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共的奋斗目标。在新中国成立前局部执政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共集革命党与执政党两种角色于一身,既要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奋斗,又要在局部区域内实现改良人民生活的承诺。中共从顶层设计出发,将改善民生和革命任务结合在一起,革命任务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的不断变化而相应地调整,但执政区域内的民生建设却始终保持了常态化。其基本经验是:必须不忘初心、始终秉持民生幸福的执政理念;必须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民生问题;必须用辩证的思维把握民生建设。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以史为鉴,有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推进民生建设。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局部执政 民生建设 常态 基本经验
  • 简介:陈云的民生主体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之间,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在精神实质上是完全一致的。陈云的民生主体思想主要包括其主题内容、哲学思想和工作方法以及实现路径。

  • 标签: 陈云 民生主体思想 人民
  • 简介: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广大农民在饱受封建主义的剥削之外,又承受着来自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重重压迫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农民战争,虽然在农民战争的打击下,封建专制有所削弱,但是,这仍然没有改变农民遭受封建桎梏的境况。直到1905年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被响亮的提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这一纲领的指导下,团结了一切革命人士为民族解放而斗争。不仅如此,他还倡导了民权主义,将民主主义的思潮推向又一高峰。在这之后,孙中山又积极地宣传了他的“社会革命”纲领,即最具阶级属性与时代特色的民生主义。于是,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中走下历史舞台。

  • 标签: 集产社会主义 孙中山 同盟会 平均地权 民生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简介:在推进我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古代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许多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值得我们积极借鉴和吸收,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升华了这种民本思想,创新地全面部署民生问题。

  • 标签: 民本思想 十七大 民生问题
  • 简介:柯象峰(1900-1983年),安徽贵池(今池州)人,著名社会学家.1912年求学于金陵中学,1922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27-1930年于法国里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0年获法国里昂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任教于金陵大学社会学系,历任教授、系主任、金陵大学教务长.1943年当选中国社会学社理事长.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照搬苏联高教模式,撤消社会学,转任南京大学外语系教授.1978年,南京大学恢复、重建经济学系,先生转任该系教授,以垂暮之年为中国经济社会学之发展尽最后之力.1980年,经小平同志指示,中国社会学得以恢复,先生已退休矣.但其一生最后几年,始终关注着中国社会学的重建进程.

  • 标签: 柯象峰 学术主旨 生平 中国 社会学研究 人口问题
  • 简介: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民生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公民根基性的“生存”,二是公民尊严性的“生活”,三是公民理想性的“好的生活”。基于对中国当下民生的现状及问题的全面把握,政府在民生制度和民生实践中首先应遵循刚性的公正原则,它既能够一般地解决资源供给的有限与人的欲望的无限之间的冲突,又能有效地解决当下民生中的突出问题。但公正原则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决定了它无法惠及每一特殊个体的需求,强调具体性、关系性、情境性、理解与关爱的关怀原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因此,以刚性的“公正”与柔性的“关怀”为伦理原则的民生制度与民生实践,将最终引领全体公民过上他们所珍视的和值得过的“好的生活”。

  • 标签: 公正 关怀 民生 伦理原则
  • 简介:在中国社会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之后,人们的民生诉求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的范畴,而更多地关注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的权利保障与实现,并以此为依据,对执政党的执政动机、执政能力做出独立判断,执政党及其领导的政府的整体形象、社会公信力以及建立其上的执政合法性便与民生直接挂起钩来。由于执政资源各要素在执政资源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所发挥的效能不同,执政资源各要素的开发从来就不可能是平行推进、均衡发展的,而是立足时代特点,围绕执政资源体系中的核心元素,即以民生资源为内核的合法性资源的开发与优化来展开,这就是围绕民生开发执政资源的基本逻辑。现阶段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而民众的民生需求又是多方面的,这就决定了围绕民生开发执政资源,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层面入手,系统加以推进。

  • 标签: 民生 执政资源 开发
  • 简介:民生问题既是关乎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现实问题,也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不断保障民众生态权益,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需要,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必须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优化“五位一体”布局,将生态民生建设置于突出位置。要大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筑牢生态民生建设的制度保障。要积极培育生态文明意识,营造生态民生建设的良好氛围。

