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语言是教师影响学生的重要途径。教师该如何运用语言与学生有效沟通,达到帮助、激励的作用呢?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着力。一、运用询问、理解的话语,激发学生表达情绪情绪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焦虑、抑郁、愤怒等消极情绪会窄化学生的思维-行动范畴,使学生把眼前的困难、挫折看成是持久的、个人难以改变的,也使学生思维僵化、封闭,难以接受不同观点。教师询问、理解的话语能激发学生倾诉情绪、情感。倾诉能起到释放消极情绪,消解不合理信念,拓展思维-行动范畴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多视角看问题,接纳新的观点,就要以调整学生的消极情绪为先。

  • 标签: 语言 教师 激励作用
  • 简介:弗雷格和达米特从说者视角出发,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容器和交流的工具,因而思想是静态的。戴维森则从听者视角主张:思想作为一种倾向性的语言.乃是解释者赋予说者的命题态度内容,因而思想是动态的。据此我们进一步论证:思想是解释者在交流过程中与说者所共同建构的东西,而不是说者在说话之前的现成之物;思想不是解释者的意见,也不单是说者的意图,而是话语自身的意义;思想是说者与解释者在话语交流的互动过程中一个逐步完成的过程。说者的话语与解释者赋予说者的思想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调整、相互促进的反思平衡关系。

  • 标签: 语言与思想的关系 命题态度 反思平衡 弗雷格 戴维森
  • 简介:6月22日在重庆举行,由重庆市逻辑学会主办,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承办。应邀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主要有来自日本的陶吉(SatoshiTojo)、萨诺(KatsuhikoSano),新西兰的斯里曼(JeremySeligman)和挪威的艾高腾(Thomasǎtgotnes),以及西南大学何向东教授、郭美云副教授、马明辉副教授等。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基本命题逻辑的延伸、基于代理(agent)通信信道的动态认知逻辑、关于不确定性推理的自由选择、关于证据决策的困境等。

  • 标签: 命题逻辑 国际研讨会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信息 语言 动态认知逻辑
  • 简介:在一眨眼的功夫,人们就可以很容易地辨认出他人面孔所表达出的情绪信息,这种日常经验导致了许多人认为情绪知觉是既定的,独立于语言这种概念的加工。然而最近有研究者提出了相反的假设,认为语言是表情识别的一个背景。在本文中回顾了语言对表情识别存在影响的观点和各种证据,然后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面孔识别 情绪知觉 语义加工
  • 简介:第二外语的习得在当今社会变得越发重要,但是即使能熟练使用第二外语的个体在理解情绪性信息时,也会发现二外中的所含有的情绪强度远小于母语,这一现象得到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情绪启动范式、情绪stroop范式、内隐翻译启动范式、情绪词汇判断任务和记忆任务这些不同的实验范式为视角,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出综述和展望。

  • 标签: 情绪性 相互作用 第二语言 综述 第二外语 启动范式
  • 简介:10月18—19日在奥地利格拉茨召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奥地利委员会主办,奥地利儿童哲学研究中心、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承办。来自近30个国家的200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以一种批判的方式对待在文化、教育、社会正义和机遇平等等方面由全球化引起的一系列挑战,加深人们对这样一种立场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文化多样性持同情的态度并表明对人权的信念时,开放和成功的对话与交流才有可能进行。

  • 标签: 文化多样性 儿童哲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世界主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语言
  • 简介:一导言我将在本文中使用后期维特根斯坦关于语言的观点,阐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价值的概念。这似乎是不可信的事情,因为目前学界关于价值和语言的大量讨论的语境迥然有别,就个体而言,这些讨论还处在不断争议之中。然而,马克思自己曾经用一个类比说明价值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有用对象有价值的特性是社会的产物,就如同人们的语言有价值的特性是社会的产物一样。"

  • 标签: 后期维特根斯坦 马克思思想 商品拜物教 价值 语言 生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