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射频识别、 5G 通信技术为依托,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背景,针对信号控制交叉口 BRT(大运量快速公交) 优先通行控制问题,提出一种 BRT 交叉口实时优先控制模型。以 BRT 车辆抵达交叉口时的延误时间和载客量作为智能控 制器的输入,输出此 BRT 车辆通过该交叉口的迫切程度并确定优先服务方案,有条件的给予 BRT 车辆在该交叉口处的通行权。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定时控制相比,该文提出的 BRT 实时优先控制方法在交叉口非饱和交通流下能有效的减 少 BRT 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延误时间,且交叉口的正常交通秩序不受影响。

  • 标签: 交通工程 实时优先 智能控制 BRT VISSIM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金额达到标准。方法:医院 2018年 -2019年国家基本药物使用运用 PDCA循环管理。结果:根据 2018年 -2019年数据追踪,国家基本药物优先使用工作得到持续加强,已达到规定考核标准,并更加优化。结论:运用 PDCA循环管理,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金额达到标准,将继续巩固成果,持续改进。

  • 标签: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使用金额 监管 达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操作技术,而了解和掌握静脉、动脉的毗邻、走形以及位置,能够使操作的成功率提高,减少并发症。因此,本文对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的解剖学基础和护理研究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护理解剖学 股静脉穿刺 股动脉穿刺
  • 简介:摘要:承租人对承租房屋的长期居住或经营生产,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居住状态和生产经营状态。商事经营者在房屋上进行工商和税务登记,或者在房屋装修、店铺宣传、客源积累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若不对出租人进行必要的限制,必定会导致一些出租人在利益驱动下利用其优势地位滥用出租权,使承租人利益受损。随着房屋租赁市场交易更加频繁,为保证承租人居住的稳定或前期的资源投入不被浪费, 2020年 5月 28日通过的《民法典》,正式在法律层面上确定了房屋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

  • 标签: 承租权 租赁合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SCIA)穿支皮瓣切取中预防生殖神经(GFN)支损伤的体会。方法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采用SCIA穿支皮瓣修复足部损伤32例,均获得门诊随访,有18例在SCIA靠近动脉处发现有GFN支通过,分别位于SCIA浅支浅层、SCIA浅深支之间、SCIA深支深层。通过解剖分离暴露GFN支,切取皮瓣,修复足部创口,16例GFN支暴露良好,未损伤,2例因位于SCIA浅、深支之间,且需切取共干血管蒂,予切断神经并取下血管蒂后缝接神经。结果32例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及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4~12个月,末次随访皮瓣质地优良,足部外形恢复满意。2例神经缝接患者在大腿前内侧有感觉减退,半年后恢复,余患者取皮瓣侧大腿前内侧均无感觉减退现象。结论对GFN支及SCIA蒂部血管的解剖分型分析及术前、术中设计,有利于预防GFN支的损伤。

  • 标签: 生殖股神经股支 旋髂浅动脉 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企业多项目管理中优先排序问题的重视越来越高,其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企业多项目管理中优先排序进行了阐述说明,结合相关研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企业多项目管理 优先排序 研究
  • 简介:摘要手术优先模式(surgery-first,SF)是指正颌手术之前不接受任何使牙齿移动的正畸治疗,或只接受不超过6个月的最小术前正畸准备(minimal orthodontic preparation,MOP)的治疗模式。在传统的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模式(conventional surgery,CS)中,术前正畸去代偿疗程较长,且常给骨性Ⅲ类患者的面型及咀嚼功能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手术优先模式应运而生。然而手术优先模式患者术后咬合状况多不稳定,增加了术后复发的风险。本文旨在对骨性Ⅲ类手术优先模式的发展、优势与局限、适应证、术后稳定性等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重度骨性Ⅲ类 手术优先模式 术后稳定性 最小术前正畸准备
  • 简介:摘要: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公司法》上两种最基本的公司形态。有限责任公司更注重人合性,更注重股东之间的意思自治,允许公司股东通过章程或协议的形式实行表决权和分红权差异模式。但在实务中,尤其是初创型公司绝大多数采用工商登记模板而未对股权进行规划,使股权结构成为公司发展的阻碍。

  • 标签: 初创型公司 同股不同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89例;年龄为(65±9)岁,年龄范围为31~91岁。患者根据《成人腹股沟疝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年版)》标准施行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手术方式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McVay修补术或开放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并发症和疝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中及术后情况:102例患者均为单侧疝,其中左侧疝57例,右侧疝45例;79例发生嵌顿或绞窄,23例未发生嵌顿或绞窄。79例嵌顿或绞窄疝患者行急诊手术,其中35例行开放McVay修补术(5例为腹腔镜手术中转),44例行腹腔镜TAPP。23例未发生嵌顿或绞窄疝患者均行择期手术,其中3例行开放腹膜前间隙补片修补术,20例行腹腔镜TAPP。102例患者中,87例术中使用补片。10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62±3)min;102例患者术中均留置引流管,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2.2±0.3)d;术后住院时间为(3.5±1.3)d。(2)随访情况:10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7±3)个月,随访时间范围为1~12个月。79例行急诊手术患者中,随访期间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伤口感染、肠梗阻、血清肿、肠瘘、患侧疝复发分别为5、4、3、3、1、1、1例,死亡3例。1例术后肠瘘患者行二次肠造口术,术后3个月行肠还纳术,其余并发症患者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23例行择期手术患者中,随访期间血清肿、肠瘘、患侧疝复发各1例,均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结论早期、准确诊断,且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及时施行手术可有效治疗疝。

