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顾客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与表达机制,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将有议价能力的顾客引入公司治理体系中,探讨产品市场势力、公司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以深圳证券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产品市场势力、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安排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而产品市场势力对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互补作用,体现在股权结构、董事会监督及股权激励方面。这意味着,要提高公司绩效、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同时,发挥产品市场势力的治理作用,通过与内部公司治理机制的配合,更有效地提高公司绩效。

  • 标签: 产品市场势力 顾客集中 公司治理 公司绩效
  • 简介:“9.11”事件后,美国迅速推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大量阿富汗塔利班(后文简称“阿塔”)成员逃往巴基斯坦,重建了阿塔组织.另外,巴基斯坦本土仍有四大恐怖主义势力:伊斯兰教派恐怖主义势力、巴基斯坦塔利班(后文简称“巴塔”)、反印度恐怖主义势力和民族分裂恐怖主义势力.这五大恐怖主义势力使巴基斯坦深陷恐怖主义旋涡.加之,它们在指导思想、政治目标、组织稳定性上存在差异,致使巴国内恐怖主义问题更加复杂.这不仅威胁巴基斯坦自身及与邻国关系的发展,而且威胁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乃至南亚地区的安全.

  • 标签: 巴基斯坦 恐怖主义 中巴经济走廊
  • 简介:对产业经济学和反垄断法中备受关注的排他交易问题需作细分讨论,厘清不同排他策略的异质性及其对市场各参与主体福利的影响差异.通过对现实案例的考察,提炼出大型零售商常见的两种排他销售策略,并根据其特征分别称为“温和排他”与“激进排他”.两种排他源于竞争性的零售商之间势力不对称,而具有势力的大型零售商通过不同方式将纵向势力转换为横向势力,转换机制的不同形成两种不同路径的排他均衡.从产业链横纵向关系角度出发,构建抗衡势力与差异化双重影响机制下,“温和排他”与“激进排他”形成的不同路径,揭示出不同的转换机制及排他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两种排他策略对市场参与主体的福利影响.最后,对接并解释现实经济现象,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延伸得到的政策含义为:“激进排他”一定会损害消费者福利,因而需要严格管制;“温和排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需要结合大型零售商抗衡势力的大小进一步辨别、判定其效应.

  • 标签: 大型零售商 抗衡势力 温和排他 激进排他 零售差异化
  • 简介:针对供应链中零售商买方抗衡势力不断增强的现象,构建了两个制造商和两个排他零售商组成的纵向市场结构模型,考察了买方抗衡势力条件下竞争供应链的纵向结构决策问题。研究发现:从制造商角度来说,买方抗衡势力和价格竞争程度共同决定了最优的纵向结构决策。当买方抗衡势力较大时,最优的纵向结构为纵向一体化;当买方抗衡势力较小时,最优的纵向结构取决于价格竞争程度。若竞争程度大于某一临界值,最优的纵向结构为纵向分离,反之,则为纵向一体化。然而,从供应链整体绩效的角度来说,最优的纵向结构始终为纵向分离,与买方抗衡势力以及竞争程度无关。

  • 标签: 买方抗衡势力 竞争供应链 纵向结构 纵向一体化 纵向分离
  • 简介:笔者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地探究物理学知识中能量守恒原理最初在中国的传播情况,特意分析和研究了《势力不灭论》,力图通过研究这一论著来探明物理学中的一系列基本知识在中国到底是怎样传播的。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势力不灭论》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是这本物理学著作中有很多关于物理学知识理论的论述,其中的著名理论有能量守恒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它的底本其实是由《通俗科学讲义》翻译而来。《势力不灭论》中涉及很多的科学问题,比如以前在物理学界引起广泛争议的永动机理论、天体演化问题、宇宙热寂说等。《势力不灭论》最早是由中国人独立从西方翻译来的著作之一,文字翻译准确,对名词术语的处理也恰到好处,能够对著名的理论原理进行科学准确的传播,是一本非常具有价值的翻译大作。

  • 标签: 《势力不灭论》 能量守恒 原理 传播
  • 简介:太平天国时期江浙地区的枪船本属地方黑恶势力,清地方政府最初因镇压乡民抗税用之,此后枪船日兴。至太平军至,枪船参与地方治理,与洪、清发生关系,时而助洪,时而助清,或两边兼办,表现不一。后遭太平天国清剿。太平天国覆灭后,清政府亦采取严厉措施会剿枪船,至此枪船之名始灭。枪船的兴衰,折射的是政府权力消涨的逻辑。无政府状态下盗匪纷起,人们求助于地方黑恶势力以自保,此为“正式政府衰败后的民间自救性代偿”现象。然而,黑恶势力参与地方治理,终非长久之计,短期或有用,日久则弊端丛生。

  • 标签: 黑恶势力 太平天国 枪船 地方治理 政府理论
  • 简介:本文以2006-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势力和行业集中度对分析师预测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微观)层面的产品市场势力和行业(宏观)层面的行业集中度,都与分析师跟踪数量、分析师预测精准度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区分股权性质后发现,产品市场势力和行业集中度对分析师跟踪数量和分析师预测精准度的影响效果在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探究了分析师预测活动的影响因素,也丰富了市场竞争和信息不对称领域的相关研究。

  • 标签: 产品市场势力 行业集中度 分析师跟踪数量 分析师预测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