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一节好课需要多方打磨,在磨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支持、设计环节的建议,也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巴林小组模式的评课方法能让授课教师厘清课堂思路,从评课老师的提问中发现问题并得到多方位的支持和建议。

  • 标签: 巴林特小组模式 评课 倾听 反馈
  • 简介:目的:通过综合医院开展巴林小组活动实践,提高各科医师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认知,改善职业倦怠。方法: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了56次巴林小组活动,共有179名医师参与,参加的医师包括不同年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正主任医师),涵盖多个专业(内科、外科、精神科、全科、肿瘤科、急诊科、放射科、病理科),其中在上海综合医院参加者主要为负责教学的主治医师,在温州综合医院主要为全院住院医师。结果:通过巴林小组的活动,医师们在对理解患者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提高沟通技能等方面获得显著的感悟和提高,73.8%的医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能够识别,在医患沟通中能与家属一起沟通疾病的发展情况并给予情感支持,78.6%的医师认识并感受到自身角色对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和责任,57.1%的医师能够开展比较满意的医学访谈,54.8%的医师感觉通过培训能够与那些"挑剔"的患者及其家属沟通,64.3%的医师能够做支持性的危机干预,83.0%的医师感到能够在工作中识别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压力。结论:通过巴林小组的培训,综合医院医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认知和处理得到提高,医师自身的职业倦怠也得到一定改善,巴林小组很适合在综合医院推广。

  • 标签: 综合医院 巴林特小组 医患关系 职业压力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巴林小组在基层医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3月开始不定期招募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参加巴林小组活动。平均每月一次共开展巴林小组活动7次,共讨论7个医患关系案例,80余人次参加活动。对照参加活动前后医护人员对医患沟通的主观感受。结果应用巴林小组活动后医护人员的主观感受有很大变化,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消除对病人的负面情绪。结论说明应用巴林小组培训,对医患沟通是有益处的。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病人,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改善了医患关系。

  • 标签: 医患关系 巴林特小组 应用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巴林小组对夜班护士职业倦怠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0名夜班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观察组夜班护士实施巴林小组训练,对照组暂缓实施。分别于培训前和培训6个月后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通用量表(MBL-GS)评价效果。结果:实施前后两组夜班护士职业倦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实施前后观察组夜班护士职业倦怠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巴林小组能有效改善夜班护士职业倦怠,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巴林特小组 夜班护士 职业倦怠 心理健康
  • 简介:本研究采用巴林小组评估量表对参与巴林小组的高校辅导员进行评估.从而初探巴林小组高校辅导员工作坊的实效性和领导者的策略。结果显示:领导者为组员创设了安全、接纳、信任的良好氛围,活动过程始终能够聚焦小组目标,组员感受到了较好的支持性;巴林小组满足了辅导员的工作需要,使辅导员更好地学会了与人沟通相处的方法,提高了知识与技能,改变了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增强了工作信心;工作坊有效地提升辅导员倾听、共情、与学生沟通等心理辅导能力,降低其工作焦虑,促进辅导员自身成长,但在培养辅导员面对个案的直观判断力和个案处理的胜任力方面没有明显效果。

  • 标签: 巴林特小组 高校辅导员 心理辅导能力
  • 简介:【摘要】探讨影响PICU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介绍现有巴林小组活动的具体内容,分析巴林小组活动对PICU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

  • 标签: 巴林特小组 PICU护士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科护士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及巴林小组模式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该院89例肿瘤内科在职注册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临床症状自评表SCL-90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同期另选91例普通内科护士作为对照组,记录结果并与国内常模比较分析;采用巴林小组活动干预,观察并进行干预前后护士专业生活质量、共情和一般健康状况测评。结果观察组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常模;其中肿瘤护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明显高于常模。干预后观察组同情心满意度、护士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及换位思考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护士健康状况均有所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一般人群;巴林小组能够提高内科护士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及自我反思能力,提高同情心满意程度,同时帮助内科护士释放情绪、缓解和应对压力,但对职业倦怠、二次创伤压力方面不显著。

