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住院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6月1200张住院,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表现为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用药剂量不合理,服用方法不恰当,合并用药品种过多,禁忌症用药。结论对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住院处方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和住院进行审核分析,分析其不合格的原因,并对这类型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期间门诊和住院处方1250份,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5份,观察组在规范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提高医生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对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规定1,对处方从前记、处方正文(通用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医师签名)、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发、发药人员签名等进行审核并改进,对照组依照医院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处方的下发,对比两组处方的不合格率,分析处方不合格的原因,并将两组的处方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50份处方处方调查中,观察组不合格率为2.8%,对照组不合格率为24%,其中门诊不合率为14.2%,住院不合格率为12.6%。结论针对门诊及住院不合格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处方不合格给患者带来的困扰至关重要,应引起院方的高度重视。

  • 标签: 门诊及住院处方 不合格原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Sigma方法在住院管理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方法分别对6Sigma方法具体应用中的定义(D)、测量(M)、分析(A)、改进(I)、控制(C)几个流程结合实际处方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实施的效果进行测评。结果改进后较之改进前,处方的缺陷数量及比率相对均明显降低,流程能力值增加。改进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6Sigma方法在住院管理中的应用,改进了处方质量,提升了处方管理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6Sigma方法 住院处方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胸外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总共7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与结论:出现临床用药问题共41例,占比5.76%,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15例(2.11%);重复用药9例(1.26%);给药剂量不当6例(0.84%).临床医师应注重用药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胸外科 用药分析 处方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2015年的住院及用药合理性进行抽查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28836张,对处方进行点评和用药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抽查的28836张处方中存在不合格处方824张,占2.86%;主要归纳为无适应证用药(18.93%)、给药用法或用量不适宜(24.88%)、联合用药不适宜(10.92%)、选药不合理(23.30%)、重复用药(12.74%)、用药配伍禁忌(9.22%)六大类。结论我院住院用药合理性情况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住院的规范和合理用药的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住院处方 点评 用药合理性
  • 简介:高校校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的设计──住院管理子系统孙虹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医学领域,是从医院管理起步的,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我国起步较晚,70年代中期个别有条件的大医院才开始研究工作。直到1986年7月卫生部向10个单位下达了研制开发医院管理信息...

  • 标签: 管理子系统 校医院 信息子系统 财务管理 医院管理 电子计算机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住院带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并总结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住院带药处方共3000张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从2016年7月开始加强对住院带药处方管理,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住院带药处方共1500张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住院带药处方共1500张作为实验组,对比管理前后住院带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果对照组15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73张,不合理处方率为4.87%,实验组不合理处方有35张,不合理处方率为2.33%,实验组的不合理处方明显比对照组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住院带药处方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以及超常处方,其中实验组每一项所占的比例都比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住院带药处方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以及超常处方,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 标签: 住院带药处方 不合理用药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基层医院住院药房不合理用药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方法 :对基层医院 2016 年 1 月— 2016 年 6 月的住院药房处方药方进行调查,并根据筛查出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相关的数据收集,综合分析其不合理的原因; 结果 :根据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检查,老人、儿童患者的处方数较高,最主要的不合理用药原因为药量用法用量出现错误。 结论 :我院的药用药配方是治疗患者的主要处方种类,但是在用药的环节中存在着多种弊端,多种因素导致药不合理用药,必须加强对其的相关管理,保证处方的规范性、合理性。

  • 标签: 基层医院 住院药房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药房不合理中药处方形成原因,并且根据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选择观察患者为我院药房使用中药处方不合理103例,观察开始于2020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月,并且使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不合理中药处方形成原因。结果:对103例不合理药方形成原因统计,重复用药占比28.15%,用药剂量和方法不当占比23.30%,配伍不合理占比19.41%,书写不规范占比14.56%,药师未签名占比10.67%,选药品不适宜占比3.88%,(P

