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8·全国联赛吉林区预赛题)已知正数a、b、c满足2a+4b+7c≤2abc,求a+b+c的最小值.文[1]从运用均值不等式的角度合理拆分变元,文[2]运用配方法进而转化为函数问题,受两文启发,笔者运用主元与次元的思想重新考虑该问题.

  • 标签: 联赛题 均值不等式 函数问题 预赛题 最小值 配方法
  • 简介:(200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吉林赛区预赛第17题)已知正数a,b,c满足2a+4b+7c≤2abc,求a+b+c的最小值.文[1]公布的标准解答很难想到,文[2]的解答技巧性太强,本文按常规思路给出种易于接受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 标签: 联赛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2008年 第17题 吉林赛区 最小值
  • 简介:题目在△ABC中,已知∠CAB=60°,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

  • 标签: 联赛题 多解 ABC
  • 简介:平面几何题中求线段长度是比较常见的种题型,求解时对于学生来说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全等、相似、勾股定理、等角对等边、两点间距离等,下面看初中数学联赛题的又四种解法:题目(201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5)试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AC=∠BDC=90°,

  • 标签: 相似三角形 平面直角坐标系 段长度 位线 四点共圆 相似比
  • 简介:2016年全国初中(初三)数学联赛二试中有这样几何题:题目如图1,在△ABC中,AB=8,AC=10.D为△ABC内点,满足∠ADC=90°,∠ABD=∠ACD,设E为BC的中点,求DE的长.命题组提供参考答案的思路是如图2,作∠CAF=∠BAD,得到△ABD∽△ACF,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关系,得出BD与CF、DA与AF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求出DF的长.比较△ADC与△ABH中三个角,可以得到:AF⊥BD.倍长△BDC的中线DE至G,通过证明三角形的

  • 标签: 几何解法 联赛试题 相似三角形 数学联赛 参考答案 比例关系
  • 简介:三角形全等、相似判定定理,是平面几何最常用的解题工具之.利用正弦、余弦、正切等定义与公式解题,我们称这方法为三角法,三角法也是平面几何的解题工具.利用三角法解以下初中数学联赛题,另有番趣味.题目(201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第试(5)试题)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AC=∠BDC=90°,

  • 标签: 联赛试题 三角法 平面几何 初中数学 三角形全等 数学联赛题
  • 简介:1999年HunterS.Snevily在《美国数学月刊》上刊登了若干与拉丁方有关的猜测,其中有两个猜测可用数论的语言描述为如下形式.Snevily猜测(1)设n为正奇数,整数x1,x2,…,xk模n互不同余,整数y1,y2,…,yk模凡互不同余,则存在一一对应。

  • 标签: 猜测 试题 一一对应 拉丁方 正奇数 整数
  • 简介:题目.如图1已知⊙的直径AB与CD互相垂直,E为OB的中点,CE的延长线交⊙O于点G,AG交CD于点F,求DF/FC的值。

  • 标签: 赛题 联赛 互相垂直 延长线 CD
  • 简介:题目(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苏赛区初赛第8题)设点O是△ABC的外心,AB=13,AC=12,则BC·AO=____.思路关注到题设中的外心是中垂线的交点,通过把内向量转化为外向量,结合向量计算即可.

  • 标签: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联赛题 解法 2009年 ABC 中垂线
  • 简介:2005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福建赛区预选赛最后试题:设集合A和B都是由正整数组成的集合,|A|=10,|B|=9,并且集合A满足如下条件:若x,y,u,v∈A,x+y=u+v,则{x,y}={u,v}.令A+B={a+b|a∈A,b∈B},求证:

  • 标签: 一道高中数学 联赛题 题研究
  • 简介:由调和四边形的定义出发,生成出两个定理以及个推论,进而演变出全国联赛试题.通过暴露这个思维过程,以期达到帮助教师明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对提高数学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大有借鉴之处.

  • 标签: 调和四边形 联赛试题 追本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