  • 标签: 腹股沟疝 股疝 急诊手术 择期手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定量评价日间手术中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related groups,DRG)减少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为日间手术术种的精准化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2018年7—11月出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运用DRG评价体系开展日间与住院择期手术的比较,计算各DRG组的时间消耗指数与费用消耗指数,基于综合指数排序筛选出减少最显著及最不显著的DRG组和手术术种。结果纳入日间手术患者1 997例,其时间消耗指数为0.31,费用消耗指数为0.55;住院择期手术患者10 506例,其时间消耗指数为1.31,费用消耗指数为1.09。日间手术开展皮肤病损切除术、面部病损切除术、颈深部淋巴结切除术等术种的时间和费用消耗指数减少最显著;乳房病损微创旋切术在时间及费用上降低最不显著。结论根据时间和费用消耗指数减少程度,可以将减少最显著的DRG组及手术作为同等安全级别下的日间手术优先术种,减少不显著的DRG组不建议作为日间手术优先术种。

  • 标签: 日间住院医疗 日间手术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时间消耗指数 费用消耗指数
  • 简介:摘要前外侧皮瓣(ALTF)是中国学者徐达传等首次报道。相关术式自创立初始,经过国内外学者们近40年的不断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该皮瓣以各种不同类型广泛应用于临床,可覆盖上至头顶、下至足底的所有创面,并以多种形式参与多个器官的修复与再造,成为真正"顶天立地"的"万能皮瓣"。本文主要阐述国内ALTF在应用解剖、穿支定位、临床应用和供区保护方面的研究节点及其进展。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中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神经介入术后动脉穿刺处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止血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全脑血管造影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拔鞘后动脉穿刺处情况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术中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动脉穿刺处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不同直径血管鞘(5 F、6 F或8 F)在不同止血方案(人工按压、血管缝合器、血管封堵器)下的止血时间。结果共纳入神经介入术721例,其中介入治疗264例,全脑血管造影457例。46例(6.4%)患者术后出现穿刺处出血,其中渗血25例(3.5%),血肿18例(2.5%),假性动脉瘤3例(0.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收缩压[优势比(odds ratio, OR)1.02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4~1.047;P=0.021]、穿刺次数(OR 1.075,95% CI 1.053~1.097;P<0.001)、肝素剂量(OR 2.142,95% CI 1.638~3.471;P<0.001)、手术时间(OR 3.727,95% CI 2.025~6.860;P<0.001)以及人工按压(OR 3.449,95% CI 1.230~9.669;P=0.019)是术后穿刺处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论采用何种止血方案,止血时间均随着血管鞘直径的增大而延长,但只有采用人工按压时不同血管鞘直径组止血时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无论血管鞘直径如何,采用血管缝合器和血管封堵器时的止血时间均较人工按压显著缩短,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手术时间以及针对不同直径血管鞘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可降低动脉穿刺处的出血发生率。

  • 标签: 脑血管障碍 血管内手术 脑血管造影术 股动脉 穿刺术 血肿 止血技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总结我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例医源性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处理情况。8例患者中3例接受手术治疗,5例接受介入治疗。2例行假性动脉瘤修补,1例行自体大隐静脉间置术,5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术后随访2~36个月,1例因伤口感染而致间置血管内漏,最终行动脉结扎、截肢,1例发生近端内漏,二次介入治疗,1例发生非假性动脉瘤相关性死亡。7例患者血管通畅良好,无假性动脉瘤复发,无远端缺血等并发症。我们认为对医源性假性动脉瘤进行适时恰当的血管外科处理是避免不良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力学优先原则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就诊初次眼整形女性患者96例(年龄18~42岁,平均26岁)的双侧单睑患者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对合并内眦赘皮者行改良Park法内眦赘皮矫正术;对存在轻度上睑下垂者行提肌腱膜松解或提肌腱膜折叠术。通过手术进行松解粘连、组织复位、减轻负荷、加强提睑板力量等方法,减弱影响重睑皱褶形成的力学因素。结果96例患者上睑形态及皮肤松弛情况有明显改善。其中2例因术后重睑线弧度欠佳,1例因去皮量不足重睑较窄,2例因双侧不对称。其余患者睁闭眼位上下睑形态较自然,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力学优先原则行切开法重睑成形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重睑皱褶变浅、消失等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眼睑成形术 力学 优先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SA术围术期使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接受经皮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SA术患者74例为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效果 并发症率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