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降雨诱发的区域性滑坡和泥石流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效预测滑坡和泥石流是减轻其危害的重要途径。这些方法包括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或根据诱发滑坡的因素进行初步预测。由于大范围滑坡监测成本高,后一种方法更适合广泛应用。实践证明,根据实时雨量和预报雨量进行滑坡预报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区域性滑坡 降雨阈值 I-D阈值曲线 年均降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能全面、准确地研究城市小流域降雨径流污染的特性,构建小流域降雨径流污染分析评价模型,为城市小流域的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方案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分析方法,构建一套适合于研究城市小流域降雨径流污染的监测方案尤为重要。该文探讨了以城市小流域降雨径流污染控制为目标,优化控制研究过程中的监测点位布设、监测指标与监测分析内容,建立了城市小流域降雨径流污染监测方案系统化构建方法。

  • 标签: 城市小流域 降雨径流 污染监测 点位布设
  • 简介:摘要:膨胀土是指含有大量的强亲水性黏土矿物成分,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且胀缩变形往复可逆的高塑性黏土。它一般具有强度较高,压缩性低的特点。因此,研究降雨对膨胀土孔隙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对此展开探讨。

  • 标签: 降雨 膨胀土 孔隙结构 影响
  • 简介:摘要: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探测资料,分析怀化强降雨在时空、频次变化特征分布,提取其警报阈值范围,从而提升强降雨预警准确率及时效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气象探测资料,分析怀化强降雨在时空、频次变化特征分布,提取其警报阈值范围,从而提升强降雨预警准确率及时效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降雨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冲刷破坏特征,本文开展室内降雨冲刷试验,探究边坡坡度、降雨强度、径流形成时间、坡面降雨总量以及降雨结束时水分平均入渗深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试验中坡面冲刷侵蚀破坏的演变过程,可将坡面冲刷分为溅蚀、浸润、面蚀和坍塌四个阶段。探求了降雨作用下黄土边坡冲刷破坏发展的全过程,为黄土边坡坡面稳定性评价、设计、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降雨 黄土边坡 坡面冲刷
  • 简介:摘要:通过累计降雨量和变形位移分析,累计降雨是触发土质滑坡变形的主导因素,并对滑坡体后期变形趋势进行了预测,针对同类型滑坡稳定性提出了相关防治建议。

  • 标签: 累计降雨量 变形位移 土质滑坡 主导因素
  • 简介:摘要:准确掌握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可为防汛工作提供科学性理论依据,也是发挥气象趋利避害作用的历史气候基础。由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技术(GPS)构成的科学地理学技术体系已经日臻完善。其中,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科学技术,可以及时、准确的向各类部门提供有关区域分析、战略决策等方面的地理(空间)信息。ArcGIS作为世界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 构建和应用平台,可供全世界的人们将地理知识应用到政府、企业、科技、媒体等领域。文章运用 ArcGIS10.0操作平台,利用空间分析,得到了晋城市各国家气象观测站降水量的空间结构性规律,并试述了空间降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晋城市降水资源分布差异较大,2018年-2020年的降水分布差异较大,在1542-1923mm之间,北面降水较多,东南面降水较多。整体从北到南呈现递增的趋势。通过对空间降水的分布情况,可以为晋城市进行汛期防范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决策提供数据参考,也可以思考如何利用降水资源,发挥趋利作用。

  • 标签: ArcGIS 降水量 空间插值
  • 简介:摘要:海绵重建工程在改善防洪排涝、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主要用于雨水排水设备的更新改造,可以提高在洪水和暴雨情况下的恢复能力。在某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划和建设项目层面,完成了城市海绵项目、老城区蓄水点改造、生态廊道雨水蓄水净化处理等多个示范园区。

  • 标签: 海绵城市 降雨径流 污染控制 治理技术
  • 简介:摘要:2019年6月,江西先后出现两次暴雨集中时段。6月6—13日,全省平均降水量154.6毫米,以广昌县357毫米最大。6月18—24 日降水集中期致赣中大部、赣北西部和东南部以及赣南南部等部分地区重复受灾,强降雨出现在22-23日[10]。6日至10日,降雨在赣中南北摆动,并且逐渐南移到赣南地区,全省大部分地区均遭到了暴雨的“洗礼”。6日14时至10日11时,全省平均降雨量为127.3毫米,吉安市平均降水量最大,达到219.5毫米,其中最大降雨为吉安县官田乡殖坑站490.5毫米。

