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定拉西地平的有关物质及光降解杂质。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结果:拉西地平分别在酸、碱、氧化、光照及加热条件中进行强制破坏,各降解产物均能检出,且与主成分峰能达到良好分离,同时使用液质联用方法对拉西地平产生的光降解杂质进行了定性归属。结论:实验结果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拉西地平的有关物质分析。

  • 标签: 拉西地平片 有关物质 光降解
  • 简介:植物根系与菌根真菌形成的互惠共生体,即菌根(mycorrhizas)是最常见、最广泛分布的共生体之一。自然条件下,一些植物的根系可同时形成由2种类型菌根构成的混合菌根,或菌根与细菌、菌根与放线菌、菌根与其他种类真菌构建的所谓复合共生体。文中从复合共生体的概念入手,简要介绍混合菌根、菌根与细菌、菌根与放线菌、菌根与其他真菌构建的复合共生体的多样性、形态解剖特征、生长发育及其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旨在为推进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的思路。

  • 标签: 菌根真菌 细菌 放线菌 共生体 复合共生体
  • 简介:目的:探讨法罗培南钠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较优的制备参数,考察其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并统计分析。结果:法罗培南钠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相似(f2>50)。结论:该制备条件参数下工艺可行,适合批量大生产。

  • 标签: 法罗培南钠片 制备工艺 长期试验
  • 简介:通过磁力搅拌,超声等方法将天然芸苔素内酯,农用链霉素,苦参素进行处理,制备一种多效的纳米生物复合制剂,作用于绿豆种子,进行对比试验,观察芽期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宜浓度范围内通过纳米制剂处理的种子普遍比原剂处理的种子发芽率高,芽长,芽粗,鲜重,干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 标签: 磁力搅拌 超声 芸苔素内酯 农用链霉素 苦参素 绿豆
  • 简介: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七氟醚进行麻醉,观察组采取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情况的测量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麻醉后10分钟内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后10分钟到20分钟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 简介:瑞典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InternalMedicine)上报告说。长期服用维生素C可能会增加罹患肾结石的风险。

  • 标签: 肾结石 风险 服用 内科 研究人员 维生素C
  • 简介:大劣按蚊(广义)是东南亚和我国南方的高效传疟媒介,其复合体不同成员种的传疟作用尚未清楚阐明,探索近缘种的正确鉴别为蚊虫生物分类的重要基础。本文报道对我国大劣按蚊复合体(Anophelesdiruscomplex)生物分类的研究结果,应用染色体核型、卵的扫描结构、核糖体DNA间隔2区序列及PCR鉴别检测等方法,确认该复合体A种分布于海南省,D种分布于云南省。文内并对蚊虫生物分类的发展方向及其对疟疾防治的重要性作了讨论。

  • 标签: 中国劣 分类研究 劣蚊
  • 简介:目的:构建一种能结合钛表面的载药纳米粒及钛-载药纳米复合材料的组装和性质研究。方法:(1)多巴胺修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多巴胺-泊洛沙姆188(Dop-Poloxamer188)的合成和检测;(2)Dop-Poloxamer188作为表面活性剂、PLGA作为油相基质,制备纳米粒及纳米粒载药和表征;(3)钛的预处理及钛与修饰后的纳米粒的结合;(4)纳米粒修饰后的钛表面的表征。结果:新合成的Dop-Poloxamer188在285nm左右有紫外吸收峰,说明多巴胺成功的修饰在Poloxamer188的两端;Dop-Poloxamer188能和PLGA制备出很好的纳米粒,平均粒径在110nm左右,PDI小于0.1;多巴胺修饰的纳米粒与钛通过简单的浸渍过程结合后,通过水接触角、场发射扫面电镜(Fe-SEM)、荧光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仪器检测都显示多巴胺修饰的纳米粒成功且牢固的修饰在钛表面。结论:成功达到钛表面的载药纳米粒修饰的目的,为钛种植体的载药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多巴胺 泊洛沙姆188 纳米粒
  • 简介:猪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又称猪白细胞抗原复合体(SLA),是猪基因组中基因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多态性最高的区域。许多研究表明SLA在抗原提呈及免疫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基因及基因组学研究在以猪为替代模型的人-猪器官移植、癌症、变态反应、猪的生产数量性状及对感染性疾病的应答、疫苗研制等方面都是热点。我们就目前Ⅰ类和Ⅱ类SLA分子功能基因多态性及与机体免疫水平、抗病育种和生产性状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标签: 猪白细胞抗原 多态性 抗病育种 免疫水平
  • 简介:目的:对氨酚曲马多治疗骨科术后疼痛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术后表示存在严重疼痛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氨酚曲马多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成分及功能与之相似的药物产品法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待4天后,对两组患者去痛起效时间、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抑制疼痛的效果上与对照组一致,止痛率为100%.结论:氨酚曲马多对骨科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明显,安全性有所保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 标签: 氨酚曲马多 骨科术后疼痛 效果
  • 简介:[目的]明确橄榄盾蚧的形态特征并编制与近似种的检索表,收集整理橄榄盾蚧的分布范围、寄主、天敌、生物学特性、经济重要性,为该蚧虫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显微特征的观察和测量进行种类鉴定,研究橄榄盾蚧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相关资料。[结果]橄榄盾蚧雌介壳长0.77mm左右,雌成虫体长0.55mm左右,体紫色,臀板黄色,触角瘤小且有一个弯曲的长毛,前气门有4个盘状孔,后气门无,有3对发达的臀叶,中臀叶最大,第二臀叶和第三臀叶相似,第四臀叶呈齿状凸起,围阴腺5群。[结论]橄榄盾蚧繁殖能力强,寄主种类多,一旦入侵到未发生区,会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加强检验检疫是防治该虫的主要措施之一,生物、化学防治是治理该虫的重要方法。

