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渔村,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罗大佑轻轻吟唱着《鹿港小镇》,歌声在我的耳机里循环。高楼林立硕大的广告牌在我的眼里慢慢消失,窗外清一色的是那古朴的红墙矮房和一条条蜿蜒的小巷。我知道,鹿港便在眼前了。

  • 标签: 鹿港 罗大佑 钢筋水泥 大甲 亢奋状态 旧时代
  • 简介:《西洲》历来被视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我国古代爱情诗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转喻理论剖析《西洲》,尝试为古代诗歌的分析和欣赏打开一个新的视角。

  • 标签: 《西洲曲》 隐喻 转喻 认知
  • 简介:范承祚,“作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一名主要翻译和稍后的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在长达40年的外交生涯中,几乎都在同阿尔巴尼亚打交道,见证了中阿‘春夏秋冬’的特殊关系。书中所叙史料丰富翔实,文字细腻生动,可视为几十年间中阿关系的缩影。”

  • 标签: 报告文学 阿尔巴尼亚 北京 最高领导人 70年代 50年代
  • 简介:  一张录取通知书,一份心情,使我们八姐妹走到了一起.  减肥二重奏  寒假回来第一天,小坤便一副烦恼的样子,"唉,经过一个月的调养,我又增加了1.5公斤,气死我了.""可不是,我放假前新买的'苹果'牛仔裤,都不能穿了!"洋洋埋怨着.就连平时最不讲究的老班(就是在下)也发起了牢骚:"我的皮下脂肪增多,我都不敢穿那件'迷你'马甲了!"  ……

  • 标签: 寝室三部曲
  • 简介: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写文学史"的浪潮中遭到贬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主题先行"。对于《子夜》的"主题先行",论者大多以1939年6月茅盾对《子夜》的主题的阐释——"回答托派"作为主要论据之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回答托派"的阐释自1933年1月《子夜》出版至1939年6月《〈子夜〉是怎样写成的》发表之前,茅盾没有在任何文章中提及。那么,1939年茅盾对《子夜》主题的阐释,是否是作家本人的真实写作意图?其主题阐释是否经过了作家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记忆修改?把它作为“主题先行”的主要论据之一是否合适?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子夜》 主题先行 九十年代 创作主题 主要论据 中国社会性质
  • 简介:海明威的"哲学"是通过作品体现的"行动哲学"。他笔下的人物从不因耽于思考而延缓了行动,而是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各种活动中去,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健壮无畏的"硬汉形象",也可以清楚地感到其中蕴含的对人生价值和终极意义的追求和思索。

  • 标签: 海明威作品 死亡主题
  • 简介:威廉·莎士比亚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解读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三个阶段,分析和探讨了其人文主义思想对莎士比亚以及其所处时代的冲击,同时加深了对莎士比亚戏剧内涵的理解。

  • 标签: 莎士比亚 戏剧 人文主义
  • 简介:本片编剧经琢丸雄生于1958年,自学编剧。1999年创作的《钢琴四手联弹》获第25届日本城户剧作奖,也是他的编剧成名作。该剧本得到竹中直人导演的赞赏,并于2001年拍摄成电影。城户剧作奖是培养优秀剧作家的一种评奖活动。经琢编剧在《钢琴四手联弹》中提出了作为新世纪的剧作家们如何抓住机遇的问题。除了抓住当代人的心态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四只手在键盘上平行滑动的情况来想象,享受一下可以用眼睛看的钢琴。影片《钢琴四手联弹》是日本影坛享有盛誉的竹中直人导演自导自演的第4部作品。前三部作品《无能的人》(1991)、《火警119》(1994)和《东京日和》(1997)都在日本国内外获得了高度评价。他是日本九十年代群体导演中最富有个性.对当代日本社会潜在的动向有最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洞察力的电影作家之一。《钢琴四手联弹》从表面上看很容易被影评家归纳为“父权失落、核心家庭崩溃”的主题,而竹中导演力图把这样一个深刻的话题异化为游戏,力图能像当年森田芳光的《家庭游戏》一样令人惊奇。因此该片显著的特点是游戏很多。选择很多恰到好处的时机来表现常人的恶作剧,甚至对离婚的话题,不让它深入发展,而产生一种异化效果,导引出亲情的可贵。他用喜剧的方式把生活于新世纪的人物个性渲染到了极致,富有行动力的当代职业女性美奈子,寻求女性精神独立的母女情谊,40岁左右处于精神崩溃状态的中年男人正太郎的人情胸怀,父亲对离婚的悲哀,孩子们对父母离婚的无言抗议与哀痛……竹中叉一次地洞察了核心家庭崩溃之后,男人逐渐成为主夫,呼唤着家庭的回归,成为社会家庭生活主角的现状。

  • 标签: 钢琴曲 导演 编剧 电影 影评 影片
  • 简介:铁珊瑚,一个在江湖上鲜为人知的人物,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在梁羽生笔下,她只是配角,可她一生也如曼陀罗般绚烂,却又昙花一现.在灿烂的季节绽放、凋零,留下的只有美丽与惋惜.

