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前心理干预对产妇影像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调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到我院行分娩的186例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给予产前心理干预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两组产妇的心理情况和胎儿的健康状况。结果干预组产妇的SAS评分、SDS评分、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干预组B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产前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稳定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提高影像检查结果的准确率。

  • 标签: 产前 心理干预 产妇 影像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胃癌腹膜腔转移CT检查影像表现。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胃癌伴腹膜腔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观察指标:(1)胃癌原发灶的CT检查影像表现。(2)胃癌腹膜转移的CT检查诊断准确性及影像表现。(3)淋巴结及其他腹腔脏器转移的CT检查影像表现。(4)治疗及随访情况。根据患者实验室、影像检查结果和患者意愿综合选择治疗方案。采用门诊、电话及信函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患者生存时间为治疗后至死亡或随访截止时间。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结果(1)胃癌原发灶的CT检查影像表现:78例胃癌患者原发肿瘤部位:胃窦40例、广泛皮革胃11例、胃底贲门9例、胃小弯9例、胃窦体5例、胃大弯4例。78例胃癌均为T4期,其中T4a期43例,T4b期35例。(2)胃癌腹膜转移的CT检查诊断准确性及影像表现:78例胃癌患者中,57例化疗前CT检查发现腹膜转移,15例行剖腹探查或开腹手术发现腹膜转移,6例为胃癌切除术后随访复查CT发现腹膜腔转移。CT检查诊断胃癌伴腹膜腔转移患者72例,最终确诊78例,CT检查漏诊9例、过度诊断3例。CT检查诊断胃癌伴腹膜腔转移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7%、88.5%、99.6%、95.8%、98.9%。78例患者胃癌腹膜腔转移的部位及表现:①腹腔积液:71例伴有腹腔积液,其中少量腹腔积液21例,中等至大量腹腔积液50例。②大网膜增厚:59例表现为大网膜呈片絮状及结节状增厚,增厚呈包块状、网膜饼样改变。③�

  • 标签: 胃肿瘤 腹膜腔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胎盘植入MRI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接收的产后胎盘植入病例共55例,所有病例都予以MRI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MRI显示,55例患者子宫均明显增大;宫腔内出现异常团块影且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匀。病灶位于子宫前壁者有28例;位于子宫底部者有8例;位于子宫后壁者有14例;子宫角部者有3例;子宫两侧壁者有2例。结论将MRI积极用于产后胎盘植入中,可为患者病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MRI检查 应用价值 产后胎盘植入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与MRI影像检查在诊断颈椎病中的特征,以进一步探讨两者在临床中运用的有效性与准确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6例,对患者临床资料与CT、MRI影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CT扫描对于颈椎椎管出现狭窄、脊柱后纵韧带出现骨化以及椎小关节出现异常增生或硬化的图像显示明显优于MRI检查;在显示颈部椎间盘突出情况时,MRI检查较CT扫描更加敏锐。结论颈椎病病变的CT检查诊断与MRI检查诊断均具有非常好的准确度与敏感度,对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检查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有利于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分型诊断,从而有利于颈椎病及时、正确地进行治疗。

  • 标签: MRI检查 CT扫描 颈椎病 影像学特征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钼靶X线、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乳腺磁共振成像(MRI)3种影像检查方法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优劣势。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超声、钼靶X线和MRI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优劣势。结果超声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钼靶X线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9%,MRI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3%,三者联合符合率为99%。结论联合应用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和MRI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可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可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 乳腺钼靶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孕妇产前检查情况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于我院分娩的15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检查次数分为观察组(850例)和对照组(650例)两个小组。观察组产前检查次数≥5次,对照组产前检查次数<5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文化程度越高,孕妇产前检查的次数越高,对产期保健越重视,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早产、过期妊娠、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正规、有效的产前检查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对孕产妇健康及围产儿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孕妇 产前检查 妊娠结局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产前定期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了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50例孕妇;根据教育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孕妇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种教育护理方式对孕妇产前定期检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妇接受产前健康教育后其定期检查的整体依从率优于对照孕妇(P<0.05)。此外,观察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孕妇产前定期检查的依从性,并提高孕妇的妊娠结局。

