛋白 G 尿免疫球蛋白 A 尿分泌性免疫球蛋白 A 尿 β2-微球蛋白 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免疫是卫生职业教育重要学科,其连接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免疫相关理论性概念复杂性较高,涉及到诸多专有名词,内容较为深奥。在现阶段卫生职业教育中,诸多学生学习理解能力不足,思维能力受限,学习难度较大。当前要注重整合卫生职业教育学生学习特征,从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积极探索。全面提高免疫教学成效,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免疫的课程学习中。还要注重强化学生对知识、能力以及素质方面的培育,能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标签: 卫生职业教育 免疫学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病原生物与免疫基础》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基础医学向医学过渡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这么医学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里面的理论知识较多、内容比较枯燥、很多的中英文词、还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拥有比较复杂的逻辑性,故此在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免疫比较的枯燥无味,给学生很大的教学压力,产生了巨大的心理畏惧。主要是由于学生的生源质量决定的,因为据笔者多难年的教育教学了解到,大多数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基础知识不扎实、思想观念比较的固执,故此在教育教学中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困难。故此,本篇论文是笔者咋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积极的从教学中改革图新,希望能够推动免疫的改革发展,促进中职学生的兴趣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

  • 标签: 中职教育 教育教学方法 医学免疫学 改革创新
  • 简介:摘要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常见病,常引起儿童听力下降及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是言语发育异常。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不清,现在普遍认为免疫方面的发病机制尤为重要。本文就变态反应相关的分泌性中耳炎免疫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中耳炎,伴渗出液 变态反应和免疫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3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免疫特征,为该病致病机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至2月29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的135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患者住院19(14,27) d时淋巴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γ干扰素]的变化特征。统计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14例)、普通型组(92例)和重症组(包括重型和危重型患者,29例)。44.4%(60/135)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42.2%(57/135)的患者CD8+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与轻型组和普通型组相比,重症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Z=4.379、3.799,均P<0.01)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Z=2.684、3.306,P=0.022、0.003)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意义。25.3%(24/95)的患者B淋巴细胞计数下降;重症组B淋巴细胞计数最低[88(56,189)/μL],下降发生率最高[52.2%(12/23)];3组间B淋巴细胞计数和下降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Z=6.199, χ2=11.723,P=0.045、0.003)。与轻型组和普通型组相比,重症组患者IL-6(Z=-4.022、-4.108,均P<0.01)和IL-10(Z=-3.261、-4.006,均P<0.01)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意义。3组患者间IL-2、IL-4、TNF-α和γ干扰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IL-6水平与病毒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301,P=0.007)。结论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可能为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是治疗重症患者的关键。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免疫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免疫检验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其临床检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 180例我血站从临床获取的免疫检验的患者, 随机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免疫检验, 实验组采纳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免疫检验方式。并且在检验过程中,详细、有效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观察免疫检验的实际应用中,实验组的临床免疫指标检查指标变异指数小于未进行质量控制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临床免疫检验方式,其检验结果更可靠、更准确。

  • 标签: 免疫检验分析 常规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PI3Kδ过度活化综合征(APDS2)患儿的临床与免疫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APDS2患儿临床资料、免疫相关基因测序、影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利用流式细胞术对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表型进行检测,并以正常同龄儿童或患儿父亲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儿 女,6岁4月龄,因"面色苍白1个月余,咳嗽7 d"于2017年6月首次入院,IgA(<0.067 g/L)降低伴IgM(2.55 g/L)升高,腹部超声提示肝脏(肋下1.7 cm)和脾脏(肋下3.6 cm)肿大,基因测序显示患儿PIK3R1基因c.1425+1G>A杂合突变,予醋酸泼尼松(10 mg/次,3次/d,逐渐减量)口服治疗7个月,患儿IgM降至正常(1.72 g/L),肝脾缩小(肝肋下0 cm,脾肋下0.5 cm)。2019年7月因"面色苍黄半个月"二次入院,精细免疫分型提示初始CD4+T细胞(0.386)和初始CD8+T细胞(0.271)比例降低,终末分化效应记忆CD8+T细胞(0.377)和过渡性B细胞(0.223)比例增高。患儿CD3+T、CD4+T、CD8+T细胞(4 125、5 213、3 497)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的平均荧光强度峰值高于其父亲(3 434、3 312、3 058)。患儿滤泡辅助T细胞(0.299)、Th1(0.491)和类Th1(0.438)比例高于正常儿童(0.156、0.313、0.303),而Th17(0.126)和类Th17(0.188)比例低于正常儿童(0.198,0.315)。患儿T细胞衰老指标CD57比例(0.306)高于正常儿童(0.246)。结论APDS2患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不同程度受损,激素治疗对其淋巴组织增生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

  • 标签: 免疫缺陷综合征 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微信 APP在医学免疫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考试成绩和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华大学 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4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信 APP辅助教学, 2组教学均为期 4周。比较 2组实验成绩、笔试成绩的差异及 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验成绩、笔试成绩及各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微信 APP应用在医学免疫临床实践教学中,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教学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传统教学模式。

  • 标签: 医学免疫学 实践 微信 APP 教学
  • 简介:摘要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TP)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在结核病高发地区。然而,由于胸腔积液中缺乏细菌的特性,使得传统的涂片和培养法敏感性很低,而胸膜活检存在一定风险。因此,TP诊断具有挑战性。由于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寻找快速、准确和有效的新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就TP的分子及生化免疫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结核,胸膜 结核性胸膜炎 诊断 分子技术 生化免疫学技术
  • 简介:摘要骨免疫是研究骨骼和免疫系统之间共同分子和相互作用的跨学科领域。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RA、骨质疏松症和牙周炎等各种炎症性骨丢失对骨免疫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然而,骨免疫相互作用并不局限于免疫系统对骨代谢的单向作用。近年来,学者发现骨细胞亦能调节免疫系统。骨免疫领域的研究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通过对骨免疫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为各种炎症条件下的骨丢失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将重点综述骨免疫在RA中取得的最新进展。

  • 标签: 骨免疫学 关节炎,类风湿 破骨细胞 免疫细胞 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