  • 标签: 成一 梁羽生 曼陀罗 至情 配角
  • 简介:<正>樊星在《再谈告别20世纪》,(载《文论报》1995.12.15)一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界最触目惊心的悲剧是党同伐异。因此,在世纪末反思中,知识分子的命运一直是牵动人心的重要主题。在文化挣脱政治的争鸣,知识分子独立人格的讨论,宽容、宽松的呼声中,都可感受到这主题的存在。如何在深入民间与保持独立人格之间,在干预生活、关心政治与超越党同伐异之间,在肩负文化使命与调整文化心态之间,在吸收新潮与承继遗产之间保持平衡,是一个血泪凝成的世纪性课题。一般说说容易,真正做到,很难。浮躁情绪和“唯我独尊”的偏狭不知坑害了多少有才华的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浮躁不安,当代人已来到一个转折点上,以经济竞争取代政治斗争;以百家争鸣取代“一言堂”;以兼容并蓄取代党同伐异;以豁达

  • 标签: 中国知识分子 独立人格 文化心态 文化使命 中国文化界 命运主题
  • 简介:摘要二战后的西方世界物质文明空前繁荣,但繁荣并没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自由和快乐,人们越来越感到自己失去归宿,孤立无依,人的异化状态一步步加深。因此,寻求自我的“异化文学“成为二战后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成名作《收藏家》正反映了人在金钱,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政治制度的挤压下沦为“非人”的主题

  • 标签: 收藏家 克莱格 异化主题
  • 简介:一、可以填补一些空白每年都会拿到一些剧本,但是,写关于舞蹈演员的影片,写得真实、动人,几乎很少,影片《一柔情》原名为《与爱情共舞》,是一部写得比较到位的关于年轻的现代舞演员的剧本,在以往国产的影片中,有表现各种各样的人物,各种行业的,在五六十年代,还有像《刘三姐》、《五朵金花》这样表现歌唱的、脍炙人口的影片,但确实还没有很像样的关于现代舞和演员的影片。在国外的一些著名影片中关于舞蹈的影片一直连续不断,从古典的《红菱艳》,到近代的《转折点》、《热舞》、《劈雳闪电》一直到现在的《爵士》、《卡门》等等,举不胜举,表现的舞蹈也是多种多样,从古典芭蕾到劈雳、摇滚等。这个剧本提供了一个可以填补一些空白

  • 标签: 女主人公 现代舞 舞蹈演员 影片 男主人公 舞蹈角色
  • 简介:"采桑"作为诗歌题材,最早出现在《诗经》当中,受上古时期神话传说的影响,采桑诗中多描写采桑女子在采桑时节到桑林中思春、幽会、欢愉的情景,旨在表现男女之间情爱。此后,这一思想内容便成为宋以前采桑诗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宋代是采桑诗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宋诗》中收录了近千余首涉及“蚕桑”的诗篇,经筛选有七十余首是围绕“采桑”农事活动展开的。

  • 标签: 诗歌题材 宋代诗人 农事活动 蚕桑 《全宋诗》 《诗经》
  • 简介: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因代表作品《愤怒的葡萄》而一举成名。小说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破产的农民乔德一家,历经千辛万苦,去加州逃荒,最终找不到栖身之所却又家破人亡的悲惨故事。《愤怒的葡萄》自问世以来,之所以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引发巨大的轰动,就是因为作品中处处彰显了人性的光辉。作家通过对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本文重点探究作品中的关于人性的主题

  • 标签: 人性 《愤怒的葡萄》 希望 主题
  • 简介:夜色里繁华的长安,那姿容倾国的女子抱着一面残镜,泪眼朦胧地看着眼前的长衫男子。长衫男子强忍一心凄凉,扶她起来,说了一个字,好。她思绪万千,看着男子在灯火中推门离开,身影孤寂。她垂眼看向那面重圆的破镜,心绪早已飞到了那尚无战乱的江南之地……三月的江南,春意在这水乡之中慢慢氤氲,似乎全然不受北方的战乱纷飞之扰。

  • 标签: 男子 江南 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