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实验教学理念进行论述,宏观上强调应该把现代高等医学实验教学摆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地位,当作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最重要的手段;微观上强调学校、教师和学生应端正对实验教学的态度,转变实验教学实施理念。

  • 标签: 实验教学理念 高等医学教育 教师 学校 学生 高素质医学人才
  • 简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善管理、懂技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实验技术队伍。重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搞好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关键。

  • 标签: 高校 实验室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中国 素质培养 政策
  • 简介:我国现行的基础医学教育制度存在种种不足,作为一名基础医学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 标签: 基础医学 教育 改革 制度 中国 理论
  • 简介:简述了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内容和意义,重点综述了现代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蛋白质和肽段的鉴定和定量、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鉴定和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检测等.随着新的高质量精确度、分辨率、灵敏度和通量质谱仪的出现,现代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并给蛋白质组学研究带来新的机遇.

  • 标签: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生物质谱
  • 简介:在进行区级精品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华南本)的编著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网站的开发设计,提出了网站的设计思路及网站建设的方法,并就其测试效果及性能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农业植物病理学 课程网站 网站建设 网站设计
  • 简介: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规划和要求,全国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的申报和建设。2005年,首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开展申报和建设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的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高质高量的完成了精品课的建设,经专家评审,荣获北京市市级精品课,现将我们建设精品课的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精品课程 建设 学科 医科大学 专家评审 北京市
  • 简介:教育部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高等院校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此工作的开展旨在高校建立一系列示范性课程,以点带面,不断深入,扩大影响,争创一流。我系所开设的“人体生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首批申请立项,于2004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精品课程建设”立项项目。

  • 标签: 精品课程建设 人体生理学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高等学校 高等院校
  • 简介:中国的农业野生植物十分丰富,从2001年开始实施了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的建设,2001-2003年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原生境保护区(点)共20个.本文论述了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点)的选择、实施和管理,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保护区 野生植物 生境 农业 选择
  • 简介:目的研究人类疾病模型小鼠的可遗传生物学特性,建立品系的标准维持方法.方法选用FVB/TgN、MRL/Mpj和SAMP1/Ka三个疾病模型小鼠品系作为代表性实验对象,通过测定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法,找出三个品系相对于各自对照品系的不同特征,并建立了标准检测指标作为维持方法的依据.结果MRL/Mpj的生长曲线相对于对照品系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FVB/TgN、MRL/Mpj、SAMP1/Ka等三个品系的RAPD图谱在阳性引物及扩增出的条带方面均不一致;同工酶电泳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个体之间表型不完全相同;行为学试验更从多方面直观地显示了各品系的不同特征.结论人类疾病模型小鼠除了用常规检测方法外,还应建立各品系在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面的特殊检测方法,及时检测模型小鼠品系的独特性状并作为保种依据,以避免遗传漂变的发生.

  • 标签: 疾病模型 标准化 人类 同工酶电泳 生长曲线 RAPD图谱
  • 简介:目的口服氯化汞(HgCl2)造成大鼠的肾间质纤维模型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HgCl2[(A组为5mg/(kg·bw)、B组为10mg/(kg·bw)、C组为20mg/(kg·bw)]给大鼠灌胃1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法观察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模型大鼠体重下降,肾体比增加,肾功能损害和肾组织Hyp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胶原沉积增加,肾间质FN和α-SMA表达增强,以C组病变最重。结论20mg/(kg·bw)剂量HgCl2灌胃1周可造成大鼠的肾间质纤维病变,其部分机制在于HgCl2促使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的生成沉积。

  • 标签: 氯化汞 肾间质纤维化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PS),实验室的温湿度、动物的固定方法和动物的生理机能状态对兔发热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在能控制温湿度的实验室内进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5?ng/kg\,2?ng/kg\,20?ng/kg\,100?ng/kg\,200?ng/kg\,2000?ng/kg)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兔发热反应.结果随LPS注射剂量的增加兔发热反应增强.表现在发热潜伏期逐渐缩短;发热高峰值逐渐增加;发热时程逐渐延长;体温反应指数逐渐加大.另外LPS注射剂量不同,动物发热曲线的峰型亦不相同,小剂量LPS(0.5?ng/kg及2?ng/kg)可诱发单峰型发热反应;用量增加到20?ng/kg以上时,呈双峰型发热反应.静脉注射剂量为100~200?ng/kg时兔发热反应呈典型的双峰热,且发热反应均一,是造模的适宜剂量.实验结果证明实验室的温度为25℃左右动物以颈部固定方法为宜.

  • 标签: 发热反应 LPS 内毒素 不同剂量 大肠埃希菌 诱发
  • 简介:自上世纪以来对智能机器人的研制与应用己呈高速发展,日臻完善,它在对工业操作、水下作业等方面能代替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但尽管如此,其应用范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近年已开始研究对动物的智能训练,即用神经生理学技术“包装”动物,让它们完成许

  • 标签: 生理学 自动化科学 阳性强化手段 智能动物 训练
  • 简介: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进展》(编号2006—04012-007)于2006年4月19—26日在成都举办。该项目从1998年至2002年已成功举办了6期,冉教授作为“国际新发性传染病研究员”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做了2年多医学真菌研究,2006年3月又赴荷兰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BS)接受3周的全球真菌学高级研究班培训。邀请国内知名真菌学专家,将国外真菌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融入到传统真菌班是本项目的主要特色。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医学教育 真菌学 临床 基础 讲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