  • 标签: 橄榄片盾蚧 形态特征 防控措施 检验 检疫
  • 简介:心肌电生理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研究的是心肌离子通道的基本特性,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刘泰楗教授,是著名的电生理研究专家,是最早从事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早在1988年就撰写了《心肌细胞电生理学》,多年来成为多数科研工作者的知识宝典,

  • 标签: 心肌细胞 离子通道 心律失常 复合体 电生理学 科研工作者
  • 简介:采用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法,观察外用荞麦黄酮复合物低、中、高浓度对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黄酮复合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荞麦黄酮复合物中、高剂量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荞麦黄酮复合物 毛细血管通透性 OD值
  • 简介:匍柄霉属(Stemphylium)是重要无性丝孢真菌类群,多数种菌难以诱导产生适宜形态学分类研究的分生孢子。以新西兰匍柄霉(Stemphyliumeturmiunum)为材料,经适宜培养后(PDA培养基,25℃培养3—4d),将双玻片斜插入生长适量菌丝的平板,延续培养3—4周后,进行玻片制作和显微描述,结果发现双玻片插诱导培养处理后,匍柄霉种菌易产生充分发育的产孢细胞、产孢梗及适量的无性分生孢子。该技术方法简便易行,避免了选择性培养基诱导产生的缺陷,适宜于匍柄霉及其近似属若干难以产生无性分类特征的分类研究,为系统开展该类真菌系统分类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 标签: 双玻片插片法 新西兰匍柄霉 分生孢子 菌丝挑取制片法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结果更可靠的真菌直接镜检方法。方法对600例临床高度疑似真菌感染的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和KOH湿法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结果荧光染色法和KOH湿法的真菌检出率分别为97%和88.5%。结论荧光染色法是一种适合临床的、快速有效的真菌镜检方法。

  • 标签: KOH湿片法 真菌直接镜检 真菌荧光染色法 真菌感染
  • 简介:目的观察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感染后,病毒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C)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的沉着情况,初步研究其与AIDS多系统病变的联系.方法对8只不同时间感染SIV的恒河猴及1只未感染SIV的猴进行尸检以获取多系统组织标本,进行连续切片和IgG、C3、SIVp27免疫荧光染色,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gG、C3、p27在多个猴、多种组织的相同位置出现相同模式的荧光表达,证明存在IC的沉着;其中脑血管周(8/8),心肌间微血管(6/8)、和淋巴结副皮质(6/8)及生发中心(5/8)是阳性率最高的部位,肾小球及肾间质、肠黏膜固有层也有较多IC的沉着,且在感染中、晚期IC出现的比例更高.结论SIV感染后出现广泛的SIV-IC沉积,且随病情的进展而加重;IC可能是SIV导致AIDS多系统病变的主要形式.针对此过程进行研究,可帮助了解AIDS并发多系统器官病变的机制及研究新的治疗方法.

  • 标签: SIV 免疫复合物 淋巴结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
  • 简介:目的评价制霉菌素、克霉唑栓及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A组,克霉唑栓150mg;B组,硝酸咪康唑栓400mg;C组,制霉菌素100万单位。均于每晚睡前清洗外阴后置入阴道内,疗程均为7d。于停药后第3d、下次月经干净后3~5d及停药两个月后观察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3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A、B、C组治愈率分别为61.70%(29/47)、74.0%(37/50)和93.88%(46/4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总体疗效比较Ridit均值显示A组疗效最差,C组疗效最好(RA组SN1673-3827

  • 标签: 阴道念珠菌病 复发 克霉唑 咪康唑 制霉菌素
  • 简介:特比萘芬(terbinafine,商品名"丁克")属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具有较广的抗真菌谱,对临床上相应真菌的感染疗效显著。作用机制主要为特异高选择性的抑制真菌膜上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而对细胞色素P-450无任何作用,无严重的肝、肾副作用,具有杀菌、抑菌双重作用。

  • 标签: 盐酸特比萘芬片 齐鲁制药 真菌病 特比萘芬 角鲨烯环氧化酶 丙烯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