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伤口敷料用于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0例下肢慢性伤口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儿采用传统方式换药,观察组以新型敷料换药,对比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为(13.1±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9±5.30)d,观察组患儿换药过程中Wong-Baker评分为(1.4±0.3)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2±1.3)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结论对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过程中采用新型伤口敷料可有效缓解换药过程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下肢慢性伤口 新型伤口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护理告知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针对40例门诊外科患者给予单纯的上药换药处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同时实施护理告知,并归为观察组;此后观察两组结果,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可见,观察组愈合明显较快,同时患者疼痛感觉较轻,两组干预满意率比较,明显为观察组较高,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护理告知对患者的影响分析发现,同护理告知能够帮助患者的伤口及时恢复,同时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于干预的满意率,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门诊外科 伤口换药 护理告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观察及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7月伤口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传统护理组对伤口消毒后根据伤口情况覆盖凡士林或无菌纱布,之后再用胶布固定,换药间隔2~3天;湿性敷料组对伤口消毒后根据伤口情况覆盖湿性敷料,并用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换药间隔2~3天。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总有效率;伤口愈合时间、换药疼痛评分、出血量;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差异。结果湿性敷料组患者伤口愈合总有效率高于传统护理组,P<0.05;湿性敷料组伤口愈合时间、换药疼痛评分、出血量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应激状态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湿性敷料组心理应激状态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护理效果确切,可加速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换药出血量,减轻患者应激心理,值得推广。

  • 标签: 湿性敷料 感染伤口 换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门诊换药室患者伤口发生感染的原因,在对门诊换药室感染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对患者进行换药时采取有效适合的干预,避免换药室内患者伤口感染,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换药室 感染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病损及炎性。其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皮下或软骨下形成硬结,称为痛风石或痛风结节。痛风结节经皮破溃排出白色石灰粉末状尿酸盐结晶,合并感染,经久不愈。2016年我科收治了1例左手背痛风石溃疡破溃化脓伴感染,深度达到肌层、肌腱,未见明显的骨质外露,经伤口换药后1个月愈合。现报告如下。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破溃感染化脓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例痛风石破溃伴有严重感染化脓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医护配合,循证运用,入院后请外科会诊及查阅相关文献后,采用5%碳酸氢钠液侵泡创面后用刮匙清理,尽可能将结节内的尿酸盐结晶清除干净,以便加快伤口的愈合,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创面1,再用我们的0.9%氯化钠冲洗伤口,TDP灯照射,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针对有化脓性的伤口,用双氧水进行冲洗伤口,再用我们的0.9%氯化钠冲洗伤口,TDP灯照射,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每日换药一次,根据创面情况酌情增加换药次数,直到创面结痂。用抗菌银离子凝胶涂擦,纱布覆盖于患处后予绷带固定,每24h更换1次绷带固定时应注意保持患肢功能位,每8h观察患者被包扎肢体皮肤的颜色、温度等,并询问听取患者的主诉,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得到有效的护理,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关节疼痛缓解;痛风石破溃创面干燥结痂,化脓性伤口愈合,三餐规律,基本能执行低嘌呤的饮食原则,养成了每日饮水习惯,基本掌握自我护理。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破溃化脓性的伤口采用双氧水冲洗,5%的碳酸氢钠浸泡冲洗,在使用0.9%氯化钠冲洗,再使用TDP灯的照射,使用我们的抗菌银离子凝胶能够缩短病程;一旦发现痛风石破溃,应检查尿酸水平,并及时从全身和局部两方面进行全面的治疗,其中局部的创面处理至关重要。痛风患者采用个体化一对一的教育方式,并加强出院后的随访教育,期望最终帮助患者做好自我管理,达到真正行为改变,延缓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碘伏对门诊伤口换药中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把门诊20例患者去使用随机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共有100例,患者伤口和四周的皮肤使用碘伏涂擦或者是进行湿敷;对照组共有100例,使用新洁尔碘伏棉球去对患者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生理盐水棉球需要轻轻的去对伤口进行擦拭,对于两组具体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观察组获得的效果要比对照组好很多,其伤口的愈合所需要的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要短一些,同时其进行换药的次数都要比对照组少一些,疼痛感也要比对照组轻。结论碘伏使用在外科伤口换药所互动的疗效非常的显着,是当前门诊患者进行皮肤消毒和创口愈合以及防止感染的主要消毒剂。

