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理论家之一,卡尔·柯尔施以其对哲学的批判和辩证法的阐释而蜚声中外。立足《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研究,将视野拓展到《卡尔·马克思》一书,可以发现:柯尔有关唯物辩证法的阐发、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可能性的探索三者内在关联,并且都以其对资产阶级社会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为基础和依据。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中重读柯尔,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内在统一,并对柯尔思想中辩证建构与经验具体之间的张力进行科学的批判和说明。

  • 标签: 柯尔施 理论和实践 拜物教批判 从抽象到具体
  • 简介: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之一,霍克海默开创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技术批判先河。而《启蒙辩证法》无疑是他批判理论的核心所在。通过对启蒙理性转变成为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带来一系列技术的异化和人性的丧失进行深刻的批判,为反思现代文明,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存世界提供了思路。

  • 标签: 启蒙 技术 理性 批判 异化
  • 简介:张莎莎在《江汉论坛》2018年第3期撰文认为,辩证法与形式逻辑是人类重要的两种思维方式,两者共同“哺育”了人类思维。毛泽东关于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思考是曲折前进和螺旋上升的。1920年11月26日毛泽东给当时新民学会会员罗学瓒的信中,便开始使用了诸如“以感情论事”.

  • 标签: 形式逻辑 辩证法 毛泽东 《江汉论坛》 人类思维 思维方式
  • 简介:韩步江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撰文认为,将辩证法理解为实践的抽象原则,还是理解为实践中的具体存在、要求和体现,是正确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实践哲学思想的关键,也是正确回答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问题的有效中介。

  • 标签: 实践辩证法 毛泽东 唯物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 大学学报
  • 简介:毛泽东的藏思想主要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加强民族团结、搞好统一战线,中央支援帮助、发展经济文化,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人民权利,培养民族干部、加强基层建设等。这一思想体现了维护祖国统一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必须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等基本原则。它为党的藏方略奠定了理论基石,为党的藏格局提供了范式借鉴,为党的藏工作助推了实践自觉。这些对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推进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标签: 毛泽东 治藏思想 价值意蕴 当代价值
  • 简介:在整合先秦法思想的基础上,韩非尝试探寻并重建"法"的道德基础。在他看来,虽然术层面的法令或律令是去道德化的,但"法"的道德性却根植于作为整体的人类生活的道德目标。因此,法治绝不单是一套技术化的操作方案,更蕴含了法家树立自身学说之正统性与合理性的价值诉求。

  • 标签: 韩非 道德 德性 心志
  • 简介:合成生物学被誉为改变世界的十大新技术领域之一,给生物技术产业带来了空前变革,但同时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风险,如何对其进行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国政府以及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伦理指导原则,但依然存在诸多管理问题。对此,有人提出自我管才是合成生物学最好的出路。那么究竟自我管是否可行?本文将梳理合成生物学的政策和伦理管现状,分析存在的管理问题,介绍自我管的经验,探析自我管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 标签: 合成生物学 自我管治 伦理探析 可行性 局限性
  • 简介: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积极支持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并形成了自己特点鲜明的改革思想。他始终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改革开放中的各种矛盾,把握关键性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核心问题、方法问题和防范风险问题上都有着鲜明体现: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陈云主张既要搞活微观又要管好宏观,做到在宏观控制下搞活经济;对改革开放的方法论,陈云主张既要积极推动又要稳步前进;对改革开放带来的风险,陈云认为不可避免,但要认真防范、坚决克服。陈云的这些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对新时代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标签: 陈云 改革开放 辩证思维
  • 简介:新疆由于自身独特的地位,一直受到毛泽东的格外重视。在毛泽东看来,始终保持新疆社会稳定的秩序不仅对于实现新疆社会的长治久安意义非凡,而且对于实现全国社会稳定的秩序也具有不同一般的意义。为此,他既把争取和平解放新疆看作是构建新疆社会稳定秩序的首要之举,又把实施民族平等政策看作是稳定新疆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既把实行新疆社会改革看作是稳定新疆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又把大力开展新疆社会建设当成是保持新疆社会稳定秩序的关键所在,从而为新疆社会稳定秩序的构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标签: 毛泽东 新疆 社会稳定秩序
  • 简介:《安提戈涅》是古希腊著名悲剧,也是西方哲学史中的重要话语元素。在《精神现象学》《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黑格尔和蒂纳将《安提戈涅》作为理论架构的要素,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此进行了总评和阐发。黑格尔与蒂纳在《安提戈涅》中的张力,意味着历史、价值、文化如何进入现代性的根本问题。因而,表面上马克思谨慎赞同黑格尔的对象化处理方式,但蒂纳的《安提戈涅》阐述中蕴含了更具突破性的现代性意蕴,直接改变了马克思的思维轨迹。文章通过分析三者在《安提戈涅》问题中的思想纠葛,厘清马克思对两人的真正判定,一探马克思向现代性语境中虚无主义问题的转向。

  • 标签: 《安提戈涅》 现代性 悲剧 马克思 施蒂纳
  • 简介: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传播能力的建设是扩大马克思主义学术影响力、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求。要破解当前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传播面临的“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等困境,宣传教育者可以从辩证观的思路出发,在传播立场上厘清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正确区分学术话语传播的政治性与学术性立场;在传播媒介层面把握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促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学术话语传播中协调发展且优势互补;从传播视角处理对内宣传与对外传播之间的关系,推动对内宣传话语与对外传播话语相互映衬。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学术话语 传播困境 辩证观
  • 简介: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思想,体现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彰显了整体性与局部性、外在性与内在性、客观实在性与主观能动性、量变与质变规律、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相统一”,并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从而创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思路、新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体系。

  • 标签: 习近平 党风廉政建设 反腐败斗争 辩证思维
  • 简介:卢卡奇在1923年《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批判了第二国际庸俗经济唯物主义的经济决定论,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明确定义为以总体性为核心的历史辩证法,呼吁无产阶级主动形成阶级意识来变革社会现实,重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权威性和革命性,唤醒了西方学界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重新诠释的热情。在这之后,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沿着卢卡奇提出的总体性辩证法的批判路径,从总体性的角度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创立各自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总体性辩证法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用以阐释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方法论基础。当前研究总体性辩证法对于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逻辑的历史进程和预测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趋势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卢卡奇 总体性辩证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 历史影响
  • 简介:经济发展台阶论,是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重要观点,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设想与实践。首先,纵观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发展完善历程,可以看到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基本观点是始终一贯的,既要求较高的增长速度,又要讲求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这是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辩证法。其次,经济发展台阶论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到南方谈话中完善,邓小平从三个层面来思考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问题,在实践基础上作出了规律性总结。第三,邓小平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辩证思想,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对此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了经济"过热"、重复建设等问题,也曾预见到"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当前,新的发展理念与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 标签: 邓小平 经济发展台阶论 发展速度 辩证法
  • 简介:丹麦哲学家达克出于为费尔巴哈辩护的目的,对费尔巴哈哲学做出了唯心主义的定性.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达克的辩护方式提出批评,认为达克没有看到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又找错了地方.达克对费尔巴哈哲学形象产生错误判断的原因在于,他沿袭了庸人们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性质定性,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划分标准.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对于达克关于费尔巴哈哲学形象错误的批判,在今天对我们的研究和学习仍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昭示我们要对讨论主题做更深层前提分析,要对哲学家展开辩证分析.

  • 标签: 施达克 费尔巴哈 恩格斯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