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RNA原位杂交技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组织病理诊断为CIN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病例共261例,其中CIN1级60例、CIN2级41例、CIN3级51例、鳞癌72例和形态学正常的宫颈对照组织37例(HPV阴性10例、阳性27例)。将所有病理组织制成组织芯片,分别进行HE染色、HPV E6/E7 mRNA原位杂交检测及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光镜下完成染色判读,并统计分析其阳性率及阳性模式。结果HPV mRNA原位杂交在CIN1级中主要表现为鳞状上皮基底至中层细胞核与质的点状染色(≤BME)及伴表层细胞内弥散整个核的片状染色(supD),即≤BME+supD模式;在CIN2级中主要表现为基底直至中层之上但未达上皮全层的细胞核与质的点状染色模式(>BME)和部分伴supD染色的模式,即>BME+SupD模式;CIN3级主要表现为>BME模式,且点状染色分布于上皮全层。在CIN1级、2级和3级中,上述3种染色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 mRNA原位杂交技术有助于CIN的准确诊断与分级,且有着比p1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更佳的特异性。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原位杂交 E6/E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腺病毒7型(human adenovirus type 7,HAdV-7)感染对于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检测HAdV-7对于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的感染;应用ELISA方法检测HAdV-7感染对于IL-1β的激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感染对于NLRP3、pro-IL-1β、caspase-1等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病毒感染后细胞内NLRP3、pro-IL-1β的表达及上清中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AdV-7可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WB显示HAdV-7感染诱导细胞内pro-IL-1β蛋白表达上调,ELISA检测表明HAdV-7感染可诱导IL-1β的分泌表达(MOI=0.5,P=0.0008)。使用Ac-YVDK-cmk抑制caspase-1表达后,HAdV-7感染上清中IL-1β的表达被明显抑制(P=0.0025);HAdV-7感染caspase-1缺陷的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同样被显著抑制(P=0.0191)。荧光定量PCR检测HAdV-7感染可以诱导细胞内pro-IL-1β和NLRP3 mRNA表达上调(NLRP3:P=0.0004;pro-IL-1β:P=0.0007),同时WB显示HAdV-7可以诱导细胞内pro-IL-1β和NLRP3蛋白表达上调;使用NLRP3特异性抑制剂MCC950处理细胞,可抑制HAdV-7感染的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P=0.0027); HAdV-7感染NLRP3缺陷的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IL-1β的表达被明显抑制(P=0.0189)。分别使用TLR2、TLR4、TLR7/9信号传导抑制剂,抑制HAdV-7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抑制TLR4信号传导,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P=0.0122);使用ROS抑制剂、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或抑制K+外流,分别处理HAdV-7感染THP-1分化的巨噬细胞,结果显示抑制组织蛋白酶B(P=0.0292),或抑制K+外流时(KCl, P=0.0022;Glibenclamide, P=0.0275),细胞上清中IL-1β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结论HAdV-7感染THP-1细胞激活NLRP3炎症小体,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第一信号通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传导,第二信号主要通过半通道模型介导K+外流的和溶酶体破坏模型释放组织蛋白酶B的激活NLRP3炎症小体。

  • 标签: 人腺病毒7型 NLRP3炎症小体 IL-1β TLR4 组织蛋白酶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影像组学预测神经母细胞瘤(NB)美国儿童肿瘤协作组(COG)危险度分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间于北京友谊医院病理证实为NB的125例患儿(男51例、女74例,年龄:0.5~10.5岁)的18F-FDG PET/CT图像。根据COG分层系统将患儿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包括中危和低危)。分别从PET和CT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特征筛选。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基于影像组学特征的模型(R_model),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_score);基于Rad_score和人口学特征构建第2个模型(RD_model);最后基于Rad_score、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构建第3个模型(RDC_model)。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训练集包含94例NB患儿(高危63例,非高危31例),验证集包含31例NB患儿(高危21例,非高危10例)。通过筛选得到4个影像组学特征,其中2个特征基于CT图像,另外2个特征基于PET图像。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R_model、RD_model、RDC_model预测NB患儿COG危险度分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和0.86、0.94和0.92、0.98和0.95;准确性分别为86%(81/94)和84%(26/31)、89%(84/94)和84%(26/31)、93%(87/94)和87%(27/31)。结论基于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可准确地预测NB患儿COG危险度分层,联合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可进一步提高预测COG危险度分层的准确性,为NB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预测