  • 标签: 产前健康教育 定期检查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孕妇产前检查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15 年 1月 ~2017 年 1月在我院 妇幼保健科建卡的 113例孕妇,根据住址,分为常住农业组、常住非农业组和流动组。对三组孕妇的产前检查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产前检查的因素。结果: B组孕妇的产前检查情况好于 A组和 B组,而 C组产前检查次数最少; B组孕妇检查的所占比例最高,而 C组最低, A组低于 B组,差异无统计意义( P> 0.05)。 AB组和 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 0.05)。 B组与对妊娠危险征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 A组和 C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 0.05)。结论: 孕妇的产前检查存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应对孕妇的保健工作更加重视,尤其农村要重视孕产妇的保健,增强对孕龄妇女的宣传教育。

  • 标签: 孕妇产前检查 影响因素 保健意识
  • 简介:摘要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于1973年在贵州省率先创办,是贵州省医学影像技术教育的先驱,在本专业最为重要的核心课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课程建设中做了许多尝试,在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分享的经验,现就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做如下剖析。

  • 标签: 课程建设 改革 标准
  • 简介:如今医院里各种仪器检查虽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先进的诊断方法,但也有不少病人不但对各种仪器搞不清楚,有时还会对医生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甚至质疑医生故意开高价检查单。如何选择一种安全、准确、方便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是大多数病人比较疑惑的事儿。那么它们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

  • 标签: 医学影像 检查 放射科 临床医生 诊断方法 仪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在胎儿肢体畸形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接受产前超声诊断的孕妇中选取6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统计胎儿肢体畸形的超声诊断情况。结果经检查,准确诊断21例,2例漏诊,诊断的准确率和漏诊率分别为91.30%和8.70%。23例畸形胎儿中,合并其他系统畸形8例,约占34.78%。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肢体畸形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有效降低肢体畸形胎儿的出生率,但在临床中诊断中仍需要规范操作,减少误诊和漏诊率。

  • 标签: 产前 超声检查 胎儿肢体畸形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进行产前阶段使用超声手段对胎儿在畸形方面诊断的价值。方法在本次的探究过程之中,我院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并选择出了在2015年度7月份开始,到2016年度7月份为止,在我院使用超声技术进行检查的孕妇共计八百七十五例怀孕期为十四周到四十一周不不等的孕妇,其主要的检查项目为使用超声技术判断孕妇所怀胎儿的发育轻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之中的八百七十五例患者之中,最终在分娩阶段或者引产方式证实胎儿为畸形的共计出现十八例,畸形胎儿的出现的概率为百分之二点零六。在使用超声手段进行判断的阶段共发现畸形胎儿的数量为十五例,对于畸形胎儿的发现率为百分之八十三点三,但也出现了漏诊的情况,漏诊的畸形胎儿数量为三例,漏诊的概率为百分之十六点六七。结论在孕妇的临床检验阶段使用超声类型的检验技术,对于畸形胎儿能有效的检出,从而达到了降低胎儿出现畸形,对于提升预出生人口的相应质量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产前 超声 胎儿 检查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门诊及住院孕产妇 60 例,随机分为参加产检免疫项目组以及未参加产检免疫项目组各 30 例,对孕妇以及胎儿进行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有助于纠正高危妊娠,避免诊治时机的延误。探究肝炎病毒检查、梅毒检查、 HIV检查以及 TORCH检测的临床价值,从而提高生育质量。结果 起病伊始伏期方面所有患者平均在 1个月左右,于发病 2~ 3w之后血液以及粪便的传染性会逐渐消失(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IgG的产生)。结论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意义重大,能够帮助孕妇及时地纠正高危妊娠避免延误诊治,对于孕产妇生育质量的提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前检查;免疫检查;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检查对孕产妇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5月1256例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孕产妇分为两组,有产前检查为观察组,无产前检查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早产和过期产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1.52%)明显低于对照组(6.21%),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产前检查有利于减少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孕产妇顺利分娩。

  • 标签: 产前检查 分娩,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医学影像教学也面临改革。为了提升医学影像的教学质量,结合医学影像的教学实际及相关资料,提出一些提升医学影像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教学 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