  • 标签: 强降雨 过程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地质灾害的频繁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人们逐渐认识到地质灾害是影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重要制约因素。尽管早在2003年国土资源局就和中国气象局一起合力开展了对地质灾害气候预警的调查,但是最近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010年国土资源部和中国气象局为了提高对地质灾害的预判能力以及降低地质灾害给我们带来危害的影响,在北京签订了相关协议,这一举措给各省在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这一方面提供了借鉴。2004年7月广东省第一次展开了地质灾害和气象预报的预警工作,广东省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由此拉开序幕。但是,由于预警技术不完善以及缺少科学性的指导,广东省对地质灾害研究的程度还不够深入,仍然不能精准把握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和范围。本文综合考虑广东省在地质灾害和气象预警做出的努力,统计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希望对广东省的预防工作有一定帮助。

  • 标签: 广东省 强降雨 地质灾害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常规气象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有关数据资料对九寨沟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九寨沟强降雨天气发生之前,亚欧大陆中高纬大气环流形势呈“西低东高”的的特点。蒙古低涡的底部持续分裂推动冷空气南下,有一条西南暖湿气流输送带与蒙古冷中心的底部积累;副高南部有台风北上,在四川东北部至孟加拉湾区域分布着一条切变线,该切变线使得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不断朝四川北部以及甘肃一带输送,使得冷暖气流在九寨沟一带共同交绥,进而促进本次强降雨天气的形成。此次强降雨天气水汽源于南海、东海以及台风水汽;降水过程中,有显著水汽通量辐合区处于低空急流左前方九寨沟一带九寨沟大多数区域比湿值都超过12g /kg;垂直速度总体是辐合上升的,当降水达到较强时间段,辐合上升也达最强状态。散度场高层辐散以及低层辐合配置为本次九寨沟强降雨的出现带来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 标签: 强降雨天气 环流背景 物理量场 九寨沟
  • 简介:[摘 要]:为探究强降雨对矿井涌水量、主要含水层水位的影响程度及水位降落漏斗的演变过程,以更好的指导矿井做好雨季水害防治工作。通过对裴沟煤矿在2021年遭受强降雨前后矿井涌水量及主要含水层水位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未来水位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同时对强降雨影响下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 作者: 孙小梅1 2 3 4*,王健1 2 3 4,徐艳1 2 3 4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07-06
  • 出处:《中国科技信息》 2022年第5期
  • 机构:1.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2.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转化中心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2000;3.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21;4. 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
  • 简介:摘要:黄土高原降水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地域上都呈现出分布不均匀的状况,这种状况极大地加重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针对不同降雨类型,阐述降雨对壤中流产流的影响,研究不同降雨类型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的产流的影响对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确保工程实施安全、地质安全和新增耕地的安全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实现农业高产稳产和当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黄土高原 壤中流 降雨类型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由于各种因素.尤其是工期的限制,雨季施工很难避免。雨期施工除了要加强与气象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调整施工步序,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等基本要求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标签: 建筑工程 雨季施工技术 措施 注意事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气象资料对2017年7月上旬玉树地区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作出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发生在玉树的强降雨天气过程是由南压高压控制下高空槽与低涡切变共同作用下产生的。500hPa 形势场上,中高纬主要呈“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青海省南部玉树一带主要受高原切变线影响,切变稳定少动,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西南风越来越强,西南水汽输送条件比较好;200hPa形势场玉树主要受南亚高压的作用,存在较强的上升运动,这些为本次强降雨天气的发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在此次强降雨天气发生期间,玉树地区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不稳定能量条件均非常适宜于强降雨天气的发生。

  • 标签: 玉树 强降雨 天气形势 物理量
  • 简介:摘要:黄土具有松散、多孔隙、弱胶结的特点,裂隙广泛分布于黄土土层中,裂隙产生后,在土体中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使得裂隙进一步得到扩展。黄土的渗透特性不大,一般雨水入渗深度较浅,而裂隙的存在对雨水入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雨水在裂隙处聚集,对土体产生水压力,同时引起土体含水率迅速增大形成暂态饱和区,引起黄土边坡产生局部或整体破坏。分析黄土裂隙的发育过程,对黄土地区地质灾害的治理有重要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