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应用 CLSI EP 10-A2文件对 5个厂家的亮氨酸氨基肽酶( LAP)试剂检测性能进行初步评价。 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 CLSI)颁布的 EP10-A2文件, 连续 5天分别用 5个厂家的 LAP试剂按特定顺序测定高、中、低浓度样本,计算测定结果的偏差及总不精密度,并对截距、斜率、非线性、携带污染和漂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5个厂家试剂的总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内, Randox、利德曼、美康试剂的偏倚小于允许偏倚,各厂家试剂的截距、非线性、携带污染、漂移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1),和光和伊利康试剂的斜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 5个厂家 LAP试剂精密度良好,线性良好,携带污染率低,稳定性好,但检测结果不一致。

  • 标签: 亮氨酸氨基肽酶 EP 10-A2 初步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氨酸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祛除诱因、保护肝脏、对症支持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氨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二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门冬氨酸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效果好,安全性高,方法便宜,是临床治疗肝性脑病的最佳选择。

  • 标签: 肝性脑病 门冬氨酸鸟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肝性脑病采用门冬氨酸氨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位我院近年收治的肝性脑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应用谷氨酸钾以及谷氨酸钠,观察组联合应用门冬氨酸氨酸。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应用门冬氨酸氨酸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下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仅为83.33%。结论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应用门冬氨酸氨酸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改善状况更为显著,多数患者可在用药一至两天内恢复自主意识,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肝性脑病 门冬氨酸鸟氨酸 肝功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炎后脂肪肝患者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016年确诊并制定治疗措施干预肝炎后脂肪肝患者60例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所接受治疗手段差异将其每组3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干预措施分别为传统对症治疗与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疗程后比较患者疗效与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根据患者肝功能情况变化作为疗效判断依据,对照组与观察者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9例、1例,统计学软件对组间总有效率数据处理后提示有意义(P<0.05);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如乏力、腹胀、纳差、肝区疼痛等存在典型症状患者例数,提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提示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肝炎后脂肪肝患者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可提高疗效,保障症状缓解效果,改善肝功能指标,保障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门冬氨酸-鸟氨酸 肝炎后脂肪肝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冬氨酸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门冬氨酸氨酸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AST、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选择门冬氨酸氨酸对肝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门冬氨酸鸟氨酸 肝性脑病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氨酸及支链氨基酸治疗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将84例H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2组予常规治疗+门冬氨酸氨酸及支链氨基酸;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7d血氨(NH3)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测试数字连接试验(NCT)及数字符号试验(DS),比较2组神志清醒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2组治疗7d后NH3、TBiL、ALT、NCT、D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神志清醒时间、总有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氨酸及支链氨基酸治疗HE可以显著降低血氨水平,保护肝功能及改善认知功能,疗效确切。

  • 标签: 肝性脑病 醒脑静 门冬氨酸鸟氨酸 支链氨基酸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与L-蛋氨酸γ-裂解酶法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9月于本院健康体检的体检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高效液相色谱法组和L-蛋氨酸γ-裂解酶法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变异系数、回收率及准确度。结果两组不同浓度批内和日间变异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浓度回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蛋氨酸γ-裂解酶法组检测准确率为99.24%,高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组的89.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中,两组检测稳定性无明显差异,相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而言,L-蛋氨酸γ-裂解酶法检测准确率较高。在临床检验中,可以根据检测工作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L-蛋氨酸&gamma -裂解酶法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联合采用乳果糖与门冬氨酸氨酸预防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HE)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原则2013年4月~2016年6月从我院就诊的肝硬化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遵照其接受治疗的意愿分别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予以一般组患者门冬氨酸氨酸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添加乳果糖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相关指标接受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均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接受治疗后的各项相关指标变化数据中优于一般组患者,且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两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67%和72.09%。结论同时采用门冬氨酸氨酸与乳果糖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可进一步增强其对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的预防作用,临床应大力推广。

  • 标签: 乳果糖 门冬氨酸鸟氨酸 预防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诱发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中关系分析。方法实验组选取我院出现脑梗死的患者50例,对照组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均检测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分析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25.31±7.55)umol/L高于对照组(9.24±5.36)umol/L,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具有密切的关系。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 标签: 高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关系
  • 简介:摘要本论文主要利用牛磺酸和乙二胺两种有机物对A、B、C三种不同分子量聚天冬氨酸(PASP)开环接枝改性,成功地接入了不同基团及增加支链的分子量,并从中选出一种效果最佳的改性PASP减水剂及其理想合成方案,解决了PASP减水剂改性前的强烈缓凝作用和较低减水率等问题,同时保持了原有的含泥敏感性低、保坍性好等优点。

