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近5年来死亡病例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儿科医疗及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儿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死亡的78例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住院患儿死亡原因排序依次为新生儿疾病、重症肺炎、重症病毒性脑炎。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尤其是新生儿死亡率是儿童保健及临床工作的重点。

  • 标签: 儿科 住院 死亡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住院患儿老年家属进行心理护理,正确关爱孩子,减轻家属焦虑,抑郁的心理,提高家属的满意度。方法对每一位患儿的老年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并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结果正确的心理护理帮助老年人客观对待问题,可以有效减轻患儿家属焦虑、抑郁、消沉情绪。结论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儿老年家属对本病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未发生医疗纠纷,并提高了医院和本病区的社会声誉。

  • 标签: 老年家属 心理护理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出院病历2403份,回顾性分析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41%,病原菌检测率5.28%,头孢唑肟使用频率最高为45.43%,联合用药均为两联,联合用药率为46.57%。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基本遵循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有些联用方案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在抗菌药物的配伍和病原菌检测上还需提高。

  • 标签: 抗菌药物 联合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调查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儿科2011年1—6月1289份出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采用Excel表对患者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情况、转归、不良反应、院内感染等方面进行汇总。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1%,以静脉滴注为主(96.6%),联合用药率为25.2%。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9.2%、37.9%和18.6%;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的用药频次分别居前3位。联合用药集中在大环内酯类和卢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不足3%。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在用药指征、品种选择、联合用药、给药频次、溶媒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儿防跌落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696例儿科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防跌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跌落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跌落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必要的防跌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儿跌落几率,保护患儿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住院患儿 防跌落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近二年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1月2015例儿科住院患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医院感染61例,感染率为3.0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0.81%,新生儿较普通儿童多,口腔感染有上升趋势。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季节、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有关。

  • 标签: 综合儿科 住院患儿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全面了解我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医院HIS系统,对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儿科2362份住院病历进行分析。结果:2362份住院病历中,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有2176份,其中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963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有213份。不合理应用的病例有:越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83份(39%),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的有45份(21%),无指征更换抗菌药物的有57份(27%),无指征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有28份(13%)。结论:我院儿科总体用药较为合理,但尚存在一些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现象,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儿科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住院天数、药物种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是β-内酰胺类如美洛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等,主要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是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等,主要使用的对症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类如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等,主要使用的辅助药物是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辅酶A等。结论对儿科药物使用的分析有利于药物的合理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并寻求相应对策。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家属240例,对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调查发现,患儿家属在护理服务需求满意度为96.25。结论 应该对护理服务与环境设施进行改进,最大程度满足患儿家属的需求,从而促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

  • 标签: 儿科 住院患儿家属 心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防治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儿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儿童60例,针对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时的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比较患者在采取干预措施前后儿童营养改善情况。结果儿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良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儿科住院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医院应该重视对儿童患者营养支持,避免患者出现营养不良。

  • 标签: 儿科住院患者 营养不良 预防和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调查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然后制定护理策略。方法:在2021年05月至2022年05月期间随机抽取我院儿科住院的患病儿童家属100例为试验组,随机选取同期100例健康儿童家属进行调查,为参照组,对两组家属采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对试验组患儿家属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心理需求调查,结合上述结果提出护理策略。结果:两组心理健康水平测试为试验组各指标均比参照组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试验组中,各位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要求中医护工作者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心理指导措施、用药合理性等需求较高,在疾病相关知识需求方面,对患儿病情发展、疾病保健知识、药物使用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知识需求较高。结论: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健康度较低,需要根据其心理需求实施相应护理策略来提高心理健康状态。

  • 标签: 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护理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儿科门诊与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规范用药合理性与经济性,切实减轻患者负担。方法统计2013年全年的儿科处方,分别得出儿科门诊和住院患者用药数量前五名,采用合理用药指标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用药相同为,炎琥宁,夫西地酸钠用药不同为头孢菌素。结论我院儿科用药合理性需要规范,确实需要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儿科 对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我院门诊儿童患者使用抗菌药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6年8月-2016年10月出院的儿科住院患者使用抗菌物的品种、用药频度、联合用药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4例出院患儿中有52例应用抗菌药,使用率达96.30%,使用强度为每百人天66.6DDDs,涉及5大类19种,其中单用50例(92.59%),二联4例(7.41%),无三联及以上用药,药物敏感度试验及病原学送检率为76.3%。结论抗菌药使用率过高,使用强度偏大,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抗菌药使用管理。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门诊与住院患者输液需求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2月15日-2015年2月15日我院收治的儿科门诊与住院患者118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儿科门诊与住院患者输液需求分析以及相关对策。结果儿科门诊与住院患者输液需求有自行选择输液时间、自行选择输液护士、了解药物名称、亲眼看着护士配药、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病房备热水、躺着输液、护士多观察、巡视、备一次性床单等。结论儿科门诊与住院患者输液需求较多,需要医护人员多巡视、多观察,尊重患者选择,提高护理准确性,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儿科门诊 输液需求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儿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寻求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以提高儿科静脉输液的成功率及护理质量。方法:对41住院患儿因输液所致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护理操作技能不扎实,缺乏护患沟通技巧,执行查对制度不严,巡视不及时是造成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患儿家长对医疗护理期望值过高,甚至过于苛刻是次要原因。结论:制定应对措施,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术水平,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不断探索,提高护理质量和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确保患儿输液安全。

  • 标签: 儿科住院患儿 静脉输液 安全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