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肥厚影响。方法本研究将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合并不同程度LVH及CHF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而研究组则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给予静脉注射卡尼汀1.0g,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测定血浆中卡尼汀含量显示均低于50μmol/L,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患者血浆中卡尼汀含量与本组治疗开始时比较明显升高,另外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比较亦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2、6.88,P<0.05)。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血浆中卡尼汀含量与本组治疗开始时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超声心动图检查各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在LVM、LVMI、PWTH等三个指标上较本组治疗开始时明显下降,另外与对照组治疗结束时LVM、LVMI、PWTH等三个指标比较亦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1、4.15、3.85、5.65、4.85、3.54,P<0.05)。结论心功能正常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多见,充卡尼汀能够一定程度逆转心功能正常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为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心肌肥厚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标签: 左卡尼汀 维持性血液透析 左心肥厚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压力-应变环技术评价束支起搏下不同起搏模式(单/双极)对心室机械同步性及心肌做功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因症状性心动过缓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束支起搏(LBBP)患者29例为LBBP组,以同期基线条件相匹配29例右心室起搏(RVP)患者作为RVP组。所有LBBP患者术后1周内分别程控为单极、双极起搏模式,评价心室间及室内机械同步性,并应用室压力-应变环技术获得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用功(GWW)和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LBBP组与RVP组之间、LBBP组内不同起搏模式下心脏机械同步性和心肌做功。结果与RVP组相比,LBBP组室内及室间机械同步性显著改善(均P<0.05);LBBP组GWI、GCW、GWE增大,GWW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BBP组单极与双极起搏对比,心室机械同步性、GWI、GCW、GWE、GW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提高输出电压后上述参数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RVP患者相比,LBBP患者能保持更好机械同步性,心肌做功效率更高;LBBP不同起搏模式对心室机械同步性及心肌做功效率无影响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束支起搏 压力-应变环 心肌做功 机械同步性
  • 简介:词语有很强时代性,它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有些消失了,有些产生了,有些词语内涵变得复杂起来,比如“”就是如此。“”是畸形物。与右本来是一个空间概念,据说在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被赋予了政治内涵和色彩──为革命,右为保守(保皇)。从那以后,与右成为政治术语,左派成为革命者和进步人士代名词,右派成了保守分子和反对革命的人象征语,这种划分在全世界通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后,世界各国把代表(或同情、支持)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政治派别称为左派,把代表或维护地主、资产阶级政治派别称为右派。在社会实践中,有些革命者太“革命”,脱离实际,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恨不得一口吃

  • 标签: 反“左” “左”倾机会主义 逃跑主义 资产阶级 “中间派” 保守主义
  • 简介:摘要作为缺血性卒中一种重要原因,心房颤动与心房异常密切相关。然而,目前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心耳与缺血性卒中关系仍然存在着争议。现主要针对伴有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患者,围绕心房及心耳大小、形态、功能与缺血性卒中发生、分类、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在临床上更好地识别和预防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以及评估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预后。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心房颤动 心房 心耳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衰临床影响和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衰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60例老年急性心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两组28d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和28d生存率差异。结果循证护理组28d护理有效率93.4%,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0.0%(P<0.05)。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率1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0%(P<0.05)。两组28d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提高老年急性心衰患者28d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左心衰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使用氧氟沙星对肾功能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和药物对照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每天分别给予氧氟沙星0.4g、头孢哌酮3g~4g,均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用药7d~10d。观察用药前后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血肌酐值、血尿素氮、血和尿β2微球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好于用药前。结论:疾病状态对肾功能影响远远大于药物影响。高龄患者存在轻度肾功能损伤,每日使用氧氟沙星0.4g,分两次给予,连续用药7d~10d安全有效,对肾功能影响不明显。

  • 标签: 高龄 左氧氟沙星 肾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室腔容积(LVCV)等参数变化对室射血分数(LVEF)影响。方法:DCM组42例.按LVEF降低程度又分为:轻度异常组12例.LVEF44.5±2.39;中度异常组24例,LVEF32.8±3.80;重度异常组6例、LVEF17±3.28。用超声心动图及Simpson法测定并算出LVCV、LVEF等参数。结果:42例DCM患者与健康人比较,LVCV明显增加(P<0.01);而在DCM组内不同LVEF组间,LVCV在中、重度异常组比轻度异常组明显增高(P<0.01);重度异常组与中度异常组比较也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测定结果表明LVCV越大对LVEF负面影响越大。在康复心脏病学中LVCV可作为心功能指标之一。

  • 标签: LVEF DCM 扩张型心肌病 左室射血分数 重度 轻度
  • 简介:木最近非常不高兴,有时放学还没走进家门就哭起来。'妈妈,我再也不和右右木挤在一起了.''好孩子,说傻话了。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啊,没有右右木,单棵小树就不能成‘林’。''妈——'木擦擦眼泪,拉着妈妈衣服说,'可是,和他在一起挺难受,看我左腿,那样挤着真不舒服啊.''孩子,不能任性啊。'妈妈又开导说,'你一个人在家想怎样就怎样,当