  • 标签: 内科护士 心理健康 巴林特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巴林小组形式提升普外科新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按学历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6名普外科新护士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18名新护士进行分阶段临床理论、操作及制度培训。培训后选取临床中困难情境的案例,通过巴林小组形式,对案例进行汇报及分享。最后,令观察组与对照组普外科新护士同时利用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士有关沟通能力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总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巴林小组形式可有效提升普外科新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

  • 标签: 巴林特小组 普外科新护士 临床沟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门诊护士予以巴林小组心理干预后,其职业倦怠情况的受到的影响。 方法 : 纳入时间为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选取我院门诊护士 60 名,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30 例。对参照组门诊护士予以一般心理干预,对实验组门诊护士予以巴林小组心理干预。计算 2 组门诊护士的情感衰竭评分、去个性化评分、个人成就感评分以及 MBI 总分。 结果: 实验组门诊护士的情感衰竭评分、去个性化评分、个人成就感评分以及 MBI 总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性明显( p < 0.05 )。 结 论 : 对门诊护士予以巴林小组心理干预,可使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得到明显缓解。

  • 标签: 门诊护士 巴林特小组 心理干预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构建巴林小组模式,比较传统教学模式与巴林小组模式在头颈肿瘤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巴林小组模式在头颈肿瘤外科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与可行性。方法 选取100名头颈肿瘤外科临床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头颈肿瘤外科临床护理教学,实验组采用巴林小组模式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比较,2组实习生的头颈肿瘤护理技巧、医患互动评价、综合素质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巴林小组模式教学的各项统计指标都比对照组优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巴林小组模式在头颈肿瘤外科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显著,有助于培养更优秀的头颈肿瘤外科临床护理人才。巴林小组,将具体的案例作为引导,养成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客观的分析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特点,理解患者或家属的行为,着眼于支持和鼓励,让实习护生从事件中吸取经验和成长,获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和技巧。

  • 标签: 巴林特小组模式 头颈肿瘤 外科临床护理 教学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服务中应用巴林小组的活动,对医患矛盾的事例通过移情反移情的方法进行讨论,从而说明医师的行为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让使我们更好地对患者的需要作出反应,从而减少职业耗竭,减缓职业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

  • 标签: 巴林特小组 全科医师 医患矛盾 医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巴林小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意义。方法对我院1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20周巴林小组活动培训,通过对模式的学习和理解以及案例进行汇报和分享,观察巴林小组培训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结果通过巴林小组活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处理护患关系时会产生新的视角,使内容由无意识进入意识,促进其心理健康,提升护患沟通能力。结论巴林小组培训模式能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改善负面情绪,拓宽视野,提供优质专科护理能力,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巴林特小组 手术室护理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精神科教学培训中对实习医生应用“角色扮演”及“巴林小组”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进行教学培训试验,以在精神科进行实习的30名医生作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培训方法,研究组采用“角色扮演”及“巴林小组”教学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方法所达到的临床效果。结果:从理论与操作技能评分情况来看,对照组劣于研究组,p

  • 标签: 精神科 教学培训 角色扮演 巴林特小组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巴林小组训练模式对规培护士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提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1年4月)新入职的48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各24例,分别应用巴林小组训练模式和常规模式进行培训,对比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耐心方面、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等人文关怀能力分别为(68.57±4.32、69.12±3.58、91.65±6.35)分,均比参照组的(59.35±3.62、60.01±3.25、85.36±5.54)分高,(P< 0.05)。结论:将巴林小组训练模式应用到规培护士中,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有明显的提升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巴林特小组训练模 规培护士 人文关怀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巴林小组对感染科护士职业压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感染科护士22名参与巴林小组活动,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MBI-GS)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42)对护士的职业压力和负性情绪进行评价和比较。   结果:参与巴林小组后,感染科护士的职业压力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参与前,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巴林特小组 感染科 护士 职业压力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巴林小组活动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时间段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范围,我院入组的50名精神科护士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护理研究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展开护理各组平均划分;即参照组,25名,采用传统形式完成心理疏导工作;研究组,25名,采用传统心理疏导基础上的巴林小组活动干预;组间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倦怠评分、干预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倦怠评分相较于参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倦怠评分相较于参照组呈现出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干预满意度评分相较于参照组呈现出显著提升(P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巴林特小组 职业倦怠 干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