  • 标签: 中药处方 不合格 住院药房
  • 简介:目的:了解清远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处方住院医嘱的情况,通过处方点评、持续改进和有效干预,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等间隔方式,分别抽取我院2012—2016年门、急诊处方12654、13865、15632、17364、18105张;每年随机抽取住院医嘱800条,利用统计软件及专业技术人员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抽查的处方进行逐一分析。结果:5年间共抽取门诊处方77620张,住院医嘱4000条。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6~2.8种,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3.2%降至15.5%,注射剂使用率由16.5%降至10.5%,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变化不大,处方平均销售金额由137.3元降至110.2元。通过处方点评及持续改进,不合理处方数由2373张(占18.8%)下降至563张(占3.1%);不合理处方主要类型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三类不合理处方中,除超常处方2016年较2015年增加外,其余不合理处方数均逐年降低。住院医嘱中,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药品选择不适宜、用药疗程不适宜、预防用药不适宜,2012—2016年各种不合理医嘱数均明显降低。结论:处方点评工作是提高处方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的必要手段,通过加强处方审核与合理用药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药师专业优势,对不合理处方实施有效干预,可持续改进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干预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CA管理循环的应用对减少住院药房处方(医嘱)调配差错发生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住院药房开始执行PDCA管理循环为基点,比较PDCA管理循环实施前后年度住院药房管理质量变化情况;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PDCA管理循环实施前一年度)的住院药房处方(医嘱)共计185298条作为对照组,将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PDCA管理循环实施后一年度)的住院药房处方(医嘱)共计148940条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处方(医嘱)调配差错发生率情况;另选取对照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各100名,比较PDCA管理循环实施前后年度患者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药剂师培训、药品保存、药品归纳分类、药房环境合计住院药房管理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科室差错、医嘱差错、品种差错、规格差错、数量差错合计处方(医嘱)调配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药房管理中应用PDCA管理循环,药房管理质量有显著提升,处方(医嘱)调配差错发生率有显著降低,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明显增加,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 标签: 住院药房管理 处方(医嘱)调配 PDCA管理循环 满意度 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减少住院药房处方(医嘱)药品调配差错发生的原因,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2年6月住院患者的用药处方300张为实施前,另抽取2022年7月-2022年11月间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的处方(医嘱)300张为实施后,对调配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做出优化方法。结果:实施前的300张处方中,出现差错的有30张,出现差错的概率是10.00%;实施后的300张处方中出现差错的有13张,出现差错的概率只有4.33%;出现差错的概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结论:对于医院住院药方的药品调配的管理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可以很好地降低调配差错的概率,能够一定程度上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 标签: PDCA管理循环 住院药房 调配差错
  • 简介:目的分析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总院及分院共687例分裂症患者日医嘱微机查询.结果(1)在687例分裂症患者中药物使用频率依次为奋乃静、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维思通、奎地平,换算为氯丙嗪等效剂量后,治疗剂量为13.5~4012mg/d,平均(367±250)mg/d.(2)687例患者中516(75.11%)例患者使用经典抗精神病药,185例(26.92%)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432例(62.88%)为单一用药者,255例(37.11%)患者配合使用2种抗精神病药物,而3种或3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配用为0例,总计53例(0.08%)患者合并使用抗抑郁剂,106例(15.43%)合并心境稳定剂.(3)合并心境稳定剂频率依次为锂盐46例,丙戊酸钠30例,卡马西平30例.结论目前天津市安定医院处方方式仍以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为主,考虑与患者病程较长,大部分患者仍沿用原老医嘱,且长期住院患者受医保及经济负担影响有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处方 用药方式 精神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病例典型用药处方点评,不断提高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对2014年400份病历集中进行了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有70份病历用药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抽查病历总数的17.50%。其中,联合用药不适宜处方病历41份,占不合理用药病历的58.57%,为主要不合格处方病历。结论住院病例用药处方存在问题,病例用药处方合格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住院病例 用药处方 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我院麻醉药品合理应用,规范开具麻醉药品处方,保证患者使用麻醉药品安全合理,防止麻醉药品滥用。方法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1]、《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处方管理办法》[3]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4],对2010~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处方进行随机抽取,挑出不合格处方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处方书写不规范是造成麻醉药品处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麻醉药品的使用规范化培训及管理,提高处方质量,可以提高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促进麻醉药品的管理和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 标签: 麻醉药品 处方分析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院住院患者麻醉处方的不合理之处,为规范麻醉处方提供参考。方法对不合理麻醉处方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①2015年1月期间,麻醉处方合格率为95.95%。结论通过分析麻醉处方的不合理之处,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关的措施,确保麻醉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 标签: 住院患者 不合理 麻醉处方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