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有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我院26例52只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手术配合进行回顾。结果26例52只后房型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手术配合顺利,效果满意。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有效的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后房型 有晶体眼 植入术 高度近视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后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88例后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裸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占98.5%。仅个别病例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1天内高眼压2例;瞳孔散大1例,术后15个月时白内障1例。结论专业的术前宣教,严谨的术前检查,准确熟练的术中配合,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细致的出院随诊指导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超高度近视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从我院2020年8月-2021年9月接受后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裸视力、SAS以及SD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裸视力、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实施后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势力并缓解不良情绪,颇具应用价值。

  • 标签: 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超高度近视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晶体人工晶体Ⅱ期植入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的97例无晶体患者均为医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7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内容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其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92%,其护理满意度为77.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晶体患者在人工晶体Ⅱ期植入术围术期期间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无晶体眼 人工晶体Ⅱ期植入术 围术期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86-02
  • 简介:总结167例有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护理。认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完善术前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近视 人工晶体/有晶体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对象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48例高度近视患者,均采用有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裸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屈光度均在患者术之后1月、3月、6月、12月、24月时再次检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跟术前相比,术后24个月内的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度状态明显较高,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的各时间段屈光度与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并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植入式隐形眼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前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中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前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病患15例(30)只,在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研究分析其护理作用。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干预后15例病患均手术顺利,视力矫正效果良好,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出现。结论在结合护理干预的前提下,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前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改善视力且安全性较高,可以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前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术是一种较为安全可靠且疗效较好的高度近视矫正方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前房 晶体植入 护理配合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irisclipintraocularlensIOL)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无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15无后囊或少后囊存在的无晶体进行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术后1天、1周、1月、3月随访,观察术前术后裸视力(visualacuity,VA)、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角膜透明性、眼压(intraocular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ornealendothelialcells,CECs)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月,术后VA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前、术后BCVA无显著变化;术后3月角膜均恢复透明(除一术前即已因外伤继发角膜瘢翳而混浊),术后3月IOP平稳正常,CECs较术前无或仅有少量减少,无一例出现人工晶状体移位、继发性青光、脉络膜脱离、出血、炎症渗出等并发症。结论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切术治疗无晶体,具有屈光矫正效果好、稳定性高、并发症少、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等优点,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虹膜夹持型人工晶体 无晶体眼
  • 简介:总结16例26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配合与护理,包括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中配合,详细的术前、术后健康教育,认为细致周密的护理是术后患者视力恢复的有力保障。

  • 标签: 高度近视 人工晶体植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通过有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后发生中央拱高时前房结构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内在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100名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有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前记录前房角色素分级并通过房角镜检查房角,并测量前房容积以及前房角的宽度,分别以ACV和ACA表示。手术治疗完成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继续测量ACV、ACA以及中央拱高,同时对前房角色素分级进行记录,通过相关性分析分析ACV、ACA以及中央拱高的关系。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拱高为(512.23±115.43)μm、(506.86±112.21)μm、(502.21±105.12)μm;ACA减少量为(13.86±2.21)°、(13.35±2.06)°、(13.04±2.11);ACV为(94.21±13.43)mm3、(94.03±13.04)mm3、(93.95±12.32)mm3。无房角色素分级为Ⅱ级以上患者,中央拱高程度越高ACV、ACA减少量越大,呈正相关性。结论有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后表现出前房容积降低,中央拱高对前房结构关系密切,与ACV、ACA减少量表现出正相关关系。

  • 标签: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中央拱高 前房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伴虹膜粘连的无晶体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5例(均为单眼)伴虹膜粘连的无晶体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矫正视力0.1~1.0。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为原发疾病所致眼底病变。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术中虹膜表面、后面出血,术后前房、瞳孔区渗出,角膜水肿,前房、玻璃体少量积血,一过性眼压升高。经3d~2周治疗均恢复。结论充分利用黏弹剂轻柔、细致地处理虹膜前后粘连,准确植入高质量的人工晶体,熟练的显微操作及人工晶体缝合技术,使伴虹膜粘连的无晶体二期人工晶体植入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虹膜粘连 无晶体眼 人工晶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4C ICL术后早期眼压波动情况及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行V4C后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80例,测量记录不同时段眼压。对眼压高的患者予以局部、全身降眼压药物等处理,对所有患者实行舒适护理模式。结果:所有患者体验良好,术后眼压≥25mmHg的患者为73,占45.625%。眼压升高时段:术后1h为27,术后2h为25,术后4h为13,术后6h为4,术后12h为3,术后24h为1。术后1h、2h、4h眼压与术前眼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时段眼压与术前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对V4C ICL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出现眼压升高后紧张焦虑的情绪,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V4c 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 眼压 早期观察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了解恶性青光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按年龄、眼压、手术史分成三组,比较手术前后的眼压变化,分析其疗效。结果术后1周11例患者术眼压14~21mmHg(Schiotz眼压计)。前房均明显加深。随访2年,11例11眼压均为12~21mmHg,无眼部胀、痛等不适。结论人工晶体植入双撕囊囊袋内治疗恶性青光效果理想。

  • 标签: 人工晶体 植入 双撕囊 恶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空中乘务员有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航空医学鉴定结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7年9月至2021年7月在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医学鉴定中心首次行航空医学体检鉴定的21例(38)ICL植入术后空乘人员的临床及体检鉴定资料。研究观察指标包括裸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等,并分析比较上述观察指标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及原因。统计分析空中乘务员ICL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航空医学鉴定结果。结果21例(38)空乘人员ICL植入术后UCVA(4.98±0.06)较术前BCVA(4.91±0.07)显著提高(t=6.95,P<0.001);术后SE(-0.21±0.71)较术前(-11.81±3.52)明显下降(t=19.57,P<0.001);手术前后I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ECD较术前轻微减少,丢失率为2.2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中乘务员ICL植入术后均未出现明显或严重的并发症,因眼压升高、周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伴一圆形小裂孔各1例航空医学鉴定给予不合格结论,其余19例均合格。结论ICL植入术后视力可以满足空中乘务员航空医学鉴定标准要求,可作为空中乘务员矫正高度近视的可靠选择。考虑到ICL植入术的术后风险及航空安全,建议航空体检医师体检鉴定时重点观察ICL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保障空中乘务员拥有安全、舒适的视觉效果。

  • 标签: 晶体,人工 视觉,双眼 合格鉴定 空中乘务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透明晶体置换术矫治高度近视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1组54例104超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2组86例158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晶体置换术,术后随访3-30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体位置,手术并发症及视觉不良症状。结果术后3月患者裸视力≥0.5者1组80(76.9%),2组111(70.3%);术后12月1组91(87.5%),2组124(78.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月等效球镜度数分别是I组-1.66±1.12D,II组-2.68±2.02D。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1组中于术后24小时内高眼压5;术后3月发生眼底黄斑出血1。2组中术后2月发生黄斑出血3;术后半年到1年间发生网膜脱离4;后发性白内障10,行YAG激光后囊切开3;发生2人工晶体移位,1手术复位,1观察。主诉夜间眩光症状者1组4例,诉视近困难者2组6例。结论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晶体置换术矫治超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术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术前屈光度等;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高度近视 有晶体眼 人工晶体
  • 简介:摘要目的浅论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54例高度近视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应用于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值得进行应用、推广。

  • 标签: 有晶体眼 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院前健康教育在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完善眼科专科检查已预定晶体同意住院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按随机抽签方法分2组,对照组 40 例实施常规住院手术管理模式,实验组 40 例在常规住院手术管理模式础上进行院前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实验组在常规住院手术管理模式础上进行院前健康教育干预后住院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度近视患者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院前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