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电击复抢救急诊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诊心律失常救治患者80例,均给予药物治疗,无效后给予电击复抢救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0例患者成功救治48例,成功比例为(60.00%),其中32例救治无效死亡,死亡比例为(40.00%)。结论对于急诊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电击复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增加患者成功救治比例,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律失常患者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电击 急诊 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抑郁症患者诊模式的选择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精神门诊就诊或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20例,对于确诊的每一位抑郁症患者展开深度访谈,同时借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其进行评分。我们根据患者的首次发病时间至首次就诊时间的长短将120例患者分为两个组,发病未超过3个月时间到精神科门诊就诊的46例患者组成了及时就诊组,发病超过3个月到精神科门诊就诊的74例患者组成非及时就诊组。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婚姻状况、就诊意愿、受教育程度、家族史、既往史、首次就诊医院、病耻感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诊多选择非精神科,对患者就诊模式具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躯体症状、健康知识、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就诊意愿、家族史、既往史、病耻感、居住地等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首诊模式 特征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新生儿麻疹7例临床病例的分析,从而对新生儿麻疹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依据。

  • 标签: 新生儿 麻疹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加强饮食与便秘、休息、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时发现和控制并发症。结果认真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工作,防患于未然,准确判断及时处理对病人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4个临床病例的诊疗过程,揭示诊乏效的应对策略包括问诊要细致,要善于抓主证;处方要严谨,药物要足量足疗程;医者要能守方守法,要有定力;除了药物之外,饮食调护,情绪调养对疾病恢复同样有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证治体会 阳虚漏汗 前列腺炎伴增生 呃逆排气 反流性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氟烷对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需在麻醉状态下手术治疗的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异氟烷麻醉,研究组予以氟烷麻醉。将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完成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苏醒后产生躁动和哭闹比例仅为10.00%,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0)。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应用氟烷实施小儿临床麻醉,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烷 临床麻醉 异氟烷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37例麻醉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17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试验组应用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比。结果试验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醉应用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可显著缩短麻醉和苏醒时间,且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麻醉 七氟烷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后止血及减少上肢肿胀的方式。方法对72例PICC置管后的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于置管后用宽8cm的弹力绷带包扎24h,观察组置管后折纱布压迫穿刺点,且覆盖10×12cm的3M透明敷贴,24h后更换敷贴。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穿刺点渗血及穿刺侧上肢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置管术后折纱布压迫穿刺点,24h后更换敷贴,既能达到止血目的。又可减轻穿刺侧上肢的肿胀。

  • 标签: PICC置管 局部渗血 九折纱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诊于眼科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诊于眼科小儿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全部62例抽动障碍患儿经临床诊断确诊58例,诊断准确率为93.55%;其中皱眉眨眼44例,怂鼻32例,努嘴24例,结膜充血26例,视物模糊12例,学习困难14例,眼部不适23例,眼痒、眼痛12例,屈光不正11例,其他少数症状还包括畏光、眼干涩、异物感、睡眠障碍、翻白眼、斜视、耸肩等。结论异常眨眼是小儿抽动障碍的常见表现之一,容易被误诊为眼部疾病,因此临床检查过程中应进行全面评估,准确诊断小儿抽动障碍,减少出现漏诊、误诊现象。

  • 标签: 首诊 眼科 小儿抽动障碍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诊于眼科的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因眼部症状(复视、畏光、眼干眼涩、眼红、流泪、视力减弱等)行眼科相关检查的患者80例(128眼)为对象,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视神经病变5例(5眼)(6.25%),白内障29例(54眼)(36.25%),葡萄膜炎4例(6眼)(5.00%),视网膜病变23例(33眼)(28.75%),屈光不正7例(8眼)(8.75%),眼外肌麻痹5例(7眼)(6.25%),干眼症7例(15眼)(8.75%)。结论眼科工作者应重视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减少糖尿病漏诊情况,提升治疗的准确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眼科 2型糖尿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开展小儿诱导以及维持麻醉工作期间,观察氟烷药物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04月收治的32例住院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本次研究收治的住院患儿分组;对照组开展麻醉诱导工作期间,选择氯胺酮药物完成;观察组开展麻醉诱导工作期间,选择氟烷药物完成;对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等回顾性分析。结果同对照组住院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患儿获得显著性缩短(P<0.05)。结论临床对住院患儿在开展诱导麻醉工作期间,合理选择氟烷药物完成,对于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的缩短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优化住院患儿的麻醉效果。

  • 标签: 七氟烷 小儿诱导 维持麻醉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氟烷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体会。方法通过随机的选择的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共4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丙泊酚静脉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吸入氟烷诱导和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各时间段的有创动脉压(IB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气道压(Peak)的变化情况和麻醉效果。结果手术T4以后观察组EtCO2(38.1±2.7)、Peak(13.1±1.5)和对照组EtCO2(38.1±2.6)、Peak(14.1±1.5)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时间上观察组(13.5±5.2)min,对照组(13.6±5.2)min,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醒后,观察组出现躁动、恶心呕吐的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时,运用氟烷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而且刺激相对来说比较小,患儿还可以快速的清醒,但是术后患者极易出现躁动的情况,而且恶心呕吐的出现的次数相对来说比较多,必须做好及时预防和处理工作。

  • 标签: 七氟烷 小儿腹腔镜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瑞芬太尼对氟烷麻醉患儿自主呼吸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疝气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良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麻醉用药瑞芬太尼0.09μg/(kg?min);改良组给予瑞芬太尼0.06μg/(kg?min),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操作时间、麻醉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等对比存在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开始疼痛时间、躁动发生比例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和麻醉。结论对于小儿疝气手术中对患儿实施瑞芬太尼0.09μg/(kg?min)联合氟烷麻醉,能够明显增加患儿自主呼吸的抑制,应用瑞芬太尼0.06μg/(kg?min)联合氟烷麻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患儿的自主呼吸,减轻呼吸抑制影响。

  • 标签: 瑞芬太尼 七氟烷 麻醉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脾虚泄泻行味白术散加味治疗的作用。方法以本院治疗的50例小儿脾虚泄泻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25例。A组给予思密达+味白术散加味治疗,B组给予思密达+止泻安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B组为72.0%,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小儿脾虚泄泻患者行思密达+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可改善其临床指标,具有较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 脾虚泄泻 七味白术散 加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肝素剂量在血液灌流中对血小板的作用。方法以2016年3月19日至2017年5月26日我院66例血液灌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剂肝素剂量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剂量为0.5~0.7mg/kg,观察组剂量为0.8~1.0mg/kg。观察两组血小板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小板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血小板>100×109/L概率对比性较强,P值小于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3.03%)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血液灌流中,剂肝素剂量应选择标准剂量(0.8~1.0mg/kg),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血小板下降,降低危险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血小板 血液灌流 首剂肝素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