  • 标签: 碘伏 门诊换药 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水胶体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我科行气管切开患者9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后使用传统纱布敷料进行伤口换药的方法,试验组采用水胶体泡沫敷料伤口换药法,比较两组患者伤口周围皮肤的不良反应、敷料更换次数及气管导管拔管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伤口周围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明显低于对照组25.5%,敷料更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早,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

  • 标签: 气管切开术后 水胶体泡沫敷料 伤口换药
  • 简介:摘要通过担任外科护士长期间对外科换药室的管理,分析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规范外科换药室的工作程序,定岗定专人负责。结论利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方法,为外科手术质量提供保证,防止资源浪费,增加科室效益,在实践运行中得到了医生及护理部的认可。

  • 标签: 外科换药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颜面部换药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37例颜面部外伤患者基本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35.1%(13/37)为缝合伤,24.3%(9/37)为擦伤,32.4%(12/37)为锐器伤,8.1%(3/37)为化脓伤。创面最小的为0.6×0.2cm,最大为0.7×0.4cm,平均面积(0.6×0.3)cm。结论颜面部遍布着丰富小血管与神经既是人体暴露部位也是最易受伤部位,面部外伤对患者容貌影响较大,清创、换药过程中严格遵循美学要求,注意保护容貌,减轻出血与疼痛。

  • 标签: 面部外伤 换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外科换药护理及感染控制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于我院进行外科换药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门诊外科换药护理及感染控制方法。结果150例患者规律换药1—2个月后均创口愈合良好,换药过程中未出现化脓、感染情况,感染控制及护理效果良好。结论做好门诊外科换药护理工作,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门诊 外科换药护理 感染控制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门直肠疾病术后换药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外科在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肛门直肠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术后换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肛门直肠疾病患者术后换药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肛门直肠 术后换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伤口处理病患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伤口处理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组后对比在不同护理方法下患者疼痛自评分数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强化了心理护理的观察组病患疼痛自评分数显著更低,且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8%,对照组为86%。结论对受伤患者强化心理干预可转移其对疼痛关注度并改良护患关系。

  • 标签: 伤口 心理护理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换药室应用的效果。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门诊换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以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3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换药室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换药室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门诊就医有困难的伤口患者,有效的居家治疗护理模式。方法对门诊就医困难的27例伤口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服务,通过成立延伸护理服务小组,建立伤口患者个人信息档案,专人进行伤口专科知识及技术培训,通过发放护理名片,电话、微信、QQ和邮箱号码等不同方式,24小时进行咨询指导,并定期门诊就诊,用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解决病人在伤口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果及时解决了伤口康复过程中护理相关问题83次,患者本人或照顾者在家庭伤口换药技术及专科知识上得到提高,满意度达100%。结论延伸护理伤口护理中心的应用,解决伤口患者居家护理困难的现状,让许多伤口患者得到及时的专业指导,不仅解除患者痛苦,减轻家庭照顾人员的烦恼,也减少了医疗费用支出,提升了护士的价值和医院的声誉,拓宽了医院服务的市场。

  • 标签: 延伸护理 伤口 护理中心 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病患的伤口进行规范化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度收治的具有伤口的患者7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规范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对伤口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规范组对伤口实施规范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经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其发生感染的程度及比例,以及最终伤口的恢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模式处理后其伤口的感染程度可知常规组总感染率为27.78%,规范组总感染率为13.89%,显然常规组的伤口感染程度比规范组高且多;经过对最终伤口恢复程度的比较可知,常规组总恢复率为88.89%,规范组总恢复率为97.22%明显高于常规组,说明对伤口进行规范法护理是有临床疗效的。结论利用规范化护理模式处理伤口,可促进患者伤口相关临床症状的改善,并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加快患者伤口的恢复速度。

  • 标签: 规范化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 伤口护理 感染率 恢复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伤口治疗(NPWT)加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2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NPWT加综合护理干预治疗慢性伤口,对照组采用NPWT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依从性、溃疡再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的治疗中,NPWT技术加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伤口的治愈率。

  • 标签: 负压伤口治疗 护理干预 慢性伤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在骨科伤口护理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1月在我院骨科接收的患者一共有12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病人的临床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干预以后,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干预以后,干预组病人伤口愈合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骨科伤口护理当中采取舒适护理,可以使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进而使骨科临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科伤口护理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