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3月的北京,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又是一好光景。3月3—15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召开,2017的全国“两会”如期而至。在熙来攘往的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中,道教界人士的一袭蓝色道袍显得格外醒目。

  • 标签: 道教 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 声音 全国人大 人大代表
  • 简介:“九易形”在魏晋至唐宋年间风行数百,许多道教内修派别皆有所认同。到明清时,“九易形”的观点杳无踪迹,似乎毫无影响。这是因为“九易形”说与内丹学有着完全不同的人体观念。随着内丹学的大行其道,这一理论渐渐沉没。然而,这两种对立的观念在清末时期武术领域试图实现双方的圆融,并影响到了现代道教内修实践。

  • 标签: 九年易形 九易 内丹 武术 易筋经
  • 简介:《百孤独》是20世纪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作家马尔克斯运用新颖的叙事手法,把读者引入到一个情节曲折离奇、不可思议、令人眼花缭乱的故事情节之中。阅毕全书,不仅能让读者感受到荒诞不经的传说给人带来的震撼,还能令其体会到魔幻现实主义的“怪味”,给人以深刻而又犀利的哲理启迪。

  • 标签: 《百年孤独》 艺术特色 现实启示
  • 简介: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其军事才能在著名的柏举之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近年公布的清华简《系》中有关于伍子胥的新史料,其与传世文献最大的区别在于:《系》记伍子胥在吴国所担任职官为"太宰",而传世文献所载为"行人"。文章通过对春秋时期"行人"与"太宰"职责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吴楚争霸的形势,认为:伍子胥在吴国所担任的职官应为"太宰",其担任"行人"则属临时差遣。

  • 标签: 《系年》 伍子胥 太宰 行人
  • 简介:1975整顿中,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思考贯穿于整顿的全过程,涉及党的工作纲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在党的工作纲领上,要求把党的建设同党的中心任务有机结合;在党的组织建设上,把反对派性、增强党性、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落实政策有机结合;在党的作风建设上,把作风建设与制度保障、领导责任有机结合;在党的思想建设上,把恢复党的思想路线与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有机结合。邓小平对党的建设思考有三个基本特点:与当时存在的极左思潮和错误做法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力图扭转党的建设被严重破坏的局面;在党的建设史上是连接"文化大革命"以前和新时期的重要关节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来党的工作重点转移、邓小平理论形成及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孕育了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1975年整顿 邓小平 党的建设
  • 简介:对于1917俄国革命,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确凿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主要论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二月革命的主要成果是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和革命士兵。他们通过工兵代表苏维埃这一组织,手持武器,英勇战斗。但资产阶级窃取了革命成果。“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是二月革命局限性的集中表现。二是二月革命后列宁及时制定了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策略。包括提出四月提纲、统一党内思想、充分发动群众、与左派社会革命党联合行动、根据瞬息万变的形势及时变更革命策略。本文着重论述了列宁在这一时期的领导艺术,揭示了列宁不仅是一为伟大的理论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实践家。三是论述了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十月革命不是二月革命的反动,而是它的继续和发展。两次革命都要肯定,但不能并立,不能调和。十月革命是俄国广大人民唯一正确选择,不是某个政党或某个领袖个人的选择。十月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鼓舞和支持了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制共存的新时代。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 简介:三项指示是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严峻形势深入反思后提出来的,这成为1975整顿的前提和依据。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三项指示为纲”,把安定团结和发展国民经济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一起并列为“纲”,其实质是以“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为纲,这是邓小平经过长期思考形成的一个治国新理念,是他领导全面整顿的魂。而毛泽东认为不应该把“要安定团结”和“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些属于“目”的内容摆进“纲”里,整顿由此中断。要把1975整顿置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的历史进程中把握和分析,正确评价党的历中和常的领袖人物,

  • 标签: 1975年整顿 “三项指示为纲” 毛泽东 邓小平
  • 简介:在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之际,如何看待毛泽东军事思想、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斗争理论和实践、如何正确认识人民军队创建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不仅是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20177月下旬,由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毛泽东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学术研讨会,从理论深度上为人们提供了一些关键问题的答案。

