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8月4日,陕西凤翔县道教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来自全县12个道观的65名代表及有关方面特邀人士共120多人出席了会议。

  • 标签: 道教协会 凤翔县 陕西省 代表会议 道观
  • 简介:<正>陕西伦理学研究会第二次会员大会于一九八八年一月十日在西安召开。大会审查并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陕西伦理学研究会章程,选出屈培恒、王磊、鲁克成、李健、俞正山、李兆方、张拴升、王凯利组成第二届理事会,一致通过冒君刚任名誉会长,屈培恒任会长,王磊、鲁克成任付会长,李健任秘书长,张拴升任副秘书长。大会收到论文11篇,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道德”和“道德与人”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伦理学研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会员大会 理事会 工作报告 道德建设
  • 简介:陕西伊斯兰教协会第四次代表会议于2014年12月22日至23日在陕西宾馆隆重召开,来自全省12个市区的170名穆斯林代表出席会议。陕西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陈强,副省长白阿莹、省政协副主席刘新文会见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陈强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大会表示祝贺,同时对伊协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弘扬优良传统,践行敬主爱人思想,有序开展宗教事务,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公益慈善、创建文明寺观教堂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希望全省伊斯兰教界要秉承优良传统,组织和引导全省广大穆斯林群众虔诚信仰、恪守中道、仁慈仁爱、扶贫济困、不断提高教职人员文化素质和宗教学识水平,正确阐释经典,引导广大穆斯林服务大局,为陕西的建设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标签: 伊斯兰教协会 代表会议 陕西省 省委常委 桥梁纽带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
  • 简介:陕西伊斯兰教协会于1991年12月24日至12月27日在西安召开一届三次常委会议。会议首先由中国伊协常委、陕西伊协主任哈吉马良骥阿訇向与会人员汇报了中国伊协五届二次常委会议情况;传达了会议所通过的各项文件。与会人员对此进行了认真地讨论后认为,中国伊协五届二次常委会议所通过的文件和决议,对陕西伊协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要结合陕西伊斯兰教情况进行贯彻。

  • 标签: 中国伊协 常委会议 伊斯兰教协会 经堂教育 中国伊斯兰教 胡登洲
  • 简介:自从1998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改新方案出台以来,加快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理论“三进”(即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步伐。为适应高等院校教学的需要,各省(区)教育厅(委)纷纷组织编写“两课”统编教材,在众多版本的同类教材中,陕西教委组织13所高校编写的由陕西师范大学郭欣根教授任主编,由卢烈英、宋忠泰教授审定的《邓小平理论概论》,以表述准确、体系严密、敢于创新等特点使其成为同类教材中较好的一种。

  • 标签: 精心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中共中央 毛泽东思想 创新
  • 简介:在2015年3月24日闭幕的省委民族工作会议暨全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咸阳市伊协被陕西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是全省受表彰集体中唯一一个宗教团体组织。这也是今年市伊协获咸阳市民宗局2014年目标考核先进集体和咸阳清真寺被市精神文明办命名为咸阳首批文明宗教活动场所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 标签: 模范集体 民族工作会议 宗教团体 宗教活动场所 民宗局 陕西省咸阳市
  • 简介:今年入夏以来,安徽、陕西遭遇了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自本刊第8期详细报道安徽受灾的情况后,全国两会于2003年11月14日派出同工分赴两实地了解灾情.

  • 标签: 2003年 陕西 安徽 灾情纪实 洪灾 基督教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的实践,各地已取得了许多科学保护的宝贵经验和成功范例。如在保护传承中立足创新发展的蔡氏漆线雕;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生产性保护的龙泉青瓷;江欣苑社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基于黎锦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模式等。通过对上述四个范例的评介,对进一步开展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创新发展 范例
  • 简介:虽然国际社会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相关的立法,但是由于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和各国立法理念的差异,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国保护一直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以至于出现了跨国侵犯物质文化遗产权益的现象。我国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收集、保护的传统,同样面临着不断被外国组织或团体侵犯物质文化遗产权益的现状。我国应当借鉴他国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国保护水平。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跨国保护 法律对策
  • 简介:2015年3月至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召开了制定"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的专家会议,并于2015年11月至12月举行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IGC)第十届常会,审议并通过了《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伦理原则是国际社会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最新论述,实质是一种鼓励和倡导。伦理原则是一个总的原则,在具体内涵上涵盖了主体、权利、发展、生态等具体原则。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原则 伦理原则
  • 简介:我国自启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已建立起了传承体系和机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同时由于受传统传承观念和传承方式的局限、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以及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传承人老龄化突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少基本权益的保障和必要的资金支持、缺乏科学的传承理念与方法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项目面临着后继乏人、人亡艺绝的风险。鉴于此,全面客观地分析目前我国"遗"的传承及传承人保护情况,对于建设和完善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具有重要的针对性和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 传承人 成效与问题
  • 简介:《玛纳斯》史诗中关于人生目的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将解放被压迫人民作为人生的目的,提倡一种同情弱者、解放弱者的英雄观;二是尽好义务,不出"坏名"而留下"英名",提倡一种注重社会声誉的价值观;三是对作为"善"的形象的英雄人物的赞誉,提倡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抗争的人生观。

  • 标签: 《玛纳斯》史诗 人生 目的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又称人类口头与无形文化遗产(OralandIntangibleHeritage),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而言的概念。根据《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化表现形式,即各种门类和形态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水族 无形文化遗产 民族民间文化
  • 简介:《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遵循2003年《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现有的保护人权和原住民权利国际标准文书的精神而制定。这些原则代表一套鼓励性的总体原则,对政府、组织和个人可形成直接或间接影响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实践,以确保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并由此确认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因而获得广泛接受。

  • 标签: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保护人权 伦理原则 可持续发展 国际标准
  • 简介:黄杨木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广受艺术家们的青睐,经常以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海派黄杨木雕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上海徐汇区初步形成,经过了众多优秀艺术家们的发展、发扬,至今已形成了成熟的海派黄杨木雕刻艺术风格,有着鲜明的海派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然而,如今海派黄杨木雕的继承与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黄杨木雕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另辟蹊径了.

  • 标签: 黄杨木雕 海派黄杨木雕 艺术风格 保护 发展
  • 简介:今年6月14日,是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名录中,上海道教音乐榜上有名,可喜可贺。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落实,道教遇到了百年难遇的契机。“修庙建观”“、著书立说”、“妙音缭绕”,一派生气勃勃的太平景象。贺的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里,“土生土长”的上海道教音乐已经拥有了一席之地。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道教音乐 国家级 上海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简介:<正>现代信息利学证明,人类从物质到精神的反映,是借助于信息作为中介完成的,信息是人类社会、生物等不同领域联系的一种重要的中介。过去人们研究认识,只讲精神与物质的相互关系,而没有探究物质与精神、意识之间,有无中介环节。现在看来信息就是这个中介环节,是联系实践与认识,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媒介。外部世界对于人的影响在人的头脑中反映成为人的感觉,人接触的事物现象可以类比为信息源,感觉起着检验信息的作用。感官是人类感受信息的器官,它产生的反应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神经系统相当于信息传输系统,即通信系统,大脑则起信息加工

  • 标签: 信息论 外部世界 信息传输系统 相互关系 现代信息科学 信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