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时的效果和反应,实际病例来证明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时的优势。方法在手术前对3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实行介入封堵术前进行身体检查、心理教育、手术中检测还有和医生之间的密切配合,手术后为能使患者尽快康复,应及时观察穿刺口、下肢循环情况、尿量情况。结果本组32例患儿封堵术后除3例出现一过性I~II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一过性体温升高外,余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腹股沟部留下一个毫不起眼的针眼(3毫米左右)。由于创伤小,痛苦小,不留疤痕;治疗时无需实施全身体外循环及深低温麻醉,避免体外循环和麻醉意外的发生;不需要输血,从而避免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1-3天即可出院。综上所述,介入封堵治疗新天型心脏病上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封堵术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发生室颤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5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室颤的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手术前准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手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心电监护显示心电图及冠脉压力的变化。患者一旦出现室速、室颤,立即给予有效的电击除颤、心外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高流量氧气吸入,维持有效的循环、呼吸及水电解质平衡。结果5例室颤患者中有4例经用200-360J心脏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患者经电除颤后没有恢复窦性心律,发生心脏、呼吸骤停,经植入临时起搏器、上人工呼吸机及药物治疗后,心率、呼吸和血压趋平稳,继续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转CCU进一步监护和治疗。结论术前做好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提高室颤发生的预见性可迅速电除颤,尽快恢复窦性心律,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室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护理配合经验,减少手术风险,促进手术成功率。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3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严密病情观察,发现15例在中出现并发症,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抢救。结果14例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转危为安,1例患者术后回病房24小时后死于心源性休克。结论掌握严重并发症的特征及相关的急救护理知识,中严密监测各项生命指标,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实施护理措施,是急诊介入治疗成功、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介入治疗 护理配合 体会
  • 简介:摘要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诊断时近70%无法手术切除,预后差。超声介入治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期,进而改善预后。

  • 标签: 肝癌 超声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对肝癌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结论介入疗法是非手术疗法中疗效最显著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进展情况。方法收集近年来有关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参考文献,分析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新进展。结果众多文献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栓塞。而血管内介入栓塞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众多学者认为,此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较开颅夹闭优越。结论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方案根据肿瘤的大小、形状、部位,以及患者的年龄和病情而定,根据以往的传统开颅夹闭组织损伤大,手术难度大。因此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手术难度低、成功率高、手术并发症少的血管内介入栓塞越来越受临床医生所青睐。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血流重建技术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某一支血管突然闭塞引起,偶有发病时处于应激和高凝状态使双支血管的突然闭塞。此时病情更加凶险,合并症多,选择合理的救治方案,对于临床预后有重大影响。我院2012年9月成功救治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双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冠脉闭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微创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的围期护理。方法抽取48例经胸微创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采用综合护理,观察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患有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在接受经胸微创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封堵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护理 经胸微创食道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8例小儿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对小儿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护理。结果全组病人介入治疗,只有1例出现吸入性肺炎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其余均顺利康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小儿血管瘤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不留疤痕等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小儿血管瘤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插管行介入治疗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我院采取经阴道插管行介入治疗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的不孕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58例患者阻塞的输卵管得以复通,约占96.67%,随访至少1年,其中28例患者自然受孕,约占46.67%。结论经阴道插管行介入治疗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不仅可以清晰的显示输卵管阻塞的部位、程度和性质,还可以使阻塞的输卵管得以复通,具有操作简便、直观可视、安全、无创、痛苦小、费用少、再通率高、受孕率高、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能够作为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首选方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卵管 造影术 再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和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复查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疗效。结果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患者,痛经症状有明显改善,经量较以前减少且经期缩短,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结论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瘤 经导管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期的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治疗的9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的患者在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平均住院日期、患者满意度、住院费用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心血管 介入治疗 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