  • 标签: 开导说 小伙伴 做早操 木一 团结友爱 文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归丸对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8周龄,体重200 g左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n=6):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组(SD组)、归丸低剂量组(L组)、归丸中剂量组(M组)及归丸高剂量组(H组)。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构建大鼠睡眠剥夺模型。L组、M组和H组归丸剂量分别为2.42、4.84、9.68 g/kg,每天上午10点灌胃给药,灌胃液体量每次4 ml,C组和SD组大鼠采用纯水灌胃,L组、M组和H组按照归丸相应剂量,配制成药液灌胃,1次/d,持续7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认知功能,第2次行为学实验结束后,采集眼球血样,随后断头处死大鼠取海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浓度及海马组织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SOD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IL-1β、IL-6和TNF-α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游泳总路程和逃避潜伏期延长,原象限停留时间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血清和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MDA含量升高,GSH-Px和SOD含量降低(P<0.05);与SD组比较,L组、M组和H组大鼠游泳总路程和逃避潜伏期缩短,原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血清和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MDA含量降低,GSH-Px和SOD含量升高(P<0.05)。结论归丸可改善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 标签: 睡眠剥夺 认知功能障碍 炎症 氧化性应激 左归丸
  • 简介:24名初二男生随机分成力量训练组和对照组,经12周低强度力量训练后超声心动图每搏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指数(COI)、射血分数(EF%)在负荷状态下与12周前有明显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在同级负荷时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而室后壁厚度(PWT)、室间膈未见明显变化。表明短期力量训练可提高少年室收缩功能,而低强度力和量训练不引起心室壁增厚,提示心肌肥大对训练刺激具有强度依赖性。

  • 标签: 力量训练 强度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孟旦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急性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抗心衰治疗,研究组使用西孟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组间比较χ2=5.326,P<0.05;治疗后,两组LVEDD比较P>0.05,LVEF和BNP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孟旦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提高心功能,效果显著。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  要】目的:探析急性心衰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心功能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数据库内2021年6月~2022年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114例急性心衰患者,遵从患者护理意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护理后患者LVDD平均为(44.05±0.75)mm,LVDS平均为(54.69±1.01)mm,LVEF平均为(47.40±0.41)%;研究组护理后患者LVDD平均为(35.73±2.01)mm,LVDS平均为(42.88±3.00)mm,LVEF平均为(51.49±0.85)%,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左室射血分数 护理效果 急性左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心衰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2021年6月到我院就诊88例急性心衰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4)。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功能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心功能水平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左心衰 心功能水平 护理满意程度
  • 作者: 胡惠雯 胡河 许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12期
  • 机构: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襄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襄阳 441000,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襄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襄阳 441000,南漳县中医医院心肺科,南漳 4415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孟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室重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和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心功能指标[LVEF、室舒张末内径(LVDD)、每搏心输出量(SV)]和心室重构指标[室内径缩短率(LVFS)、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9.00%,99/100)高于对照组(91.00%,9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LVEF、SV、LVFS均升高,LVDD、LVPWT、IVSS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t=6.66、4.91、4.36、4.13、5.42、5.0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延缓心室重构,提高LVEF,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较高。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左室射血分数 心室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肝静脉分型及其相应重建方式对患儿活体外叶肝移植术后肝静脉流出道梗阻(HVOO)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行肝移植术653例受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09例,女性344例,年龄7.0(6.0,10.0)个月,年龄范围3~121个月。根据术前供者腹部4期增强CT评估结果及术中流出道重建方式,将患儿分为3组:Ⅰ型组(n=514),单只开口,供受体直接吻合;Ⅱ型组(n=118),两个相邻开口,术中先行血管成型再吻合;Ⅲ型组(n=21),两个距离较远开口,术中行间置血管延长后成型吻合或两支静脉分别吻合。比较3组受者临床资料、术后HVOO发生率、移植物及受者术后生存情况。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随访。结果Ⅲ型组患儿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比均小于Ⅰ型组和Ⅱ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3例受者术后HVOO发生率为4.59%(30/653),Ⅰ、Ⅱ、Ⅲ型组HVOO发生率分别为4.1%(21/514)、5.1%(6/118)和14.3%(3/2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组移植后患儿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8%和97.0%,Ⅱ型组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5%和94.2%,Ⅲ型组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1%和86.9%,Ⅰ型组与Ⅲ型组受者术后累积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Ⅰ型组术后移植物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4%和96.9%,Ⅱ型组术后移植物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9%和92.5%,Ⅲ型组术后移植物1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4.1%和86.9%,Ⅰ型组与Ⅱ型组术后移植物累积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肝静脉解剖分型差异性大,绝大多数变异可通过将两分支血管成型为共同开口后再吻合这一方式重建流出道。针对外叶移植物肝静脉罕见变异分型,选取合理血管重建术式,可降低术后HVOO发生率,改善移植物预后。

  • 标签: 肝移植 Budd-Chiari综合征 肝静脉 流出道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增大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入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房大小,将患者分为房增大组和无房增大组;对入组患者进行电话/门诊随访;以1年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3个月功能独立、良好预后作为预后指标;分别对两组患者一般变量及房大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构建Cox风险比例模型,评估房增大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风险。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7例患者,其中男135例,女52例,年龄(66.6±13.4)岁;43.3%(81/187例)患者房增大,11.2%(21/187)患者在1年内出现复发;87.7%(164/187)患者具有3个月功能独立;78.6%(147/187)患者具有3个月良好预后;房增大组患者1年内复发比例明显高于无房增大组(18.5% 比 6.6%,P=0.020);在3个月功能独立及良好预后方面,房增大组与无房增大组比例相当;矫正年龄及性别因素后,具有房增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1年内复发风险(HR=2.739,95%CI:1.100~6.816);在3个月良好预后及功能独立方面无明显影响;矫正所有潜在变量后,具有房增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仍具有较高1年复发风险(HR=2.449,95%CI:0.948~6.326)。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人群中43.3%患者存在房增大;具有房增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复发风险。

  • 标签: 脑梗死 左房增大 预后 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