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全球每年有150万人死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本文基于2017年12月发布的"创伤失血性休克诊治中国急诊专家共识"和"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规范",以及2018年1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献综述,结合外军战伤救治经验,从致伤机制、临床分级、影像学检查、对液体复苏的初期反应、复苏阶段划分、晶体复苏以及血液制品输注等方面,详细介绍创伤失血性休克进展。

  • 标签: 创伤 失血性休克 进展
  • 简介:摘要MECT是多参数监测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简称,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的方法。无抽搐电休克,是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给予肌肉松弛剂,再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放电,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前中后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对1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经MECT治疗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心理疏导和护理。结果采用心理疏导,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变,积极配合治疗确保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治疗后精神症状明显改善,尽快控制病情。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及时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取得较满意疗效,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紧张程度,出现1例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护理满意度达90%(54/6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源性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休克是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引起细胞氧利用率不足。休克是重症监护室(ICU)中的常见的疾病,大约有1/3的ICU患者受到影响。本文将对如何早期地识别及治疗休克予以综述,旨在为休克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休克 早期识别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休克急救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2例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实施的急救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急救处理结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均抢救成功,及时补充了丢失的体液,使患者呼吸平稳,皮肤均无受损情况出现;护理满意度达95.2%(40/42)。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能够提高休克抢救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休克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途径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为制定针对性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6月在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行首次MECT患者家属160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健康教育内容、时间、地点、方式和频度需求。结果门诊与住院MECT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短暂记忆障碍及处理、自我放松技巧及方法都非常需要知道,对开展健康教育时间、地点、方式和频度需求各有不同。结论根据门诊与住院家属对健康教育各方面的需求的不同,采用针对性、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

  • 标签: 门诊与住院 改良电休克治疗 家属 健康教育需求
  • 简介:摘要 :  感染性休克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病死率高达 50%。常见病因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急性重症胰腺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脓肿、大面积烧伤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针对病因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配合其他抗休克治疗是提高外科感染性休克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手术以简单、有效为原则,贯彻“损伤控制”的理念,不强求彻底处理病灶的确定性手术。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外科 手术方式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休克患者的急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休克患者共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入院后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院前及入院后双项急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休克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和入院急救,能够有效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最大限度地提升急救成功率。

  • 标签: 外伤休克患者 急诊治疗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诊休克病人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依据组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休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休克患者采用优化护理方式。护理后以患者及家人满意度来评价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优化急诊休克病人护理后,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高,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休克 急诊 护理
  • 简介:摘要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量不足所导致的代谢障碍,细胞受损的整个病理过程所作出的反应。本文旨在探讨产科休克的临床诊治。

  • 标签: 产科 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发ICU感染性休克病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12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患者的治疗结局,将入选患者分为死亡组60例与存活组66例,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病例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两组病例在年龄、APACHEII评分、MODS数目、SIRS数目、平均动脉压、白蛋白、是否接受有创检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II评分、MODS数目、SIRS数目、白蛋白是诱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对ICU感染性休克治疗中,将根除病因为基准进行综合治疗,进而降低本病症死亡率,促进转归。

  • 标签: ICU 感染性休克 病死率 危险因素
  • 简介:将核心技术能力的获得寄希望于外部,是一种投机主义的体现。中兴通讯正陷入一场危局。美国当地时间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网站公告,7年内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兴通讯出口任何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公告称,中兴通讯违反了2017年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和解协议。4月17日,上市公司中兴通讯(000063.SZ)全天停牌,相关通信类上市公司亦全线暴跌。4月20日下午14:30分,中兴通讯针对美国对中兴发布禁售令一事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表示美国的制裁使公司进入休克状态。

  • 标签: 休克 美国商务部 核心技术能力 中兴通讯 新闻发布会 危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的相关内容。方法通过回顾分析以及资料查阅等方式,了解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体液管理内容。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患者病情各个阶段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抢救、优化、稳定、清除方面的液体管理,保证其生命稳定,避免器官损伤。结论液体管理能够帮助感染性休克患者稳定其生命体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液体管理 管理分析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规范化急救护理处置模式在外伤失血性休克护理对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 以 2017年 5月至 11月由我院施以急救的失血性休克病例 68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作等量 (34例 )常规急救护理处置组与规范急救护理处置组,对两组接受不同急救护理处置后急救总耗时与急救成功比例加以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接受不同急救护理处置后在急救总耗时与急救成功比例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规范化急救护理处置组外伤失血性休克者前一指标显著低于常规急救护理处置组,后一指标显著高于常规急救护理组,( P < 0.05)。 结论 :规范化急救护理处置可缩减外伤失血性休克护理对象的急救护理总耗时,提升该类急救护理对象的急救成功比例。

  • 标签: 外伤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全身炎症疾病,其产生毒素或病原微生物痛过血液入侵到全身,以此激活免疫系统与宿主细胞,进而发生内源性炎症介质或者是细胞因子,给患者的集体系统和身体器官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新产代谢,更为严重的则是使身体的重要器官发生衰竭的情况,主要的临床表现则为休克。本文为了分析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情况,对其治疗内容展开阐述。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临床治疗进展 分析研究
  • 简介:随着战争样式向高科技转变,越来越多的在读大学生应征入伍,返校复员大学生人数随之不断增加。经过“学校一部队一学校”的循环,经历了“学生一士兵一学生”的角色转换,复员大学生难以避免的产生了回归型文化休克现象。这是由于大学文化与军营文化在观念、制度、行为、认识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统领各文化之间的差异,提前进行知识储备,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建立复员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帮助他们克服文化休克现象,使其健康成长。

  • 标签: 复员大学生 角色转换 文化 文化休克 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接收的14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72h存活率(98.61%)明显高于对照组(86.30%),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11%)明显低于对照组(12.33%),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补液法,采用亚休克疗法能够有效提高院前急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存活率,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传统补液法 亚休克疗法 院前急救 创伤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输血治疗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3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复苏24小时液体总量、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小时尿量、复苏前和复苏后3天C反应蛋白水平(CRP)、血清降钙素原水平(PCT)进行记录和比较,并且对患者肺水肿发生情况以及28天内病死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后患者每小时尿量明显更多,P<0.05;患者复苏3天时血CRP和PCT水平明显更低,P<0.05;共计3例患者发生肺水肿,没有患者28天内死亡。结论为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输血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输血 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 尿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及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76例患者围术期死亡患者2例,死亡率2.63%,剩余74例中34例送入病房养护,40例继续在ICU进行救治,最终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12.6±3.2)天。结论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熟练主动的配合,是成功救治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关键。

  • 标签: 妇产科 失血性休克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