  • 简介:摘要炎症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炎症小体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多种病理生理学过程。NLRP3炎症小体能够在多种类型的细胞中表达并发挥关键作用,包括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来自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发现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房颤的新靶点。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与房颤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电重构 结构重构 NLRP3炎症小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结合关节镜辅助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共计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针对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分组,两组均分40例,探究组利用3D打印结合关节镜辅助治疗,一般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探究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膝关节评分均优于一般组(P<0.05)。结论:3D打印结合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3D打印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辅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分辨力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HR-MRI)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低中危组与高危组间斑块特征的差异及ABCD3评分与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接受HR-MRI检查的TIA患者病例。根据风险评分量表ABCD3分为低中危组(ABCD36)与高危组(ABCD36)。两名有五年以上斑块分析经验的医师独立识别出斑块位置、斑块成分,测量并计算斑块或参考管腔的血管面积和管腔面积、狭窄率、标准化壁指数(normalized wall index, NWI)、重构指数(remodeling index, RI)。依照对比后增强率(enhancement ratio, ER)定量对斑块强化进行分级:0级(ER斑块≤ER参考管壁),1级(ER参考管壁<ER斑块<ER垂体漏斗)和2级(ER斑块≥ER垂体漏斗)。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组间临床特征和斑块特征的差异。斑块特征和ABCD3评分的相关性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或Pearson相关进行分析。结果72名患者最终纳入研究,高危组(n=39,54.17%)的NWI、RI数值显著高于低中危组(n=33,45.83%)[0.86(0.76,0.92)vs.0.62(0.49,0.75);1.25(1.05,1.33)vs.1.00(0.81,1.11);P均<0.05],高危组的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 IPH)和2级强化比例显著高于低中危组[74.4% vs.33.3%;56.4% vs.6.1%;P均<0.05],且NWI(r=0.661,P<0.01)、IPH(r=0.388,P<0.01)、斑块强化(r=0.467,P<0.01)与ABCD3评分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揭示了低中危组及高危组TIA患者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同形态学特征,且NWI、IPH和2级强化是识别高风险TIA患者的潜在指标,HR-MRI探测这些特征可为TIA患者的早期干预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BCD3评分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早期诊断 高分辨力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成像中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ost label delay,PLD)及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评分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确诊缺血性脑小血管病患者52例,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分为认知障碍组(30例)及认知正常组(22例),采用不同PLD (1.5、2.5 s)行3D-ASL脑灌注成像,应用GE AW4.5工作站对双侧额顶颞叶、海马及丘脑等脑区进行镜面对称测量(CBF1.5、CBF2.5),并对患者WML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及WMLs评分/MoCA量表评分与各脑区CBF的相关性。结果①VCI组与对照组WMLs评分分别为4.87±1.68及2.77±1.66;MoCA量表评分分别为18.77±2.98及28.18±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②VCI患者CBF1.5在双侧额顶颞叶、海马及右侧丘脑等脑区明显减低,而CBF2.5只在双侧额颞叶、海马脑区减低;仅左侧/右侧额叶CBF1.5与CBF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9);在全部患者各脑区中,左侧、右侧额叶CBF1.5/CBF2.5与WML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1.5=-0.567、-0.590/r2.5=-0.553、-0.558;P<0.05)。③MoCA量表评分与CBF1.5(双侧额颞叶、海马、右侧丘脑)/CBF2.5(双侧额叶、海马、左侧颞叶、右侧丘脑)呈正相关,额叶相关性最高(左、右额叶:r1.5=0.806、0.688/r2.5=0.719、0.620;P=0.000)。结论PLD1.5对VCI脑低灌注检出更敏感,PLD2.5显示低灌注范围更精确;WMLs与VCI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动脉自旋标记 标记后延迟时间 脑血流量 脑白质病变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