  • 标签: 改性聚天冬氨酸 混凝土 减水剂 坍落度 强度 耐久性
  • 简介:摘要同型半胱氨酸(HCy)又称高半胱氨酸(H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它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本身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也没有特异的3个DNA碱基对其进行编码,在体内不能合成,它是由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的中间产物,只能来源于蛋氨酸的分解代谢。血浆Hcy是一个总称,指血浆中所有形式的Hcy,包括还原型Hcy,双硫Hcy,混合双硫半胱氨酸Hcy和混合双硫蛋白质Hcy,正常情况下游离Hcy很少,主要以蛋白质形式存在。很多因素如遗传、营养、肾功能不全、药物、激素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造成高Hcy血症。近年来,随着Hcy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大量研究证明高Hcy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还与糖尿病、肾衰、老年痴呆等高度相关,危险度随Hcy浓度的升高而增加1。但到目前为止,Hcy的检测只局限于研究性质的科研单位和大型医院实验室,而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对心脑血管危险因子的认识还停留在早已家喻户晓的血脂上。现就Hcy的检测方法,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做一简述。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进展 方法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为2016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20例,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脑出血组136例和脑梗死组184例,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0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对比三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情况及异常率。结果脑出血组、脑梗死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进行比较无较大区别(P>0.05)。结论在诊治脑血管疾病中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脂浓度的变化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关系。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97例,对入组患者进行血检,记录患者血浆中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的检测结果,与治疗前进行对比。结果TC、TG、HDL-C、LDL-C以及Hcy指标在治疗后有明显变化,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TG、HDL-C与Hcy具有相关性,而HDL-C与Hcy呈显著相关(r=0.160,P<0.001)。结论血脂指征中HDL-C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较强,可作为目前诊断中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血脂浓度 同型半胱氨酸 血浆含量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冠心病(CH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研究预测,到2020年心血管疾病可能成为全世界第一死因的疾病。其中心肌梗死、猝死等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CHD高危患者中占绝大多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高HCY的干预已成为防治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措施。特别是对CHD的高危、极高危人群血HCY水平的积极干预,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其CHD的发病风险。本文拟从HCY和冠心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预测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同型半胱氨酸(HCy)又称高半胱氨酸(H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它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本身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也没有特异的3个DNA碱基对其进行编码,在体内不能合成,它是由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的中间产物,只能来源于蛋氨酸的分解代谢。血浆Hcy是一个总称,指血浆中所有形式的Hcy,包括还原型Hcy,双硫Hcy,混合双硫半胱氨酸Hcy和混合双硫蛋白质Hcy,正常情况下游离Hcy很少,主要以蛋白质形式存在。很多因素如遗传、营养、肾功能不全、药物、激素等因素均可能影响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造成高Hcy血症。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高Hcy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还与糖尿病、肾衰、老年痴呆等高度相关,危险度随Hcy浓度的升高而增加1。现就Hcy的检测方法及评价做一简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后形成的细胞毒性代谢产物,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对评估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卒中 分析
  • 简介:本文回顾三聚磷酸钠在洗涤剂的应用以及现今全球禁磷的法规状况。另外也讨论了传统螯合剂如NTA与EDTA的最新危害标示,以及绿色螯合剂GLDA(谷氨酸二乙酸四钠)与MGDA(N,N-二羧甲基丙氨酸三钠盐)的相对安全性质与应用特性。最后分享了绿色螯合剂在三个洗涤剂应用的例子。

  • 标签: 螯合剂 绿色 谷氨酸二乙酸四钠 N N-二羧甲基丙氨酸三钠盐 性能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70例帕金森患者,帕金森抑郁评分量表进行分组,分为帕金森抑郁组及帕金森非抑郁组,收集患者的血液,利用ELISA对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检测。采用t检验对两组患者血清中两种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帕金森抑郁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4.18±4.87)umol/L、(5.22±1.53)mg/L,帕金森非抑郁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19.25±5.71)umol/L、(3.87±1.15)mg/L。帕金森抑郁组血清中两种指标均高于帕金森非抑郁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伴抑郁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高于非抑郁患者。

  • 标签: 帕金森抑郁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