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这篇综述介绍了牙周临时固定夹板发展演变为当前的酸蚀钢丝强化的、冠内的复合树脂夹板(即A-夹板)的过程,并描述了A-夹板在现代牙科临床中的9种主要用法和常发生的问题。

  • 标签: 临时固定夹板 A-夹板 进展 松动牙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人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老年人Colles骨折的治疗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既定选择标准的受试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为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组,对照组为单纯小夹板外固定组。两组进行一般资料的统计学比较,证明其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其中治疗组每3天复诊换药一次,每次换药均重新包扎固定。对照组每3天复诊1次,并重新包扎固定。复诊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疼痛、肿胀消退等情况。所有患者均从首诊起随访3个月,登记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疼痛缓解、消肿时间、临床疗效等指标的原始数据,并将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疼痛缓解、消肿时间、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较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人Colles骨折早期有明显的消肿止痛作用,较对照组可更早、更好地改善功能活动,取得良好疗效,对患者患肢的早期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老年人Colles骨折 小夹板 外敷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夹板石膏交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3组,分别为夹板组(40例)、石膏组(40例)和交替组(40例),比较3组效果。结果交替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夹板组及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替组、夹板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石膏组,且交替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夹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板和石膏交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效果较单独石膏或者夹板固定更好,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夹板固定 石膏固定 夹板石膏交替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是中医骨伤科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是利用与肢体外形相适应的特制夹板做外固定物,结合现代医学运动学原理,间接固定骨折部位,是目前四肢骨折急救护理及骨折外固定治疗最常用、最简单、最经济、痛苦小、疗效好的方法之一。

  • 标签: 骨伤外 小夹板外固定 护理
  • 简介:夹板音”是河南大学民族声乐研究所运用科学发声方法对豫剧用嗓方法之一——“夹本音”进行改造的科研成果。它是一种始终坚持以混声为主体的发声方法,本文从对夹板音的认识、夹板音的获得、练习过程中的要求及夹板音艺术价值的评估等方面加以论述。

  • 标签: 民族声乐 夹板音 豫剧
  • 简介:通过对几种成形工艺的比较分析,设计了冲孔-落料-弯曲级进模,介绍了模具结构和工作过程,并对主要模具零件的设计和制造作了简要说明.

  • 标签: 冲孔 落料 弯曲 级进模 设计 探杆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塑性弹力夹板与普通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3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小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塑性弹力夹板固定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腕关节外形、肢体肿胀、骨折再移位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腕关节外形、肢体肿胀、骨折再移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塑性弹力夹板对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进行固定治疗比普通小夹板固定治疗效果更佳,骨折愈合更快。

  • 标签: 塑性弹力夹板 普通小夹板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本次的研究一共将48例踝骨折患者选进,时间最初是2019.3月,最终是2020.6月。使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不同的2组,即对照和试验2组,均有24例。前者实施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后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的临床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踝关节Baird-Jackson评分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结果: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该患者疗效要优于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 标签: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三踝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分类的中医小夹板治疔。方法方法对215例A、B、C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复位外支架固定。结果随访6月以上90%。优良率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87.28%、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79.76、复位外支架固定84.61。结论未波及关节面或无骨短缩的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能达到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经小夹板外固定可达到良好固定并恢复良好功能。

  • 标签: 桡骨 远端骨折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夹板与小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5月-2007年6月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76例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并分别采用小夹板A组及石膏夹板B组外固定治疗。结果术后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7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5个月。随访患者术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获改善,根据GarlandsandWersley法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并与术前及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论对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复位及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小夹板外固定(P<0.05)。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石膏夹板 小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夹板与小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5月—2007年6月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7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并分别采用小夹板(A组37例,其中男10例,女27例,平均年龄53.5岁)及石膏夹板(B组39例,其中男12例,女27例,平均年龄55.5岁)外固定治疗。结果术后患者骨折均愈合,无并发症发生。7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5月。随访患者术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获改善,根据GarlandsandWersley法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并与术前及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论对桡骨远端稳定性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复位及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小夹板外固定(P<0.05)。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石膏夹板 小夹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对中老年人Colles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Colles骨折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对照组(n=38,采用石膏托外固定),观察组(n=38,采用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外固定),对比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活动、肿胀的评分均无差别,治疗后评分都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分值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1.58%(p<0.05)。结论对中老年人Colles骨折患者实施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Colles骨折 中老年人 三黄散外敷 小夹板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踝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2019.6-2020.6期间筛选出踝骨折患者64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然后观察各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踝骨折患者治疗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要优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三踝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膏局部外敷、夹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12月1日~2013年10月31日本院骨伤科门诊收治的127例经拍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或腕关节CT扫描,确诊为桡骨远端新鲜骨折患者为样本,对黄膏局部外敷、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在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黄膏局部外敷、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在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并发症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膏局部外敷、小夹板固定临床疗效优于石膏固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黄膏 桡骨远端骨折 石膏固定
  • 简介:我们应用闭合穿针髓内固定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60例,尺桡骨双骨折45例,早期的CO治疗骨折主要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 标签: 儿童桡骨 夹板治疗 桡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