  • 标签: 毛泽东思想 人民军队 生平研究 专家学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泽东军事思想
  • 简介: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7春节团拜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拜年。

  • 标签: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举行团拜会 国务院举行
  • 简介:张明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第1期撰文认为,海外毛泽东研究作为一项学术研究领域的正式确立始于20世纪50代中期,它在60余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一系列曲折变化,而方法论资源上的特殊性是催生海外毛泽东研究不断凸显鲜明“异域特色”的重要原因。以海外毛泽东研究中所惯用基本方法论为切入点,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流行的方法论进行分析与解读,可以大致勾勒出海外毛泽东研究的基本面貌与“三个二十年”的基本断代,

  • 标签: 毛泽东研究 批判性反思 海外 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 简介:《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发端。马克思不囿于流行的工具主义对其技术价值观的桎梏,将注意力集中于社会技术即社会生活中的技术现象当中,把对技术的思考寄寓于对机器、工业、劳动等现象的考察。马克思对技术问题的探究始终与人的问题相结合,强调技术实践,阐明了人的异化必然导致技术的异化,技术的异化也是劳动异化所带来的人同人相异化。技术价值集中体现在发展中人的价值。

  • 标签: 马克思 技术哲学 异化劳动 技术中性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简介: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的精神》第一版发表于1918,修订新版发表于1923,后来,作者把这两个版本分别收录于自编全集第16卷和第3卷中,足见其对这部作品的高度重视和偏爱。《乌托邦的精神》一书被誉为20世纪初哲学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从风格上看,这部作品具有气吞山河、狂放不羁的狂想诗特征:语言晦涩、风格怪异,宣泄主观精神,描写直观意向,传达弥赛亚的预言,揭示了永恒神奇的心灵内涵;从主题上看,这部作品反对战争、强权和剥削以及现存社会制度对个性的压抑,热情讴歌人类觉醒和黎明,主张人性复归和道德重建,提出了"心灵、弥赛亚和启示录"的口号。

  • 标签: 自我相遇 音乐哲学 卡尔·马克思 启示录
  • 简介:摘要:纵观国画百发展历程,凡有成就有贡献的画家无不是革新与融合的先行者、推动者,国画创作离不开这两大发宝.它们交相辉映、如影相随。虽然时代在变,人的审美需求在变,国画艺术家只要保持变革的精神,在传统文化上深入挖掘、不断融进时代精神,就能创作出至善至美的作品。

  • 标签: 国画创作 创新 时代精神 百年发展 审美需求 传统文化
  • 简介:12月6日,上海市道教协会2017“宗教慈善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浦东钦赐仰殿道学讲堂隆重举行。启动仪式结束后,对志愿者进行了培训。在当天的活动中,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还组织志愿者在钦赐仰殿进行了义卖活动。

  • 标签: 上海市道教协会 仪式 慈善 宗教 公益基金会 义卖活动
  • 简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结合中国国情、契合中国需要、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有近百历史,在此进程之中,中国相继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一系列伟大胜利。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科学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何而来、何以可行、向何而去的现实问题,就需要从价值维度的价值客观性与价值主观性的相互融合,从历史维度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双向作用,从认识维度的前进规律与曲折规律的协调共生,从实践维度的共产党为主导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等四个维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流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百年 流变 维度 哲学观照
  • 简介:20世纪40代,中国共产党经过一系列探索和积淀过程,最终明确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构建、国共话语权的争夺以及共产国际的解散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奠定了主体、理论、实践和国际基础。随后,经过党内其他领导人和知识分子的宣传,全党、全国范围内兴起了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极大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传播。

  • 标签: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提出 反响
  • 简介:201612月23日至24日,四川省政治学会2016会暨“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西昌市隆重召开。四川省凉山州州委常委陈日发、西昌学院院长彭正松致欢迎辞,来自云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政治学会主办,西昌学院承办。

  • 标签: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六中全会精神 学术研讨会 从严治党 研讨会综述 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