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切除与保治疗在创伤性破裂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创伤性破裂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保治疗,观察组采用切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1.89±1.08)d、住院时间(9.79±4.27)d、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6.12±2.15)d、住院时间(14.26±3.45)d、并发症发生率(1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输血量、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与保治疗对创伤性较轻破裂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实践中要综合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脾切除 保脾治疗 创伤性脾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创伤性破裂中比较切除与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5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收治我院的创伤性破裂患者共计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治疗方式比对。两组患者从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将对照组采用保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切除进行治疗手段进行对比并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1.89±1.08)d、住院时间(9.79±4.27)d、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6.12±2.15)d、住院时间(14.26±3.45)d、并发症发生率(1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输血量、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与保治疗对创伤性较轻破裂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实践中要综合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脾切除 保脾治疗 创伤性脾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射频消融在外伤性破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外伤性破裂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选择性保手术治疗。结果40例外伤性破裂手术患者的手术均获得了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20±4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0±70)mL,平均住院时间为(16±6)d,所有患者术后脾脏均未出现再次出血,且没有发生任何临床并发症。结论针对外伤破裂患者进行手术方法治疗,可根据患者脾脏的损伤等级,合理地选择具体的手术方案,对于Ⅰ~Ⅲ级患者采取射频消融进行保手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脾破裂 保脾手术 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迟发性肝破裂出血合并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观察和护理情况。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三年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外伤胸腹部损伤所致的迟发性肝破裂损伤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相应的追踪记录。结果3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均显示得到及时抢救和护理,同时患者均全部痊愈后出院,对肝破裂出血的临床外伤因素做了相应的统计分析显示多为车祸和跌落伤所致,同时外伤后迟发破裂出血的时间分布中在10天内。结论在迟发性肝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和护理中,要注意早期的抗休克和复苏护理,同时做好术后护理,做好肺部感染的防护和心理护理。

  • 标签: 肝破裂 脾破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破裂的超声表现及诊断思路。方法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诊治的30例外伤性破裂患者,分析其超声特点和临床演变过程,探讨超声检查在外伤性破裂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其中28例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例超声提示周及腹腔内少量积液,后经剖腹探查证实为真性破裂破裂口位于门区附近;1例提示脾脏及腹腔内未见明显异常,3天后证实为迟发性破裂破裂口位于上极。结论超声在外伤性破裂的诊断中有助于临床及时明确诊断,并可根据超声声像判断破裂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应作为外伤性破裂及随访观察的首选检查项目,并可指导临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超声诊断 外伤 脾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腹切除术与腹腔镜切除术对外伤性破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性破裂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4月~2017年4月,将收治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28例患者应用开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手术相关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破裂患者应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切除术,且患者康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开腹脾切除术 腹腔镜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伤后延迟性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特定。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我单位处理的外伤后延迟性破裂伤者资料共28例,总结分析致伤原因、临床症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法医学临床鉴定。结果临床法医学鉴定结果,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9例、7例、7例、5例,经过治疗,有3例因多发性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5例痊愈出院。25例出院患者损伤程度鉴定,轻伤一级、轻伤二级、重伤二级各10例、8例、7例。结论法医在进行破裂鉴定时,要严格依据伤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等辅助检查结果同时紧密结合伤者的外伤史,保证鉴定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 标签: 外伤 延迟性脾破裂 法医临床鉴定
  • 作者: 杨增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08-18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8期
  • 机构:    【摘 要】目的:探究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017年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肝脾破裂的患者的36例最为实验对象,全部患者的均实施手术治疗,并与手术室护理积极配合,从而使患者的手术的治疗效果得以保证。结果:1例患者无经过治疗无效,患者的死亡率为2.78%,35例患者的经过有效治疗后,均已好转,经过对患者得护理满意度调查可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34例,护理满意度为94.44%(34/36)。结论:针对急诊外伤性肝脾破裂实施手术的患者,应与手术室护理相互配合,从而使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得到保障,能够成功挽救患者的生命。  【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外伤性破裂在临床中采用CT影像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40例外伤性破裂患者CT检查的有关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有31例患者的CT扫描具有特异性,占77.5%;有37例患者的CT扫描具有敏感性,占92.5%。手术结果与患者的CT增强扫描诊断具有一致性。结论CT扫描能够对损伤出血位置及程度迅速做出判断,对于诊断外伤性破裂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医学影像 临床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破裂行腹腔镜切除术(LS)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7年8月63例外伤性破裂行LS术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先结扎动脉,再用圈套器套扎蒂切除脾脏48例,采用二级蒂离断法逐根结扎切断进入脾脏血管切除脾脏15例。结果60例顺利完成LS术,3例因脾脏出血或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7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100~800mL,平均400mL。术后无大出血、胰漏、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外伤性破裂行LS术采用先结扎动脉,再用圈套器套扎蒂切除脾脏或二级蒂离断法逐根结扎切断进入脾脏血管切除脾脏是安全和可行的,效果满意,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腹腔镜脾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破裂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损伤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及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4例,其中治愈3例,1例因出血未能控制转手术治愈;手术治疗27例,治愈26例,死亡1例。结论脾脏损伤的治疗,首要的是抢救生命,合理选择病例进行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尽量保留器官功能。

  • 标签: 脾损伤 诊断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外伤性破裂患者行临床急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65例行临床急诊手术治疗的外伤性破裂患者为患者对象,对患者进行诊断及使用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65例患者经临床急诊手术抢救后,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手术方法中有54例患者行切除术,11例患者采取保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结果显示患者无感染及再出血情况,预后良好。结论针对外伤性破裂的患者,临床中根据患者情况实施临床急诊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急诊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破裂患者治疗策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外伤性破裂患者进行研究,可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分析影响该病治疗方案的因素。结果外伤性破裂的治疗策略的选择和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至入院时间无关,但与患者的受伤原因、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腹腔穿刺以及合并伤有关。影响外伤性破裂的独立因素有动脉收缩压、出血量的估计、腹腔穿刺的结果以及脉搏。结论通过分析外伤性破裂患者治疗策略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准确诊断疾病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治疗策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肝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超声检查情况。结果在选取的40例肝损伤患者中,超声确诊38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5%(38/40),误漏诊率为5%(2/40),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与漏诊率对比(P<0.05),差异显著。结论超声检查敏感、快速,不仅可以提高诊断速度,缩短诊断时间,还可以为肝损伤提供准确度更高的诊断依据,方便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脾损伤 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外伤性破裂的可行性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急诊外伤性破裂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n=55,传统开腹手术)及研究组(n=55,急诊腹腔镜切除术),对比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2%(1/55),对照组为12.73%(7/55),(P<0.05)。结论急诊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外伤性破裂,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 标签: 急诊腹腔镜脾切除术 外伤性脾破裂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外伤性的肝破裂中应用血管介入技术展开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在2012—2016年8月期间,随机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7例患者展开肝、动脉栓塞止血治疗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经过DSA检测,肝破裂破裂及肝挫伤分别有19例、17例及1例。对36例肝破裂的患者展开超选择肝动脉栓塞止血,所有患者均一次止血成功。结论对外伤性的肝破裂患者采取血管介入技术展开治疗,效果较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外伤 肝脾破裂 介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