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毛囊角化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遗传特点。方法:将我国 2010年 -2020年期间报道的毛囊角化病家族系统展开一系列的分析依旧研究,最终分析毛囊角化症的临床特点以及遗传特点。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分析研究发现:( 1)毛囊角化症属于体染色体显性遗传。( 2)我国患有毛囊角化症疾病的人群,主要的临床表现常以皮脂溢出部位毛囊角化性丘疹为主。( 3)系谱患有毛囊角化症的报道,比较常见的是一些小系谱,且系谱中的男性以及女性比例不见君等。( 4)系谱常为不规则的显性。( 5)同一个系谱中患有毛囊角化症患者的实际表现也存在部分差异。结论:毛囊角化病属于一种高度外显性率的体染色显性遗传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毛囊角化性的丘疹病变,且疾病逐渐发展可以合并其他的疾病症状,不同的疾病患者症状表现度也存在着部分差异。

  • 标签: 毛囊角化症 临床特征 遗传特征
  • 简介:摘要:对称性红斑角化症可 属于临床较为少见的皮肤性疾病,一般认为该病与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一定的关联性。我院近 2 年来收治了 6 例患者,检查发现都属于家族史散发病例。这其中,有 1 例发病于 2 岁以后,现进行简单报告。

  • 标签: 对称性 进行性 红斑角化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例疑似为先天性角化不良的患儿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方法对患儿进行临床检查,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基因组DNA,采用新一代外显子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对疑似致病性变异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指趾甲营养不良、皮肤色素沉着、口腔黏膜白斑,贫血、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测序结果显示,患儿DKC1基因第12外显子的c.1213A>C变异(p.T405P),患儿母亲为同一位点的杂合变异。同时检测到患儿TERT基因中第12外显子的c.2915G>A变异(p.R972H),患儿父亲为c.2915G>A杂合变异携带者。结论DKC1基因第12外显子的c.1213A>C变异和TERT基因中第12外显子的c.2915G>A变异可能是导致该患儿先天性角化不良发病的分子病因。

  • 标签: 先天性角化不良 DKC1基因 TERT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毛囊角化病患者体内 ATP2A2基因突变的结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0月 -2019年 12月由于毛囊角化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以及对应的健康人群抽取的外周血 DNA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对血液中的 ATP2A2基因全部外显子进行扩增,并对进行 DNA测序工作。结果:本次实验分析结果显示,收集到的临床标本中包含 2个系谱以及 3个散发的患者,且一共存在 3个 ATP2A2基因突变的患者,其中包括 1例患者存在 ATP2A2基因缺失突变情况, 1例患者存在 ATP2A2基因插入突变情况以及 1例 ATP2A2基因错义突变,这几个基因突变都是当前报道不多的基因突变情况。并且,本次实验研究的健康组人员并未发现上述基因突变。结论:本次实验研究收集的毛囊角化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的 ATP2A2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的症状都会对患者角质形成细胞中钙离子的转运产生部分影响,致使患者的表皮细胞连接以及分化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 标签: 毛囊角化病 ATP2A2 基因突变 结果
  • 简介:摘要对1例伴多重感染的毛囊角化病患者采用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皮损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未出现护理并发症。

  • 标签: 毛囊角化病 护理 感染
  • 简介:摘要已有研究表明,种植体周围角化组织宽度不足可能不利于患者口腔卫生措施的实施,易引起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有学者建议采取根向复位瓣或联合软组织移植等手术方式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黏膜宽度,促进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种植体周围角化组织增宽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和研究设计提供指导。

  • 标签: 牙种植体 角化组织 自体软组织移植物 根向复位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例1男,16岁,面部、颈部及双腋下见密集褐色毛囊角化性丘疹,部分融合成斑块,局部可见疣状增生;母亲与其有相似的病史及临床表现。例2男,21岁,头面部、颈部、躯干、双腋下及臀部见弥漫性毛囊角化性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局部可见疣状增生;家族成员均无类似症状。例2颈部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伴灶状角化不全,棘层部分区域棘刺松解并有腔隙形成,可见绒毛、圆体和谷粒细胞,真皮浅层炎症细胞浸润。2例患者及其父母基因检测:例1及母亲ATP2A2基因存在第15外显子c.2300A>G错义突变;例2第15外显子与第15内含子交界处存在c.2097+5G>A剪切区域突变。2例患者其他家族成员未见上述突变。

  • 标签: Darier病 毛囊角化病 ATP2A2基因 疣状增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1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角化不良,检测其致病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以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运用Illumina Nextseq500测序仪检测先证者家系皮肤病相关基因编码区域的序列突变情况,致病性突变经PCR-Sanger测序验证。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Clustalw2.0、PyMOL、PolyPhen-2、SIFT及FATHMM分别对基因突变位点的保守性、蛋白结构变化及致病性进行预测。结果先证者临床表现为颈胸部网状皮肤异色、腋窝点状色素沉着,部分趾甲萎缩、表面粗糙及口腔黏膜白斑,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部分异常。基因检测显示,先证者携带TERT基因c.2452G>A(p.Val818Met)与c.2594G>A(p.Arg865His)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2452G>A突变在HGMD中未见收录。母亲携带c.2452G>A杂合突变,父亲及100例健康对照TERT基因未见突变。生物信息软件分析显示,多个物种TERT蛋白在818与865位氨基酸位点分别为高度保守与完全保守,基因突变后对应蛋白结构存在差异。依先证者临床表现、基因检测、辅助检查及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最终诊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角化不良。结论TERT基因c.2594G>A(p.Arg865His)与c.2452G>A(p.Val818Met)复合杂合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先证者临床表型的原因。

  • 标签: 先天性角化不良 DNA突变分析 皮肤表现 基因,TERT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