  • 标签: 生态民生 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
  • 简介:大石布依族乡,是修文县唯一的民族乡,也是全省100个一类贫困乡之一。2008年初春,和许多地区一样,该乡遭遇了55年来罕见的特大凝冻灾害。据统计,全乡油菜受灾达3500余亩,农作物凝冻损失116.3万元,牲畜损失13.4万元,水利设施损失6.6万元,供水设施损失25.27万元;道路损失极为严重,达434.5万元;林业方面损失44.2万;通讯设施损失6.25万元,全乡因灾损失达896.42万元。

  • 标签: 布依族 干部群众 民生 水利设施 供水设施 通讯设施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问题的重要论述肇始于新时代的历史起点,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破解民生难题,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在民生领域实践创新成果的最新理论概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指导新时代民生建设和破解民生问题的重要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必须始终不渝坚持的指导思想。

  • 标签: 习近平 新时代 民生问题
  • 简介:本文标题提出的问题,对于每一个仍然忠于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左翼运动自觉代表来说实际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这是因为斯大林主义作为一个威权主义的政权制度干尽了一切坏事,使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多年以来陷于深刻的思想和政治危机之中。

  • 标签: 社会主义理想 斯大林主义 共产主义运动 世界社会主义 左翼运动 政权制度
  • 简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建设和谐社会。那么,如何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民生问题的难点到底在哪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民生问题要采取什么措施?本文就此问题试做些分析和探索。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民生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 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
  • 简介:广义的自由主义自定义在给自己下定义时,自由主义者遇到的困难可能要比社会主义者小一些,但是,其难度也不可低估.在这方面,各种党派及运动自定的名称都派不上什么用场.毫无疑问,葡萄牙独裁者萨拉扎尔的自由党与希特勒的社会主义党一样毫无自由主义思想可言;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的施里诺夫斯基所推行的政治及执政风格也与其名称风马牛不相及.因此,提到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时,必须要解释清楚其真实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 标签: 社会主义 自由主义 政治活动 世界观 价值体系 社会福利
  • 简介:比较政治研究中曾经式微的发展主义因"第三波"民主化而得以复兴,但是有与正在流行的制度主义合流的趋势。老发展主义是典型的经济决定论,即经济发展带来民主。而在新发展主义这里,民主政治能否实现以及民主能否巩固,既有国家这个政治性变量的影响,也有历史因素的牵制。和老发展主义一样,新发展主义依旧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但是,方法论上的开放性使得新发展主义更具解释力。

  • 标签: 比较政治 新发展主义 民主 历史制度主义 西方中心主义
  • 简介:<正>如果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那么会有多大紧要关系呢?很显然,对于那些现在要么是喜悦的胜利者,要么是低沉的被剥夺权利的替罪羊的右翼分子来说,这是具有极为紧要关系的;如果马克思主义是谬误的,那么肯定会有人宣称,为了探究事物的真实本质,马克思主义的尽快自行终结是具有紧要关系的。但对于政治左派而言,又有何影响关系呢?左派们正在忙于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既是一个宏伟的计划,又是一种使之成为现实的行动,而并非在传播或安顿只是一种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在所有有关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言论中,令人难以理解的是,马

  • 标签: 历史理论 社会平等 物质生产 阿伦森 历史叙述 “乌托邦”
  • 简介:在这篇文章中,吉莲.豪伊分析了在最近的女权主义教规化潮流中,有哪些内容被包含进来,有哪些内容被删节,有哪些内容被抹掉,以此表明,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对唯物主义的排斥已经导致了一种"文化"女权主义形式,但"文化"女权主义的反现实主义主线使女权主义无力阐明它所处的环境,也无力对它所处的环境进行调研和分析,真正能够对现状作出合理解释和分析的将是一种注入了新活力的历史唯物主义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女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
  • 简介:效用主义作为一种后果论是具有目的性的,这与人性相符合。新自然主义进一步认为,人类不但具有目的性,并且还意识到他们的目的性。统合效用主义对伦理学的研究使用决策论的方法。决策论的描述一规范的双重性使得跨越实然/应然之鸿沟成为可能。生存、进步和繁荣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这是“实然”;这一目标也是人们所应当追求的,这是“应然”。

  • 标签: 自然主义 效用主义 伦理学 实然/应然鸿沟 高层次目的性 道德行动